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34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3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含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序号填在括号中】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剑始人是( )。 A.巴甫洛夫 B.詹姆斯 C.罗杰斯 D.桑代克 2.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社会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 A.知识 B.技能 C.行为规范 D.运动 4.表征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5.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 )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A.首字联词法 B.划线法 C.笔记法 D.列提纲法 113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3 年7 B. 詹姆斯 D. B.经典性条件反射 D. 构主义学 理论 B. D. 运动 B. 命题 D. 产生 )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B. 线法 D.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含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序号填在括号中}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巴甫洛夫 c.罗杰斯 2. 程序教学 A. 作性条件 c. 理论 3. 主要 A. c. 4. 表征 A. 命题 c.图式 5. 在下 加工策 ( A. c.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I I I I I I I I I 113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7.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生 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迁移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8.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顿误说 B.试误说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9.下列哪些行为意味者小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A.爱说谎 B.上课有时爱做小动作 C.一回答问题就结巴 D.偏食厌食 10.对于教师职业来讲,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 )。 A.工作压力 B.职业倦怠 C.生涯适应 D.角色适应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 述后划X) 11.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行为进行学习的。 () 12.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 的。() 13.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它既可以通过遗传获得,也可以通过后天社会环境和教 育获得。() 14.无意注意只是一种起消极作用的注意,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产生无意注意。() 114
|得分|评卷人| I I I 6. 叙述 )。 A. 学生在 堂上 学生 学生 B. 直接指 他人 环境 c. 题行 仅有学 学校 社会 家庭 的 因 D. 教师在学 现违 视情节 7. 获得 技能 法或 决新 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 移B.定势 c. 8. 强调学 动性 社会性 )。 A. 说B. c. 构主义学 理论 社会学 9. 下列 为意 的 问 A.爱说谎 .上课有时爱做小动作 c.→回答问题就结巴 .偏食厌食 10. 职业 )。 A. 工作压力B. c.生涯适应 .角色适应 二、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飞/ .错误的叙 述后划 1 1. 结理论认 童主 是通过 模仿生 活 进行学 ( ) 12. 虑是一种 性情 它对 起促进作 还是 决定 的。( ) 13. 德具有稳 它既可 通 过 过后 社会环境 育获得。( ) 14. 一种 极作 避免 产生 ) 114
1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的形成。() 16.表现性目标是指目标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所 应达到的最后结果。()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7.行动研究法 18.学习 19.个别化教学 20.技能 21.移情 预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共24分) 22.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原理学习有哪几种形式?(8分) 2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8分) 24.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8分) 25.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8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30分)】 26.请根据小学儿童中存在的认知差异,论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15分) 27.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15分) 115
15. 布鲁 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 领会 进类 的形成。( ) 16. 表现性 要求 学生应 活动 定每 生所 应达到的最后结果。( ) |得分|评卷人 I I I 17. 研究 18. 19. 别化教 20. 1. 移情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0分) 四、简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完成.共 4分) 22. 在教师 下所进行 理学 形式 (8 23. 过程 。(8 24. (8 25. 学生 过程 (8 |得分|评卷人| L r I 五、论述题{共 0分) 26. 请根据小学儿 材施教 (15 27. 学技 学生 (1 5分) 115
试卷代号:20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D 2.A 3.ABC 4.D 5.BC 6,CD 7.A 8.C 9.ACD 10.ABC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X)】 11.X 12./ 13.X 14.X 15./ 16./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7.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在于系统地、 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它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 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 示,再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义是研究的向导。 18.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 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19.个别化教学是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一种教学形 式。如在班级中有个别超常学生或智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应针对其特点和需要,进行 个别化教学。 20.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 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21.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 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共24分) 22.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原理学习有哪几种形式?(8分) 116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 年7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 D 6. CD 2. A 7. A 3. ABC 8. C 4. D 9. ACD 5. BC 10. ABC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J ,错误的叙述后划 11. X 12. .J 13. X 14. X 15. .J 16. .J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 0分} 17. 法是 应教育改革 在 于 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它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 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 示,再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18. 是个 过程 通 过 为或 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19. 是适应 兴趣 力 和 进度 一种 式。如在班级中有个别超常学生或智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应针对其特点和需要,进行 个别化教学。 20. 渐熟 练掌 经验 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1. 在人 人感 情绪 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共 4分} 22. 学生在教师 进行 (8 116
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原理学习有两种形式,即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2分)) 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 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3分) 课堂教学的中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原理,然后通过若干个实例分析,证明 这一原理的合理性和它的意义,所以接受学习又常称作从原理到例子的学习。(3分) 2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8分)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以 下四个阶段: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2分) (2)寻求解答的方案(2分) (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2分) (4)对结果进行检验(2分) 24.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8分)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2)从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 (3)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 (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 (5)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对于以上5个要点,每答对1个要点给1.5分,全部答对给8分) 25.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8分) (1)及时复习。(1分)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根据材料的性质、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 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2分) (3)试图回忆。(1分) (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2分)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1分) (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1分) 117
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原理学习有两种形式,即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2分〉 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 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3分) 课堂教学的中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原理,然后通过若干个实例分析,证明 这一原理的合理性和它的意义,所以接受学习又常称作从原理到例子的学习。 3分) 23. 过程 。(8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以 下四个阶段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2分) (2) 案(2 (3) 行计 某种 决方案(2 (的对结果进行检验 2分〉 24. 激发小学 (8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2) 本需要 成长 (3) 要满 追求 (4) 生都获得成 经验 (5) (对于以上 5个要点,每答对 1个要点给1. 5分,全部答对给 8分〉 25. 学生 过程 注意哪些方 (8 (1)及时复习。(l分) (2) 配复 大影 据材 程度不 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2分) (3) (l (4) 的 系 位置 。(2 (5) (1 (6) 相似性提 效果 (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