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DSP复位电路设计 用MAX706构建的C54x的复位电路如图8.10所示: XF周期脉冲不正常, 则WDO输出一负脉冲 MAX706R 手动复位 8 MR WDO TMS320C54× 2 V00 RES RS 200ms 3 GND X 1.25V阈值失 4 餐蓊睞鑫誑9 正脉冲, 电比较器输入 PFI “看门狗” 失电比较器输出 实现手动复位、上电复位、周期自动复位和1.25V电源阈值检测
8.1.2 DSP复位电路设计 • 用MAX706构建的C54x的复位电路如图8.10所示: 22 200ms 手动复位 要求脉宽≥100ns正脉冲, 周期不超过1.6s XF周期脉冲不正常, 则WDO输出一负脉冲 实现手动复位、上电复位、周期自动复位和1.25V电源阈值检测 “看门狗” 1.25V阈值失 电比较器输入 失电比较器输出
8.1基于C54x的DSP最小系统设计 8.1.3DSP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 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 1基础时钟的产生 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 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 DSP片内 的振荡器 有源晶 信号质量 TMS320C54x TMS320C54x 不需 D 较差 X1 X2/CLKIN 的内部 X1 X2/CLKIN 建议采用精 振荡器, 10MHZ 度较高的石 英晶体,尽 22pf 22pf 值韶覽 可能不要采 C1 晶体 C2 用精度低的 外部晶振 陶瓷晶体 (a)外接无源晶振的时钟电路 (b)外接有源晶振的时钟电路 23
8.1 基于C54x的DSP最小系统设计 8.1.3 DSP时钟电路设计 1.基础时钟的产生 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 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 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 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 DSP片内 的振荡器, 信号质量 较差 有源晶 振不需 要DSP 的内部 振荡器, 信号质 量稳定 建议采用精 10MHZ 度较高的石 英晶体,尽 可能不要采 用精度低的 陶瓷晶体 22pf 22pf 23 (a)外接无源晶振的时钟电路 (b)外接有源晶振的时钟电路
8.1.3DSP时钟电路设计 2.锁相环PLL 时钟信号提纯 PLL倍频系统的选择通过软件控制的时钟方式寄存器 CLKMD来实现,提供基础时钟的倍频或分频信号。 CLKMD是地址为0058H的存储器映像寄存器(MMR), 位结构如表所示: 数据位 15~12 11 10~3 2 1 0 字段名PLLMUL PLLDIV PLLCOUNTPLLON/OFFPLLNDIVPLLSTATUS 读写方 R/W R/W R/W R/W R/W R 式 PLLSTATUS为O表示分频状态。PLLCOUNT确定倍频系数 切换时的稳定时间。从PLLCOUNT开始每过16×CLKIN个 周期减1,直到为零,才从新的倍频系数下开始输出主时钟。 24
8.1.3 DSP时钟电路设计 24 数据位 15~12 11 10~3 2 1 0 字段名PLLMUL PLLDIV PLLCOUNT PLLON/OFFPLLNDIVPLLSTATUS 读写方 式 R/W R/W R/W R/W R/W R 2.锁相环PLL PLL倍频系统的选择通过软件控制的时钟方式寄存器 CLKMD来实现,提供基础时钟的倍频或分频信号。 CLKMD是地址为0058H的存储器映像寄存器(MMR), PLLSTATUS为0表示分频状态。 位结构如表所示: PLLCOUNT确定倍频系数 切换时的稳定时间。从PLLCOUNT开始每过16×CLKIN个 周期减1,直到为零,才从新的倍频系数下开始输出主时钟。 时钟信号提纯
8.1.3DSP时钟电路设计 o PLLON/OFF:PLL通断,它和PLLNDIV共同决定 是否使用PLL,其状态决定如下表所示。DV(divider) mode PLLON/OFF PLLNDIV PLL状态 0 0 off 0 1 on 1 0 on 1 1 on 数据位 15-12 11 10~3 2 1 0 字段名PLLMUL PLLDIV PLLCOUNTPLLON/OFFPLLNDIVPLLSTATUS 读写方 R/W R/W R/W R/W RNW R 式 25
8.1.3 DSP时钟电路设计 • PLLON/OFF:PLL通断,它和PLLNDIV共同决定 是否使用PLL,其状态决定如下表所示。 PLLON/OFF PLLNDIV PLL 状态 0 0 off 0 1 on 1 0 on 1 1 on 数据位 15~12 11 10~3 2 1 0 字段名PLLMUL PLLDIV PLLCOUNT PLLON/OFFPLLNDIV PLLSTATUS 读写方 式 R/W R/W R/W R/W R/W R 25 DIV (divider) mode
8.1.3DSP时钟电路设计 PLL的PLLNDIV、PLLDIV和PLLMUL共同确定了倍频因子, 倍频因子的确定如下表所示。 PLLNDIV PLLDIV PLLMUL 倍频因子 DIV 0 × 0-14 0.5 (divider) 0 × 15 0.25 mode 1 0 0~14 PLLMUL+1 1 0 15 1 PLL 1 1 0或偶数 (PLLMUL+1)/2 mode 1 1 奇数 PLLMUL/4 数据位 15~12 11 10-3 2 1 0 字段名PLLMULPLLDIV /PLLCOUNT PLLON/OFFPLLNDIVPLLSTATUS 读写方式 R/W R/W R/W R/W R/W R 26
8.1.3 DSP时钟电路设计 PLL的PLLNDIV、PLLDIV和PLLMUL共同确定了倍频因子, 倍频因子的确定如下表所示。 PLLNDIV PLLDIV PLLMUL 倍频因子 0 × 0~14 0.5 0 × 15 0.25 1 0 0~14 PLLMUL+1 1 0 15 1 1 1 0或偶数 (PLLMUL+1)/2 1 1 奇数 PLLMUL/4 数据位 15~12 11 10~3 2 1 0 字段名PLLMUL PLLDIV PLLCOUNT PLLON/OFFPLLNDIV PLLSTATUS 读写方式 R/W R/W R/W R/W R/W R 26 DIV (divider) mode PLL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