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事件 背景: ①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 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②苏联开始改革(1956年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在东欧各 国引起强烈反响
波兰事件 背景: ①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 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②苏联开始改革(1956年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在东欧各 国引起强烈反响
波兰事件起因于1956年3月波兰统一工人党 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贝鲁特在莫斯科病逝。 波党中央全会选举的新的中央第一书记奥哈布 就任后公开承认,党在过去犯了很多错误,宣布 为1948年被批犯“右倾民族主义”错误而被撤职、 后又被捕的前党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恢复名誉, 并实行大赦。 面对广大群众的强烈改革要求,党的领导层意见 不一,未能及时制订出一个明确的革新纲领
波兰事件起因于1956年3月波兰统一工人党 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贝鲁特在莫斯科病逝。 波党中央全会选举的新的中央第一书记奥哈布 就任后公开承认,党在过去犯了很多错误,宣布 为1948年被批犯“右倾民族主义”错误而被撤职、 后又被捕的前党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恢复名誉, 并实行大赦。 面对广大群众的强烈改革要求,党的领导层意见 不一,未能及时制订出一个明确的革新纲领
6月中旬,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工人,为要求 增加工资和降低税款等,派代表团去当地市政府和华沙的中央机械工业部请 愿,未得满意答复。 28日晨,该厂一万多名工人罢工游行,向斯大林广场进发。该市其他工厂 的工人和沿途不少群众也自动加入队伍,一些正在参加波兹南国际博览会的 外国人也来参加游行。队伍到达广场后,已有20万人。示威群众高呼“面包、 民主、自由”、“要哥穆尔卡”和“俄国佬滚出去”等▣号,并组成代表团 要求当局接见解决问题,但遭拒绝。 这时又谣传去华沙的代表被捕,于是群情激愤,一场和平示威顿时变成骚 乱。一部分人冲击市人委、省委大楼和广播电台。一部分人打开监狱释放了 全部犯人,并占领了检察院和法院,抢走枪支,向省公安局发动攻击。政府 出动保安部队和坦克,当晚平息了骚乱。 在这一事件中,有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物资损失严重
6月中旬,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工人,为要求 增加工资和降低税款等,派代表团去当地市政府和华沙的中央机械工业部请 愿,未得满意答复。 28日晨,该厂一万多名工人罢工游行,向斯大林广场进发。该市其他工厂 的工人和沿途不少群众也自动加入队伍,一些正在参加波兹南国际博览会的 外国人也来参加游行。队伍到达广场后,已有20万人。示威群众高呼“面包、 民主、自由” 、 “要哥穆尔卡”和“俄国佬滚出去”等口号,并组成代表团 要求当局接见解决问题,但遭拒绝。 这时又谣传去华沙的代表被捕,于是群情激愤,一场和平示威顿时变成骚 乱。一部分人冲击市人委、省委大楼和广播电台。一部分人打开监狱释放了 全部犯人,并占领了检察院和法院,抢走枪支,向省公安局发动攻击。政府 出动保安部队和坦克,当晚平息了骚乱。 在这一事件中 ,有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物资损失严重
1956年10月19-21日,波党举行八中全会。 哥穆尔卡在会上作报告,提出了关于波兰政治和经济任务 的纲领性意见,其中说到,波兹南事件的根本原因应“在党 的领导中间去寻找”。 他批评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如官僚主义、个人崇拜、破坏 法制等,主张在经济上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 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在政治上,他 认为党的生活要民主化,对党政机关要加强监督。在谈到社 会主义各国党和国家的关系时,他说实现社会主义这个目标 存在不同的道路,“每个国家应当有完全的独立”。 全会根据这一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并一致选举哥穆尔 卡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1956年10月19-21日,波党举行八中全会。 哥穆尔卡在会上作报告,提出了关于波兰政治和经济任务 的纲领性意见,其中说到,波兹南事件的根本原因应“在党 的领导中间去寻找” 。 他批评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如官僚主义、个人崇拜、破坏 法制等,主张在经济上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 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在政治上,他 认为党的生活要民主化,对党政机关要加强监督。在谈到社 会主义各国党和国家的关系时,他说实现社会主义这个目标 存在不同的道路, “每个国家应当有完全的独立” 。 全会根据这一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并一致选举哥穆尔 卡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与纳吉有关。 纳吉·伊姆雷于1953年7月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中央全会上接替党中央第一书记拉科西任政府总 理后,提出了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轻 工业和农业,提高工资,放宽农村政策,平反错 误案件等施政方针。 在1955年3月中央全会上纳吉被指责“推行右 倾机会主义”,解除所有职务,开除党籍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与纳吉有关。 纳吉·伊姆雷于1953年7月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中央全会上接替党中央第一书记拉科西任政府总 理后,提出了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轻 工业和农业,提高工资,放宽农村政策,平反错 误案件等施政方针。 在1955年3月中央全会上纳吉被指责“推行右 倾机会主义“,解除所有职务,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