武昌区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命题人: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黄红星 积累与运用(25分) 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dun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xie千里;挂 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q机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4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4分) ①无动于衷②叹为观止 ③不遣余力④是在必行 错别字 ⑤脍炙人口⑥司空见贯 ⑦皓首穷经⑧忍峻不禁 订正 3.根据原文写出下列句子。(4分) ①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抒发对时间的流逝惆怅感伤的诗句是: ②王维在《使之塞上》中用“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③郦道元的《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飞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④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描写“战争”的完整诗句 4.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词。(4分)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 ②南流数十步南: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 ④凄神寒骨凄 5、仿例句,以“如果生命”开头再写一比喻句,与例句组成排比。(2分) 例句:如果生命是小鸟,生活便是天空,任你飞翔 如果生命是战舰,生活便是海洋,任你航行 仿写: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 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2分) ①
武昌区 2005 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命题人: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黄红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dūn 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 xiè千里;挂 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 qì机。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 4 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4 分) ①无动于衷 ②叹为观止 ③不遣余力 ④是在必行 ⑤脍炙人口 ⑥司空见贯 ⑦皓首穷经 ⑧忍峻不禁 3.根据原文写出下列句子。(4 分) ①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抒发对时间的流逝惆怅感伤的诗句是: , 。 ②王维在《使之塞上》中用“ , ”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③郦道元的《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飞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 ④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描写“战争”的完整诗句: , 。 4.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词。(4 分)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 ②南.流数十步 南: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 堕: ④凄神寒骨 凄: 5、仿例句,以“如果生命”开头再写一比喻句,与例句组成排比。(2 分) 例句:如果生命是小鸟,生活便是天空,任你飞翔; 如果生命是战舰,生活便是海洋,任你航行;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 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2 分) ① ② 错别字 订 正
7.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岁月》 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 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愤非常 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 声。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8、下面是一位作家对一副对联的赏析,请模仿这种写法,赏析另一副对联。 (3分 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赏析】吉林是汽车工业大省,长舂第-汽车制造厂为全国首家汽车制造 厂家;辽宁则是钢铁生产的大省,鞍山钢铁公司为全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 地。读此对联,两个重工业大省的豪情谥于言表。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赏析】 9、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说出“和谐社会”的含义。(4分)
7. 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不得超过 6 处)。(4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 调位号 “ 五 四 ” 青 年 节 那 天 , 我 班 举 办 了 一 次 《 青 春 岁 月 》 主 题 演 讲 ,校 长 也 参 加 了 。会 上 ,同 学 们 和 许 多 共 青 团 员 争 先 恐 后 地 上 台 演 讲 。演 讲 会 高 潮 迭 起 ,掌 声 不 断 ,气 愤 非 常 热 烈 得 很 。特 别 是 文 娱 委 员 精 彩 的 演 讲 ,博 得 全 场 一 片 喝 彩 声 。 通 过 这 次 活 动 , 使 同 学 们 口 头 表 达 能 力 得 到 了 提 高 。 8、下面是一位作家对一副对联的赏析,请模仿这种写法,赏析另一副对联。 (3 分) 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赏析】吉林是汽车工业大省,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全国首家汽车制造 厂家;辽宁则是钢铁生产的大省,鞍山钢铁公司为全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 地。读此对联,两个重工业大省的豪情溢于言表。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说出“和谐社会”的含义。(4 分)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 愿。我们大家也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 法治的确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 准则,一切都依法行事;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毎个人的知识 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 好;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 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二、阅读(35分) (一)回忆所学课文,完成第10-11题。(5分) 10.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故乡》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2分) 11.回忆《长河落日扁》的内容,从作者发现“长河落日扁”的过程中, 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7分) 一饭千金(有删节)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诸母②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 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 食,吾哀王孙③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④,召所从食漂母 赐干金 注解:①无行:品行不好。②母:对老年妇女尊称。③漂:在水里冲 洗丝棉之类。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④国:都城,指下邳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 愿。我们大家也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 法治的确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 准则,一切都依法行事;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每个人的知识、 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 好;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 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5 分) (一) 回忆所学课文,完成第 10-11 题。(5 分) 10.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故乡》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回忆《长河落日扁》的内容,从作者发现“长河落日扁”的过程中, 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 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2-14 题。(7 分) 一饭千金(有删节)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诸母②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 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 食,吾哀王孙③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④,召所从食漂母, 赐千金。 注解:①无行:品行不好。②母:对老年妇女尊称。③漂:在水里冲 洗丝棉之类。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④国:都城,指下邳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始为布衣时( )(2)大丈夫不能自食( 13.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分) 吾必有以重报母 14.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8题。(11分)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巴西各大城市连楼房也常见绿色荡漾,青草摇摆,原来外墙使用了 种特殊的生物砖”。墙面平时适当喷水,就可以常年碧绿,隔热隔音,吸 收二氧化碳,净化居住区的空气。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 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不得施工 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施工完后,地面上有裸土不予验收。因此,房屋落 成之日,草坪、花坛、绿篱亦同时建成交工。每10栋左右公寓楼组成 个“方街”,即住宅小区。它由一条大绿色植物带环围,其中包括四季常青 的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起过滤空气、阻止噪音的作用。巴西利亚是1960 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 类文化遗产”,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 该城突岀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垬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1990年巴 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又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之都。该市虽然从战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1)始为布衣..时( ) (2)大丈夫不能自食.(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 分) 吾必有以重报母 14.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 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18 题。(11 分)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巴西各大城市连楼房也常见绿色荡漾,青草摇摆,原来外墙使用了一 种特殊的“生物砖”。墙面平时适当喷水,就可以常年碧绿,隔热隔音,吸 收二氧化碳,净化居住区的空气。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 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不得施工; 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施工完后,地面上有裸土不予验收。因此,房屋落 成之日,草坪、花坛、绿篱亦同时建成交工。每 10 栋左右公寓楼组成一 个“方街”,即住宅小区。它由一条大绿色植物带环围,其中包括四季常青 的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起过滤空气、阻止噪音的作用。巴西利亚是 1960 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 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 类文化遗产”,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 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1990 年巴 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又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之都”。该市虽然从战
后的50万人猛增到150万人,人均绿地面积却从O.5平方米增加到54 平方米。市民将建筑围墙的精力用在绿化上,营造了重重绿墙ˆ 15.从上文可以看出,城市绿化的生态作用是什么?(2分) 16.巴西利亚1987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语句回答)(2分) 文段最后作者通过一组数据变化情况的比较,突出说明了什么?(3分) 18.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共同 追求。某班学生准备开展“我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的专题活动,假如你是 该班学生,请结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把你的计策写在下面。(不少于2 点,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22题。(12分)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①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②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 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 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③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 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 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 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 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 355-32-12353|2-”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
后的 50 万人猛增到 150 万人,人均绿地面积却从 O.5 平方米增加到 54 平方米。市民将建筑围墙的精力用在绿化上,营造了重重“绿墙”。 15.从上文可以看出,城市绿化的生态作用是什么?(2 分) 16.巴西利亚 1987 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语句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段最后作者通过一组数据变化情况的比较,突出说明了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 21 世纪人类发展的共同 追求。某班学生准备开展“我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的专题活动,假如你是 该班学生,请结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把你的计策写在下面。(不少于 2 点,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9——22 题。(12 分)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①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②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 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 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③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 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 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 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 他 便 去斯 皮尔 威威 尔捷 克人 的 聚居 地, 和同 胞们 一起 唱 歌 。 “355-|3·2-|2·353|2--”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