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大学 自強弘皲求是拓新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及发展 前苏联宪法 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 法)》; ·1924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根本法》 1936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根本法》; 1977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根本法》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及发展 • 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 法)》; • 1924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根本法》; • 1936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根本法》; • 1977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根本法》。 前苏联宪法
自莼弘 实大学 求星括新 旧中国的宪法 清政府1908年颁布《钦定装法大纲 定君主神圣 犯,规定臣民义务,限 。本身不为法,自的是以 根本法的形式使君权至上合 191年,露昌起y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英国 雳走率额描 拿帝总揽统治天权,扩大国会权力,为我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先法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被督在枪森含合嘉寶以和却以,三取分立 王理 悶,1913年《中华 924年 昵辈金完秀)均腿 封建军阀专制独裁的基本特征。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6年《华民国宪法草案》(五 1946年《中 华民国宪法》,实际上确认国民党在全国统治权及蒋介石最 高独我者地位
旧中国的宪法 • 清政府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主神圣不可 侵犯,规定臣民义务,限制权利。本身不为宪法,目的是以 根本法的形式使君权至上合法化。 • 1911年,武昌起义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仿英国 君主宪章,规定皇帝总揽统治大权,扩大国会权力,为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主权在民,领土划分、人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三权分立 政治制度,严格修改程序,后被撕毁。 • 北洋军阀时期。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4 年《中华民国约法》、1924年《中华民国宪法》,均反映 封建军阀专制独裁的基本特征。 •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1946年《中 华民国宪法》,实际上确认国民党在全国统治权及蒋介石最 高独裁者地位
或大学 自強弘皲求是拓新 新中国的宪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临时宪法。 3 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 宪法 宪法宪法宪法
新中国的宪法 1 2 3 4 1954年 宪法 1975年 宪法 1978年 宪法 1982年 宪法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或大学 自強弘皲求是拓新 1954年宪法 宪法包 括4章1 06条,包 括关于 家制度和 备经机关柔菊 和义务的观定,关手民族向题的规定 总任务:工业化,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 逢文商业的社会宝父改造。 所有制—全民、 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和建设经验 原如性和灵活性特 则莉依据 出了贡献,是社会政治、经 记渡时 期的产物
• 宪法包括4章106条,包括关于国家制度和 国家总任务的规定,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关于国家机构的规定,关于公民基本权利 和义务的规定,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 总任务:工业化,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经济制度:四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全民、 集体、个体、资本家所有。 • 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和建设经验 的总结,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为普 通立法提供了原则和依据,为法制建设做 出了贡献,是社会政治、经济处于过渡时 期的产物。 1954年宪法
或大学 自強弘皲求是拓新 1975年宪法 文革第9年通过,总条文30条,较 54年少76条 条文。肯定 我程荟 主 文性质,但存在严量错误 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确认又 小了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国的 泡目 左倾色采浓厚,内容简单,规范疏 滑血圣冒食卖不完,是部
• 文革第9年通过,总条文30条,较 54年少76条,甚至用毛泽东语录为 条文。肯定了一些原则,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但存在严重错误。 • 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确认文 革中国家机构的混乱状态,打乱了 国家机关间的合理分工和正常活动, 缩小了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的 范围。 • 左倾色彩浓厚,内容简单,规范疏 漏,文词含糊,很不完善,是一部 有严重错误的宪法。 1975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