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需求理论举例 口国内产品交换比价 如下表,英德两国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价范围 为:A:1.5~1:2德国生产麻布有优势 两国贸易的交换比例不会低于1:15或大于1:2 <115英国不会出售毛呢给德国 >1:2德国不会出售麻布给英国; 国家 英国德国 毛呢生产率(码/单位时间 10 10 麻布生产率(码/单位时间 15 20 交换比率 1:1.5 1:2
国 家 英国 德国 毛呢生产率(码 / 单位时间) 麻布生产率(码 / 单位时间) 10 15 10 20 交换比率 1:1.5 1:2 相互需求理论举例 国内产品交换比价 如下表,英德两国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价范围 为: 1: 1.5 ~ 1: 2 德国生产麻布有优势 两国贸易的交换比例不会低于1:1.5或大于1:2 < 1:1.5 英国不会出售毛呢给德国; > 1:2 德国不会出售麻布给英国;
如果国际交换比价为:1:1.7商品需求分别为 英国:17000码麻布,德国:10000码毛呢, 1000×10:1000×17=1:1.7 如果英国对麻布需求下降,按现行交换比价只需 要800×17码的麻布,而德国对毛呢需求不变, 为能让英国购买更多的麻布以换取毛呢,只能调 整交换比例。假设调整为:1:1.8 900×10:900×18=1:1.8 结果:英国因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多换了麻布, 而德国由于毛呢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两国间贸易 在新的交换比价下重新达到平衡
如果国际交换比价为:1:1.7 商品需求分别为 英国:17000码麻布, 德国:10000码毛呢, 1000×10:1000×17 = 1:1.7 如果英国对麻布需求下降, 按现行交换比价只需 要800×17码的麻布, 而德国对毛呢需求不变, 为能让英国购买更多的麻布以换取毛呢, 只能调 整交换比例。 假设调整为: 1:1.8 900×10:900×18= 1:1.8 结果:英国因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多换了麻布, 而德国由于毛呢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两国间贸易 在新的交换比价下重新达到平衡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采用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 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 当国际交换比价处于YOK区域时,英国不会参 加交换;处于XOL区域时,德国不会参加交换, 因为在这两个区域 中,总有一个国家舞国不京国 K(10:15) 得不到贸易利益。 互利贸易范围 OK和OL线确定 l(0:20) 了国际交换比价的 B德国不参加贸易的范围 上下界。 0 麻布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1924)采用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 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 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 当国际交换比价处于YOK 区域时,英国不会参 加交换;处于XOL区域时,德国不会参加交换, 因为在这两个区域 中,总有一个国家 得不到贸易利益。 OK 和OL线确定 了国际交换比价的 上下界
2.贸易利益的分配 图中从OK和O引出的AB线段上任何点都是英德 贸易的范围,但越接近A点对英国越不利,越接 近B点对德国越不利 毛 K(10:15) 呢 英国不参加贸易的范围 互利贸易范围 10:20) B德国不参加贸易的范围 0 麻布
2. 贸易利益的分配 图中从OK 和OL引出的AB 线段上任何点都是英德 贸易的范围,但越接近A点对英国越不利,越接 近B点对德国越不利
3.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 表示一国想要进口的商品与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OJ表示德国的提供曲线, OK表示英国的提供曲线 当两国贸易处于两条曲线 的交点E时,双方进出口呢 E 平衡,该点决定了国际交 E K 换比价。 当相互需求变化时,提供 曲线变化,交点移至E点 形成新的国际交换比价。 麻布
3.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 表示一国想要进口的商品与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OJ 表示德国的提供曲线, OK 表示英国的提供曲线。 当两国贸易处于两条曲线 的交点E时,双方进出口 平衡,该点决定了国际交 换比价。 当相互需求变化时,提供 曲线变化,交点移至E’点, 形成新的国际交换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