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实践:40% 考试成绩:60% (说明:鉴于本专业课程特殊性,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学生数张代表性作业总评,不以一 张试卷定得分,可以对于学生情况得出更为客观全面评价。)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建筑水彩表现技法(第2版)》,周宏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水彩画静物与风景写生》,陈根雄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主要参考书: 《朱辉水彩画艺术》,高冬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 《水彩》,刘凤兰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执笔人:陈根雄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13
13 平时实践:40% 考试成绩:60% (说明:鉴于本专业课程特殊性,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学生数张代表性作业总评,不以一 张试卷定得分,可以对于学生情况得出更为客观全面评价。)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建筑水彩表现技法(第 2 版)》,周宏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 《水彩画静物与风景写生》,陈根雄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2、主要参考书: 《朱辉水彩画艺术》,高冬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年 《水彩》,刘凤兰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年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教学大纲 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Al 课程编号:130904038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建筑学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美术素描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可以支撑毕业要求第1、2、3、4、5、6、7、8、9、10、12条的达成。建筑设计基 础(即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主干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入门课程, 其教学模式己形成了一套以绘图基本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严谨和完善的教学方法。建筑设计 基础教改的任务是给学生较全面的启蒙,加强学生早期的理性知识教育,缩短他们的认识周期。 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图画得好,字写得好,有较好的作图技巧和环境空间意识,学会通过图 纸处理矛盾,运用建筑语汇表达思想。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理论和建筑制图与表现技巧 训练两个部分。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有、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设 计入门。而建筑制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课程设计的作业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 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 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 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 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 基本功训练。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建筑概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建筑,人们是如何认识建筑的 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4
14 《建筑设计基础 A1》课程教学大纲 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A1 课程编号:130904038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建筑学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美术素描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可以支撑毕业要求第 1、2、3、4、5、6、7、8、9、10、12 条的达成。建筑设计基 础(即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主干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入门课程, 其教学模式已形成了一套以绘图基本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严谨和完善的教学方法。建筑设计 基础教改的任务是给学生较全面的启蒙,加强学生早期的理性知识教育,缩短他们的认识周期。 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图画得好,字写得好,有较好的作图技巧和环境空间意识,学会通过图 纸处理矛盾,运用建筑语汇表达思想。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理论和建筑制图与表现技巧 训练两个部分。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育、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设 计入门。而建筑制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课程设计的作业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 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 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 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 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 基本功训练。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建筑概论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建筑,人们是如何认识建筑的 第二节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节建筑师与环境 第四节建筑学专业所学内容总述 第五节建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2.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辅导作业为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建筑专业所学内容及建筑师所具备的素质。 4.教学建议: 以现实中的优秀建筑作品作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 第二节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第三节西方近代建筑简介 2.敦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铺。 3.敕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及传承关系。 4.教学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某个名家建筑作品,独立分析其特点。 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一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制图工具与使用要领 第三节表现技巧(徒手线条、钢笔画、水墨、水彩渲染等) 第四节构图基本原理 15
15 第三节 建筑师与环境 第四节 建筑学专业所学内容总述 第五节 建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辅导作业为辅。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建筑专业所学内容及建筑师所具备的素质。 4. 教学建议: 以现实中的优秀建筑作品作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 第二节 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第三节 西方近代建筑简介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及传承关系。 4. 教学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某个名家建筑作品,独立分析其特点。 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一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制图工具与使用要领 第三节 表现技巧(徒手线条、钢笔画、水墨、水彩渲染等) 第四节 构图基本原理
2.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数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图工具的使用要领 难点:如何使学生熟练运用工具,综合所学的基本表现技法按要求完成课程作业。 4.教学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临幕名家作品,独立分析其技法及特点。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总学 其 中 课外辅导/ 教学内容 讲课实验上机其他 课外实践 备注 1建筑概论 88 2建筑的基本知识 1212 3表现技法初步一 288 20 总计 4828 20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在教学中的结合 六、实验/实践内容: 无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成绩由作业情况以及平时表现为依据综合得出。平时成绩占30%,平时 作业成绩占30%,试卷考试成绩占4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2、主要参考书: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依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建筑的涵意》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执笔人:陈蕾系室审核人:阳海辉 16
16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图工具的使用要领 难点:如何使学生熟练运用工具,综合所学的基本表现技法按要求完成课程作业。 4. 教学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临摹名家作品,独立分析其技法及特点。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建筑概论 8 8 2 建筑的基本知识 12 12 3 表现技法初步一 28 8 20 总计 48 28 20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在教学中的结合 六、实验/实践内容: 无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成绩由作业情况以及平时表现为依据综合得出。平时成绩占 30%,平时 作业成绩占 30%,试卷考试成绩占 4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2、主要参考书: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 《建筑的涵意》刘育东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陈蕾 系室审核人:阳海辉
《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904038 总学时数:48学时 学分:3学分 一、考试对象 建筑学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考核学生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1)正确的建筑观。(2) 科学的工作方法:对设计体系的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对中外建筑名 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评价。(3)循序渐进的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 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筑平立剖面的含义和规范表达, 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西方建筑发展的总体背景知识等)。(4)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建 筑识图与制图(徒手及工具的铅笔与墨线技法),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愿的能力。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试卷一份。考察学生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建筑发展概况、建筑的组成要素 的了解,初步理解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的意义、人体工程学、建筑行为学,建立建筑空间的尺 度感,初步了解中西方建筑的发展与建筑基本构造方法、能进行建筑名作赏析与抄绘。 2、考试要求:工具自备。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技能考试,实际操作, 考试时间:180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题型:论述题7道,10分道 绘图题3道,10分道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平时成绩占30%,平时 作业成绩占30%,试卷考试成绩占40%。 17
17 《建筑设计基础 A1》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904038 总学时数:48 学时 学分:3 学分 一、考试对象 建筑学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考核学生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1)正确的建筑观。(2) 科学的工作方法: 对设计体系的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对中外建筑名 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评价。(3)循序渐进的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 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筑平立剖面的含义和规范表达, 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西方建筑发展的总体背景知识等)。(4)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 建 筑识图与制图(徒手及工具的铅笔与墨线技法),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试卷一份。考察学生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建筑发展概况、建筑的组成要素 的了解,初步理解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的意义、人体工程学、建筑行为学,建立建筑空间的尺 度感,初步了解中西方建筑的发展与建筑基本构造方法、能进行建筑名作赏析与抄绘。 2、考试要求:工具自备。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技能考试,实际操作。 考试时间:180 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题型:论述题 7 道,10 分∕道 绘图题 3 道,10 分∕道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平时成绩占 30%,平时 作业成绩占 30%,试卷考试成绩占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