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 避开无亲密关系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以不行义了。’在前后左右 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 侍奉君主的人听到了,也都回家盘算说:起初我们所依仗的是 近也 上举 义不避远 在主上左右侍奉他,现在主上选用有道义的人不避开疏远的人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 那么我们不可以不行义了。’关系疏远、不在君王身边的人听 之,亦退而谋口:我始以 远为无恃 到了,也回家盘算说:我们当初认为跟君王疏远而无所依靠, 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现在主上选用义士不避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以不行义了
逮至远郜郊外之臣、门 庭庶 子、国 直到边邑远郊的臣僚、宿卫宫廷的公族及卿大夫子弟、国都 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 内的民众、四方边远地区的农民听到了,都争先行义。这是什 故何也?日:上之所以使下者, 物 么原因呢?那就是:君王所用来驱使臣下的,是一件事(即尚贤 也;下之所以事上者 术也 譬之富者 事能);臣下所用来侍奉君王的,是一种方法(即行义)。好比富人 有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 有高大的墙,深邃的屋子,墙已经筑好了,仅在上面开一道门。 有盗人人,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 如果有强盗进入,只要关上他通过的这道门来捉他,他就出不去了
是其故何也?则 上得 要也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君王把握了治理政事的要领。 故古者圣 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 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任用贤人,尊重贤人。即 农 与 之人 有 使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或在各种手工业作坊做工的人,如果有 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才能就任用他,给他高的官爵,给他多多的俸禄,让他承担职事,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 给他决断政令的权力。那就是说: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 则民 俸禄不厚,百姓就不信任他;政令方面没有决断的权力,百姓就
不畏 举 者授之贤者, 不畏惧他。’把高爵、厚禄以及政令决定权三者授予贤人,并不 为 贤 赐也,欲其 事之成。故当是 是因为他有才德而加以赏赐,而是希望他做事成功。所以在这 时,以德 就列,以官 服事,以劳殿 时,按德行高下走向相应位次,按官职从事相应职事,按功劳硝 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 定赏赐,按业绩分给俸禄。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尊贵.做百姓 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 举 的不会永远低贱。有才能就选用他,没有才能就降他的官职。举 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 荐人员依照公义,避免私怨,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因此古时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