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算硬件术墓础 第七章外部存储器 硬盘 ·软盘系统 大容量可更换磁盘 光盘储存系统 F|ash电子盘
第七章 外部存储器 • 硬盘 • 软盘系统 •大容量可更换磁盘 • 光盘储存系统 • Flash电子盘
外部存储器概述 计算机存储器系统 reg、 cache、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 软磁盘 计算机存储系统 内存 磁存[磁1硬磁 储器L磁带(度他磁盘存储器 1[光[cDVD[CDR 储器 DVDDVD-R.. 半导ash电子盘 存储器 础外存的特点:容量大、单位容量成本低、非易失性、寻 址和访问速度慢、存储体可更换等。 第2页
第 2 页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计算机存储器系统 外存的特点:容量大、单位容量成本低、非易失性、寻 址和访问速度慢、存储体可更换等。 计 算 机 存 储 系 统 reg、 cache、 内存 外 存 磁存 储器 光存 储器 磁盘 磁带 软磁盘 硬磁盘 其他磁盘存储器 CD DVD DVD-R …. VCD CD-R …. 半导体 存储器 Flash电子盘 外部存储器概述
磁盘系统 磁性材料的记忆原理 磁性存储原理: B,磁感应强度 磁盘存储信息是利用具 第有矩形磁滞回先的磁性材料 作用下,其磁感应强度B与 H,磁场 、外加磁场H的关系,可用矩 体形磁滞回线来描述 技术基 电感写单元 护罩2 ,电流 纵向记录 写“1” 记录介质写“0 t,时间 第3页
第 3 页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磁盘系统 ——磁性材料的记忆原理 磁性存储原理: 磁盘存储信息是利用具 有矩形磁滞回线的磁性材料, 这种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的 作用下,其磁感应强度B与 外加磁场H的关系,可用矩 形磁滞回线来描述。 H,磁场 B,磁感应强度 I,电流 t,时间 写“1” 写“0
7.1硬盘系统 7.1.1硬盘的发展 1956年,lBM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硬盘(BM350),1973 和年,又发明了 Winchester(温氏硬盘MB334080年代硬 盘随微机的普及而广泛使用。 硬体积:525英寸高→35英半高(用于台式PC) 25/18英寸(用于笔记本PC) 技 0.85/1英寸微型(用于数码产品 基 础 3.5英寸硬盘 1.8英寸硬盘085英寸硬盘 第4页
第 4 页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7.1 硬盘系统 7.1.1 硬盘的发展 1956年,IBM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硬盘(IBM350),1973 年,又发明了Winchester(温氏)硬盘(IMB3340)。80年代硬 盘随微机的普及而广泛使用。 体积: 5.25英寸/全高 → 3.5英寸/半高(用于台式PC) 2.5/1.8英寸(用于笔记本PC) 0.85/1英寸微型(用于数码产品) 3.5英寸硬盘 1.8英寸硬盘 0.85英寸硬盘
7.1硬盘系统 技术指标 容量:10~40MB(8086/286)→1-500GB(目前) 计接口类型:日前一般为ATA和新型的SATA,可靠性较高 算的sCs,微理硬采用CF接口 。发传输速率,和接口类型有关:如ATA100为10MBs SATA为150MB/s )平均寻道时间:计算机在发出一个寻址命令,到相应目 标数据被找到所需时间,目前使用的硬盘为5ms左右 技转速:3600转5→10000转s 目前使用的硬盘多为5400、7200转/s 基缓冲存储器容量:52k1M82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速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 传输率,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 般低于突发传输速率 第5页
第 5 页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容量:10~40MB(8086/286) → 1~500GB(目前) 接口类型:目前一般为ATA和新型的SATA,可靠性较高 的SCSI,微型硬盘采用CF接口。 突发传输速率,和接口类型有关:如ATA-100为100MB/s, SATA为150MB/s, 平均寻道时间:计算机在发出一个寻址命令,到相应目 标数据被找到所需时间,目前使用的硬盘为5ms左右。 转速:3600转/s → 10000转/s 目前使用的硬盘多为5400、7200转/s 缓冲存储器容量:512KB~8MB。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速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 传输率,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 ,一 般低于突发传输速率。 7.1 硬盘系统 ——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