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3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 2010年1月 题 % 三 四 五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序号填在括号中) 1.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有(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4.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A.说服 B.角色扮演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5.下列情境中属于内部动机情境的是( )。 A.爸爸对小明的考试成绩感到满意 B.上课时老师讲的小明没有听懂,课后小明仔细地思考 C.老师在班级里表扬了小明 D.小明回家后去踢足球 174
试卷代号:2034 座位号巨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 2010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分 ,共 20分 ,可单选或多选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序号填在括号中) 1.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有(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n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 )。 A.顺 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4.培养学生 良好 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A.说服 B.角色扮演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5.下列情境中属于内部动机情境的是( )。 A.爸爸对小明的考试成绩感到满意 B.上课时老师讲的小明没有听懂 ,课后小明仔细地思考 C.老师在班级里表扬了小 明 D.小明回家后去踢足球 174
6.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 )归因。 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 7.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有( )。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过程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 8.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有(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9.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一般处在(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0.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性包括(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得 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认知风格 2.意义学习 3.原型启发 4.智力技能 5.他律 175
.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 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 )归因。 7.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有( )。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过程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 8、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的心理学家有(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9‘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一般处在(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0.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性包括 (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得 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20分》 .认知风格 .意义学习 .原型启发 .智力技能 .他律 175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 述后划X)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重视认知结构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 2.大多数6一10岁儿童的身体发展处在相对平缓的状态。() 3.原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准确地陈述和解释原理。() 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5.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 () 6.提问、小测验、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或作业练习都可以用来进行课堂评价。()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2.简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 3.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阐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联系实际,阐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 176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丫,错误的叙 述后划X )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重视认知结构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 ) 2.大多数 6-10岁儿童的身体发展处在相对平缓的状态。( ) 3.原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准确地陈述和解释原理。( ) 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 5.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 6.提问、小测验、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或作业练习都可以用来进行课堂评价。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完成,每小题 8分,共 24分》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2.简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 3.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 1.试阐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联系实际,阐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口 176
试卷代号:20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BC 2.C 3.C D 4.ABCD 5.B 6.C 7.ABCD 8.ABC 9.B 10.AB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 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2.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 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3.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 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5.他律是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 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 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X) 1.X) 2.(√) 3.X) 4.(X) 5.(X) 6.(√)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分) (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2分) 177
试卷代号 :20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 1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20分,可单选或多选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BC 2.C 3.C D 4.ABCD 5. B 6. C 7. ABCD 8. ABC 9. B 10. AB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20分) 1.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 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2.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 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3.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 维等认知因素,其 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 5.他律是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 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 ,对这一阶段的儿童 ,教师要加强对他 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 的各种活动 ,并注意 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了,错误的叙述后划又) 1.(义) 2.(,l) 3. (X) 4.(义) 5. (X) 6.(,/) 四、简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完成 ,每小题 8分.共 24分)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 (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分) (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2分) 177
(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2分) (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2分) 2.简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 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 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促进知识迁移的有效条件。(2分)另一方面,知识应 用过程中都存在着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2分)知识的应 用本质是依赖于知识的迁移实现的。(2分)但知识应用并不是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 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2分) 3.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目标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2分)。 成就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也叫自我卷入、学习目标、任务目标) 和成绩目标(也叫任务卷人、能力目标)。(1分)掌握目标是指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 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往往根据任务标准或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2分)成绩目标 是指以证明或显示自身能力为目标,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 力,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认为比别人做得好才算 成功。(2分) 成就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1分) 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2分): (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2分)》 (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2分) (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阐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习策略是一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 会的。同时,学习策略存在适应性问题,不同的策略可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和材料, 所以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学习 策略。(3分) 178
(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2分) (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2分) 2.简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 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 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促进知识迁移的有效条件。(2分)另一方面,知识应 用过程中都存在着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2分)知识的应 用本质是依赖于知识的迁移实现的。<2分)但知识应用并不是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 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2分) 3.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目标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2分)。 成就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也叫自我卷人、学习目标、任务目标) 和成绩目标(也叫任务卷人、能力目标)。<1分)掌握目标是指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 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往往根据任务标准或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2分)成绩 目标 是指以证明或显示自身能力为目标,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 力,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认为比别人做得好才算 成功。(2分) 成就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1分) 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2分); (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2分) (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2分) (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 30分) 1.试阐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习策略是一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 的“教”就能教 会的。同时,学习策略存在适应性问题,不同的策略可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和材料, 所以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学习 策略。(3分)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