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思考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 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三马克代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 理论成果 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 在 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 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毎 都带有中国的 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 续染际辕全理提拜奎爱晨理论图理,用理论指导实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利 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 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 第史经 展起 论形的时代背和实践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 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 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表”重要思 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 和实践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 势和世异楼悠和不境完师肩负的牢 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 。具体来说 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要思想形成的实践 勺建设面临的新 绎全乘个泽想形克的果蛮徠帮央集述#x思论精天积的程料薪 的历史方位的基 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 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 个代表”重要思想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王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ε 有隼名甕趁珪箬孿選犯靨了貴妄麸攣求蹙为它黛獍郫酯幸器碴發这裒 栗牵褶漫耗眼繁单,若明率是的不破笑科柔 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 主义建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玫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 建设的理论 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玛 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东思想的 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关精 N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 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是 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 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Q中国化 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建设 姿毁晨)圈扮Q棵劳了发动.默、本观富来略系蜻芳監
1 毛邓三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思考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习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 1938 年在题为 《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 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 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 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 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 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 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 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 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 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 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来说,当今国际局 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 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 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 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 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 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 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 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 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 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 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 l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 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套干甥霾系实有套圭变索家垂态于奘李走鉴到级毁轮漫2 无改革开放的 战略的理论 理主卖 政治建 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 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 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 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 最大发是生转程果暂焦的结型,是加和进完的建设 肉想在形成和发感的摆中是结合新实践班运完和≌国封和为层结起来n车 新睡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小 的根 清关手语请为里本签和看精经奇金震肉套圭切技防读的空 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全方位对外开放战 会主义物质文 结台的忠想 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 的系统展开。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 导我们的行动,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 革命和建设的科 东思想是中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小平理论是改单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义中 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料 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 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 想三在和重想接金慢精精話素别剩阳签生 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 会王文百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失理论 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 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 改革开放和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 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 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以 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 持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甚享第四把促进这社会发氢促进人的金面发展统起来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 屠然镍代径家发食「 境相协调 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握世界发展趋势 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 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 中厅菜翻拜猪看克慧雷支 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
2 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 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 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 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 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 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 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 的系统展开。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 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 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 21 世纪的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 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 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 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 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 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章思考习题 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 年6月写的 分析红四 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 对本才 党人拳中3适,后面的 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 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 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 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 为宁统全竞更想并为制 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 际相 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 东从思想路线的角 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 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 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经 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 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ⅶ准,这就是我们 党的思想路线 992年,江泽 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想路线又提出了新 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 确提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 务烫中调务要羰提到克属全支害学重费惩李共霓大起设超的数的态遂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以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 实事求是的具体展 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 是贯彻实事求是 根本途径和方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 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 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 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 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是以,把票图是翔根智是续擎质能蓝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完的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 各个基本观点中 理述两的嫣义理留得的形成展茸结豆时聚现往面理论鷥 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 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 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 义市场 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 会发展战略, 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绕的内政国姜会治先击的: 制度理论,提出 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
3 第二章 思考习题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 1929 年 6 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同年 12 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 年 5 月,他在《反 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 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 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 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 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 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经 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 1980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 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 党的思想路线。” 199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 21 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 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 素。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2004 年 1 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 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 务实之风。求真务实被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 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 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 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 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 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 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 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 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 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 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 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 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
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 主观偏丸的束響,殊考时镇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 要做到实事求是 应该采取实事求 俱进的科学态度 实践的发展而发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岀: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貞务实的根 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 下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 调解放思想、 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 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息法路也能七在要王音速椒法(能美掉我的走 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 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 七和深刻化 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 不合时宜的传统 不符合客观实 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为什么要不E 断地推进理讠 新?怎样科 里解理论创新 辕串奎是第臣路考稹建大新量职理’魏理A否断新踅轻安髮袁轮蚕罐 的先导,要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 程料卖委不危,自先理论上不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 主义初 的丰主义和托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我们的 事业就会因为没 魂而迷失方向,就会 第三章思考习题 薪实年命理单色与红时 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而是中 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常威铁愛空異的围齋昃對际阜命蘧态哭龌了繇克空驪留 说数的无星在大时期较验进行了较系纯的总对中理 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 盟军 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 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 日战争时期 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 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 王又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中 阶级和官僚资 途的战略决战 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 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 专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 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 和政策基础
4 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 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 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 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 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 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 目性、克服片面性。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 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 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 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 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 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7、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 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 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 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我们的 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第三章 思考习题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 纲领。此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提出 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 的思想。1926 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 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 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 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 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毛泽 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 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 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 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 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 和政策基础
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 鹧矍没奮甄春殘錱大也糈輩命逼邊 和发展。 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 的领导权 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 车主数颦的⑤支的主定主生支本命量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日两种不同范的民 由于帝 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丿 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中 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 盼不直有默传 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 阶级分布集中,有 阶级队伍 探和笑然联系 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级大 潘共 出身于破产的农民 吏工人阶级便 革命的领导 英使命4克中最是丈兽略盼霉的5建毁呈候基钢早的克能残 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 的尖南罐命续又是拿亚拿较的基支星组君的数支第的溲立是卖兽餐 农民为主体 新起王支数的零肉套量金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台,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号的,以工衣联盟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 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 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 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 条第义再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 组织武装起义 根本香价孩爱查支大的城斗余形王能读是量表后 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克能的本支的及度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 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 村则是 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 盾和斗争 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彳 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东认为,这些原因和条 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供ˆ 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 分发动 摧毁帝国主义和封 黢挛鵔和憝賈,含或续结饺 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因此, 心放在农 牲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 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革命的理论。它是以 主的电楚主用员有睫场意克积幸街:驾克资中昃果毁看繞 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 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5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 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 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 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毛泽东 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 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 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 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 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 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队伍 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 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工人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 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 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 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 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 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 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 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 条道路,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然之路。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 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 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 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 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 因。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 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 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毛泽东认为,这些原因和条 件,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 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 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 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 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因此, 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 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 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 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 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