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备宽的国际视野,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 10.国际视野 五、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支撑课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 教学 时 方式程目标 第一章人际交流和日本的住 宇和环境问题 (1)第1课途中下率(2) (1)了解跟人泡通交流的重 重点:因文 第4) 化差异会导 要性,提高邀请和传达信息的 第4深沈0世界 致沟通交流 日语表达使力」 了制 里政时入占. (2)学习如何描写中日差异 差异,有用 中日饮食习惯异问:实际交际 了解日本人顾虑他人的思维 于消除误 必须了解双方的饮食习 模式, 解,促进文 8*4 讲授1、2、3 有利于增加话愿增进友 《3)了解日本传转住字构酷 特征,掌说明文的写法。 化交流。 谊 中日文化对比:为了消除隔圆 4)了解日本为垃圾减量的 和误解,需要了解双方的想 ·掌握日语不满诉求表达 难点:相关 句型的综合 法通过对出学习,促讲跨 方式。 运用。 化交际, 认同人类命运共同 体。 (1)了解日本历史和东西特 第二章日本的历史和人物传 点。会用日本介绍某个地方的 (1)第5課デ了環境0交 各种特点】 (2)了解日本战国时期 重点:了制 (2)第6课「在方-人夫1①心 异文化的各 大事件。掌握提出话题和附 方各面, (3)第7粱 他人的日语表达, (4) (3)从跨文化角度看小泉八 8*4 讲授1.2、3 难点:提 云的一生。理解明治时代的 跨文化交流:不限于中日文 会与文化 日语话 化差异,东西方文化也存在巨 (4)理解小说结构的起承转 语言运用能 大第是酒过对出学习,促讲 力。 结。提高日语会话能力。更好 跨文化交际,认同人类命运共 理解对方语义同时清楚表达 同体。 白己的意】 1)了解从血型判断性格的 重点:学习 看法 ,握日语的惊讶和依刻 说明文,议 表现 论文等各种 第11漾猫上死刑 (2)了解日本的流行文化和 文体。 84 讲授1、2、3 动漫避生的过程。掌握日本会 活中责难和后悔表达方式。 难点: 思政融入点: (3)了解日本高考和教有问 运动相关句 中日文化对比:中日高考差圈,讨论应试教有的功罪。比型,表达自
20 3 10-3 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 能力 10.国际视野 五、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 时 教学 方式 支撑课 程目标 第一章 人际交流和日本的住 宅和环境问题 (1)第 1 課 途中下車(2) 第 2 課 コロンブスの卵 (3)第 3 課 本当の顔(4) 第 4 課 沈黙の世界 思政融入点: 中日饮食习惯异同;实际交际 中,必须了解双方的饮食习 惯,有利于增加话题增进友 谊。 中日文化对比;为了消除隔阂 和误解,需要了解双方的想 法,通过对比学习,促进跨文 化交际,认同人类命运共同 体。 (1)了解跟人沟通交流的重 要性,提高邀请和传达信息的 日语表达能力。 (2)学习如何描写中日差异。 了解日本人顾虑他人的思维 模式。 (3)了解日本传统住宅构造 特征,掌握说明文的写法。 (4)了解日本为垃圾减量的 政策。掌握日语不满诉求表达 方式。 重点:因文 化差异会导 致沟通交流 障碍,了解 差异,有利 于消除误 解,促进文 化交流。 难点:相关 句型的综合 运用。 8*4 讲授 1、2、3 第二章日本的历史和人物传 记 (1)第 5 課 メディア環境の変 化 (2)第 6 課 「なあーんだ」の心 理 (3)第 7 課 一枚の葉 (4)第 8 課 鳥のいる異風景 思政融入点: 跨文化交流:不限于中日文 化差异,东西方文化也存在巨 大差异。通过对比学习,促进 跨文化交际,认同人类命运共 同体。 (1)了解日本历史和东西特 点。会用日本介绍某个地方的 各种特点。 (2)了解日本战国时期统一 大事件。掌握提出话题和附和 他人的日语表达。 (3)从跨文化角度看小泉八 云的一生。理解明治时代的社 会与文化。 (4)理解小说结构的起承转 结。提高日语会话能力,更好 理解对方语义同时清楚表达 自己的真意。 重点:了解 异文化的各 方各面。 难点:提高 日语话题性 语言运用能 力。 8*4 讲授 1、2、3 第三章 各种文体 (1)第 9 課 夢を建てる人々 (2)第 10 課 スペシャリストに なりたまえ (3)第 11 課 猫ばばと死刑 (4)第 12 課 マイナスの中にプ ラスがある 思政融入点: 中日文化对比:中日高考差 (1)了解从血型判断性格的 看法。掌握日语的惊讶和依赖 表现。 (2)了解日本的流行文化和 动漫诞生的过程。掌握日本会 话中责难和后悔表达方式。 (3)了解日本高考和教育问 题,讨论应试教育的功罪。比 重点:学习 说明文,议 论文等各种 文体。 难点:熟练 运动相关句 型,表达自 8*4 讲授 1、2、3
异。提高理解对方价值观的同较中日高考的形式。 已观点, 时,用日语清楚说明自己价值(4)阅读传记或纪录片,把 其人物特征和价值观。幸折 安慰和鼓励等日语表达方式。 (1)理解解释古典名句的 第四章随笔和说明文 点:半习 去,积极阅读中日古典作品 (2)了解日本乌冬面和西洋 随笔和说明 文。弹解生 2第14课宇宙人0灯 意大利面的历史和吃法。知晓 态环保的量 日木特右的喉品味文化。 握料理食材名和相关动词表 难点:熟练 8*4 (3)理解乌鸦和其他鸟类的 讲授1、2、3 思政融入点! 风别以及知够乌鸭的把彗。了 运动相关句 型,掌提相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保:了解银人类活动和环墙保护的关 关动词和拟 人类和其他生物问的关系。思 生物多样性和大命运共 (4)了解日本的季节更替和 声拟态词月 法。 自然环境。加深对日语拟声拟 态语的理解。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老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特殊情况外,期末一般采取 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占比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20%)、平时小测验、作业及课堂表现等(30%)。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1)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期中测验20%、作业、课堂表现等30%构成,各部 分占比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100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续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单项选择题、单词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等。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以应掌握和正确理解的课堂教学内容为主。 2.考核与评价方式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结(50%) 期末成绩 合计 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测验… (50%) 21
21 异。提高理解对方价值观的同 时,用日语清楚说明自己价值 观。 较中日高考的形式。 (4)阅读传记或纪录片,把 握其人物特征和价值观。掌握 安慰和鼓励等日语表达方式。 己观点。 第四章 随笔和说明文 (1)第 13 課 分ける・押さえる -手の機能 (2)第 14 課 宇宙人へのメッ セージ (3)第 15 課 迷う犬 (4)第 16 課 この小さな地球 の上で 思政融入点: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保:了解 人类和其他生物间的关系,思 考生物多样性和大命运共同 体。 (1)理解解释古典名句的方 法。积极阅读中日古典作品。 (2)了解日本乌冬面和西洋 意大利面的历史和吃法。知晓 日本特有的喉咙品味文化。掌 握料理食材名和相关动词表 达。 (3)理解乌鸦和其他鸟类的 区别以及知晓乌鸦的智慧。了 解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关 系。 (4)了解日本的季节更替和 自然环境。加深对日语拟声拟 态语的理解。 重点:学习 随笔和说明 文。理解生 态环保的重 要性。 难点:熟练 运动相关句 型,掌握相 关动词和拟 声拟态词用 法。 3 8*4 讲授 1、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特殊情况外,期末一般采取 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占比 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20%)、平时小测验、作业及课堂表现等(30%)。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的 50%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期中测验 20%、作业、课堂表现等 30%构成,各部 分占比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5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单项选择题、单词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等。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以应掌握和正确理解的课堂教学内容为主。 2.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 合计 作业+课堂表现 期中测验 …… …… (50%)
30%) (209%) 1 9% 6% 15% 30% 2 12% 8% 20% 40% 9% 6% 15% 309% 合计成锁构成) 30% 20% 50% 100% 五、教学方法 遵守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规律,导入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结合语篇传授日语句法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语言知识,注重语法体系 内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和掌握日语表达特点,注重结合学习语言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 2.以语篇为中心,以课文、篇章为主线。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语法讲解中,注重对语 境的把握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对所表达内容的思考,掌握语言的使用。 3.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应。从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采用分组讨论,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出为学生提供展开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情境。 4.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实践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注重课堂内外的联动,注重 第二课堂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实际使用语言和锻炼交际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通过泛雅平台上传,提供给学生。 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自习辅导、当面答疑、微信、学习通和E-MAL等形式。 六、参考材料 线上:泛雅平台(学习通 泛雅平台(学习通):http://shfulm.fanya.chaoxing,com/portal。 线下: 参考教材: 1、《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四册》、贺静彬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11月、第二版。 2、《基础日语综合教程4》、赵华敏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年。 3、《新编日语4》、周平等主编、上海外语教有出版社、2011年。 阅读书目: 1、《日本語類義表现使分分》,泉原省二著,大连出版社,2010年。 2、《常用日语句型理解与辨析》,钱红日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N2汉字》,石井怜子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N2词汇》,伊能裕晃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年。 5、《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N2阅读》,田代)上等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年。 6、《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N2听力》,中村办书)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年
22 (30%) (20%) 1 9% 6% 15% 30% 2 12% 8% 20% 40% 3 9% 6% 15% 30% 合计(成绩构成) 30% 20% 50% 100% 五、教学方法 遵守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规律,导入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结合语篇传授日语句法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语言知识,注重语法体系 内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和掌握日语表达特点,注重结合学习语言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 2. 以语篇为中心,以课文、篇章为主线。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语法讲解中,注重对语 境的把握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对所表达内容的思考,掌握语言的使用。 3.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应。从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采用分组讨论,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出为学生提供展开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情境。 4. 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实践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注重课堂内外的联动,注重 第二课堂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实际使用语言和锻炼交际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通过泛雅平台上传,提供给学生。 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自习辅导、当面答疑、微信、学习通和 E-MAIL 等形式。 六、参考材料 线上:泛雅平台(学习通) 泛雅平台(学习通):http://shfulm.fanya.chaoxing.com/portal。 线下: 参考教材: 1、《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四册》、贺静彬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年 11 月、第二版。 2、《基础日语综合教程 4》、赵华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3、《新编日语 4》、周平等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年。 阅读书目: 1、《日本語類義表現使い分け》,泉原省二著,大连出版社,2010 年。 2、《常用日语句型理解与辨析》,钱红日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年。 3、《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 N2 汉字》,石井怜子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 N2 词汇》,伊能裕晃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年。 5、《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 N2 阅读》,田代ひとみ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年。 6、《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 N2 听力》,中村かおり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年
7、许小明等主编,《红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2文字词汇》,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 8、《橙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2读解》,许小明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年。 9、《绿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2听解》,许小明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年。 10、《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姥原正子、史兆红主编,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10年 主撰人:周艳红 审核人:梁遥 英文校对:梁遥 教学副院长:冯延群 日期:2022年9月28日
23 7、许小明等主编,《红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 N2 文字词汇》,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8、《橙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 N2 读解》,许小明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年。 9、《绿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 N2 听解》,许小明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年。 10、《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蛯原正子、史兆红主编,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10 年。 主撰人:周艳红 审核人:梁 暹 英文校对:梁 暹 教学副院长:冯延群 日 期:2022 年 9 月 28 日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78≤分数< 68≤分数≤ (60分数 不及格 (分数290分) (分数<60分 课程目标 90) 78) 68) 课程目标 作业等和期中测作业等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9% 试的词汇部分得 测试的词汇部 测试的词汇部 测试的词汇部 测试的词汇 身g 分在13.5分及 分得分11.7 分得分10.2≤分 分得分分数 分得分在9分 6=15%) 数<13.5 数<11.7 <10.2 以下 作业和期中测试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误程日标 的语法句型部分测试的语法句 测试的语法句测试的语法句 测试的语法句 (作业笔 得分在18分及以 刑部分得分 部分得分 型部分得分在 型部分得分在 12%+期 15.6s分数<1 36分数< 12分数<13.6 12分以 8%6=209%】 15.6 作业等和期中测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课程目标3 式的阅读理解和测试的阅读理 测试的阅读理测试的阅选理 测试的阅读理 (作业等990 期时 译得分在135解和翻译得分 解和翻译得分 解和翻译得分 解和翻译得分 9分数<10,2 在9分以 6%=15%) 分及以上 11.7分数 10,2≤分数< 13.5 11.7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續 优秀 中等 及格 (78≤分数< (68分数< (60s分数 不及格 (分数c90分) (分数c60分)】 课程目标 90) 78) 68) 期末试的词期末者试的词 圆考试的词汇 期末考试的词 课程目标】 汇部分得分 汇部分得分 期末考试的词 部分得分在13 汇部分得分9兴 江部分得分在 (15% 11.7≤分数 0.2≤分数< 分及以上 分数<10.2 9分以下 13.5 11.7 期求老试的语法期末老试的语期表考试的语期末考试的语期末老试的语 课程目标) 句型部分得分在法句型部分得 法句型部分得法句型部分得 法句型部分得 (209%6 18分及以上 分15.6分数 分13.6s分数 分12≤分数< 分在12分以下 <18 <15.6 36 期末考试的阅读期末考试的阅 期末考试的阅 期末考试的阅期末考试的阅 课程目标3 理解和翻译得分读理解和用译 读理解和围译 读理解和用译 读理解和翻译 (15%) 在135分及以上得分117<分 得分102≤分 得分9<分数< 得分在9分以 数<135 数<11.7 0
24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作业等9%+ 期中 6%=15%) 作业等和期中测 试的词汇部分得 分在 13.5 分及以 上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11.7≤分 数<13.5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10.2≤分 数<11.7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 9≤分数 <10.2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在 9 分 以下 课程目标 2 (作业等 12%+期中 8%=20%) 作业和期中测试 的语法句型部分 得分在18分及以 上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 部 分 得 分 15.6≤分数<18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 部 分 得 分 13.6≤ 分 数 < 15.6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部分得分在 12≤分数<13.6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部分得分在 12 分以下 课程目标 3 (作业等9%+ 期中 6%=15%) 作业等和期中测 试的阅读理解和 翻译得分在 13.5 分及以上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11.7≤ 分 数 < 13.5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10.2≤ 分 数 < 11.7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9≤分数<10.2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在 9 分以下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15%) 期末考试的词汇 部分得分在 13.5 分及以上 期末考试的词 汇 部 分 得 分 11.7≤ 分 数 < 13.5 期末考试的词 汇 部 分 得 分 10.2≤ 分 数 < 11.7 期末考试的词 汇部分得分 9≤ 分数<10.2 期末考试的词 汇部分得分在 9 分以下 课程目标 2 (20%) 期末考试的语法 句型部分得分在 18 分及以上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 15.6≤ 分 数 <18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 13.6≤ 分 数 <15.6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 12≤分数< 13.6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在 12 分以下 课程目标 3 (15%) 期末考试的阅读 理解和翻译得分 在 13.5 分及以上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 分 11.7≤ 分 数<13.5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 分 10.2≤ 分 数<11.7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分 9≤分数< 10.2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分在 9 分以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