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第三卷 是进攻者必须具有进行会战的手段、条件和决心。一旦进攻 者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防御者就不敢轻易采用这种江河防 御了。 八、我们最后的结论是,即使渡河本身极为困难的场合 是不多的,但在不求大规模决战的场合,进攻者也很容易由 于对渡河的后果和未来情况的顾虑等等而停顿下来。他或者 是让防御者留在己岸,或者勉强渡过河去,但还是靠近河岸 停下来,双方长时间隔河对峙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即使在大规模决战的场合,江河也是重要的因素,它总 是削弱和妨碍进攻的。在这种场合,对进攻者最有利的是防 御者把江河防御作为自己抵抗的主要行动,错误地把江河作 为战术屏障,这样,进攻者就得到了轻而易举地进行决定性 打击的利益。当然这种打击决不会立即导致敌人的彻底失败, 但是这个打击是一些有利的战斗,它们会使防御者总的处境 恶化。1796年奥军在下莱茵地区时的情况就是这样1
是 进 攻 者 必 须 具 有 进 行 会 战 的 手 段 、 条 件 和 决 心 。 一 旦 进 攻 者 具 备 了 这 些 先 决 条 件 , 防 御 者 就 不 敢 轻 易 采 用 这 种 江 河 防 御 了 。 八 、 我 们 最 后 的 结 论 是 , 即 使 渡 河 本 身 极 为 困 难 的 场 合 是 不 多 的 , 但 在 不 求 大 规 模 决 战 的 场 合 , 进 攻 者 也 很 容 易 由 于 对 渡 河 的 后 果 和 未 来 情 况 的 顾 虑 等 等 而 停 顿 下 来 。 他 或 者 是 让 防 御 者 留 在 己 岸 , 或 者 勉 强 渡 过 河 去 , 但 还 是 靠 近 河 岸 停 下 来 , 双 方 长 时 间 隔 河 对 峙 的 情 况 是 很 少 见 的 。 即 使 在 大 规 模 决 战 的 场 合 , 江 河 也 是 重 要 的 因 素 , 它 总 是 削 弱 和 妨 碍 进 攻 的 。 在 这 种 场 合 , 对 进 攻 者 最 有 利 的 是 防 御 者 把 江 河 防 御 作 为 自 己 抵 抗 的 主 要 行 动 , 错 误 地 把 江 河 作 为 战 术 屏 障 , 这 样 , 进 攻 者 就 得 到 了 轻 而 易 举 地 进 行 决 定 性 打 击 的 利 益 。 当 然 这 种 打 击 决 不 会 立 即 导 致 敌 人 的 彻 底 失 败 , 但 是 这 个 打 击 是 一 些 有 利 的 战 斗 , 它 们 会 使 防 御 者 总 的 处 境 恶 化 。 1 7 9 6 年 奥 军 在 下 莱 茵 地 区 时 的 情 况 就 是 这 样 1 6 2 。 战 争 论 第 三 卷 2 1
战争论第三卷 第九章对防御阵地的进攻 我们在《防御》一篇中已经详细地分析了防御阵地如何 能迫使进攻者向它进攻,或者迫使他停止前进。只有起这种 作用的防御阵地才是有用的,才能全部地或部分地消耗敌人 的进攻力量,或者使它不起作用。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进攻 者对防御阵地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它没有办法抵销防 御者的这一利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防御阵地实际上都是这 样的。如果进攻者发现不进攻防御阵地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 标,那么进攻防御阵地就是一个错误。如果他发现不进攻防 御阵地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他首先就应该考虑,能 否利用威胁敌人翼侧的办法迫使敌人放弃阵地,只有当这样 做不生效果时,他才应该决定进攻这个良好的防御阵地。即 使在这种情况下,攻击阵地的翼侧一般说困难总要少一些。至 于应该攻击阵地的那一个翼侧,这取决于双方退却线的位置 和方向,即取决于能否威胁敌人的退路和保障自己的退路。威 胁敌人的退路和保障自己的退路两者可能无法同时兼顾,在 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威胁敌人的退路,因为它本身是 进攻性的行动,因而同进攻是相适应的,而保障自己的退路 则是防御性的行动。但是,对占领良好阵地的强大的敌人进 攻是非常危险的,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而且在这里应该看
第 九 章 对 防 御 阵 地 的 进 攻 我 们 在 《 防 御 》 一 篇 中 已 经 详 细 地 分 析 了 防 御 阵 地 如 何 能 迫 使 进 攻 者 向 它 进 攻 , 或 者 迫 使 他 停 止 前 进 。 只 有 起 这 种 作 用 的 防 御 阵 地 才 是 有 用 的 , 才 能 全 部 地 或 部 分 地 消 耗 敌 人 的 进 攻 力 量 , 或 者 使 它 不 起 作 用 。 根 据 这 种 情 况 来 看 , 进 攻 者 对 防 御 阵 地 是 无 能 为 力 的 , 也 就 是 说 , 它 没 有 办 法 抵 销 防 御 者 的 这 一 利 益 。 但 是 并 不 是 所 有 的 防 御 阵 地 实 际 上 都 是 这 样 的 。 如 果 进 攻 者 发 现 不 进 攻 防 御 阵 地 也 可 以 达 到 自 己 的 目 标 , 那 么 进 攻 防 御 阵 地 就 是 一 个 错 误 。 如 果 他 发 现 不 进 攻 防 御 阵 地 就 不 能 达 到 自 己 的 目 标 , 那 么 他 首 先 就 应 该 考 虑 , 能 否 利 用 威 胁 敌 人 翼 侧 的 办 法 迫 使 敌 人 放 弃 阵 地 , 只 有 当 这 样 做 不 生 效 果 时 , 他 才 应 该 决 定 进 攻 这 个 良 好 的 防 御 阵 地 。 即 使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攻 击 阵 地 的 翼 侧 一 般 说 困 难 总 要 少 一 些 。 至 于 应 该 攻 击 阵 地 的 那 一 个 翼 侧 , 这 取 决 于 双 方 退 却 线 的 位 置 和 方 向 , 即 取 决 于 能 否 威 胁 敌 人 的 退 路 和 保 障 自 己 的 退 路 。 威 胁 敌 人 的 退 路 和 保 障 自 己 的 退 路 两 者 可 能 无 法 同 时 兼 顾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首 先 应 该 考 虑 威 胁 敌 人 的 退 路 , 因 为 它 本 身 是 进 攻 性 的 行 动 , 因 而 同 进 攻 是 相 适 应 的 , 而 保 障 自 己 的 退 路 则 是 防 御 性 的 行 动 。 但 是 , · 对 · 占 · 领 · 良 · 好 · 阵 · 地 · 的 · 强 · 大 · 的 · 敌 · 人 · 进 · 攻 · 是 · 非 · 常 · 危 · 险 · 的 , 这 一 点 是 肯 定 无 疑 的 , 而 且 在 这 里 应 该 看 2 2 战 争 论 第 三 卷
战争论第三卷 作是一个重要的真理。当然也有进行这种会战取得胜利的例 子,如托尔高会战、瓦格拉木会战(我们不以德累斯顿会 战作为例子,因为我们认为这一会战中的敌人还不能称为强 大的敌人)。但是,总的说来这种防御阵地受到进攻的危险是 很小的,如果我们再看到,有无数的事例说明,即使最果断 的统帅对良好的防御阵地也曾敬而远之,那么我们可以说,这 种危险是不存在的。 但是,决不能把一般常见的会战同我们这里所谈的会战 混为一谈。要知道,大多数的会战实际上是遭遇战,在这种 会战中,虽然一方是驻止的,但是他是驻止在没有准备好的 阵地上
作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真 理 。 当 然 也 有 进 行 这 种 会 战 取 得 胜 利 的 例 子 , 如 托 尔 高 会 战 1 6 3 、 瓦 格 拉 木 会 战 1 6 4 ( 我 们 不 以 德 累 斯 顿 会 战 作 为 例 子 , 因 为 我 们 认 为 这 一 会 战 中 的 敌 人 还 不 能 称 为 强 大 的 敌 人 ) 。 但 是 , 总 的 说 来 这 种 防 御 阵 地 受 到 进 攻 的 危 险 是 很 小 的 , 如 果 我 们 再 看 到 , 有 无 数 的 事 例 说 明 , 即 使 最 果 断 的 统 帅 对 良 好 的 防 御 阵 地 也 曾 敬 而 远 之 , 那 么 我 们 可 以 说 , 这 种 危 险 是 不 存 在 的 。 但 是 , 决 不 能 把 一 般 常 见 的 会 战 同 我 们 这 里 所 谈 的 会 战 混 为 一 谈 。 要 知 道 , 大 多 数 的 会 战 实 际 上 是 遭 遇 战 , 在 这 种 会 战 中 , 虽 然 一 方 是 驻 止 的 , 但 是 他 是 驻 止 在 没 有 准 备 好 的 阵 地 上 。 战 争 论 第 三 卷 2 3
战争论第三卷 第十章对营垒的进攻 人们十分轻视筑垒工事及其作用的风气曾经风行一时。 这是法国边境的单线式防线屡次被突破,贝费恩公爵在布勒 斯劳的营垒中会战失利,托尔高会战以及其他许多实例所引 起的。此外,腓特烈大帝通过迅速的运动和进攻手段所取得 的胜利,更加促使人们轻视一切防御、一切防御战斗、特别 是一切筑垒工事。当然,如果只有几千人奉命防御几普里宽 的国土,或者筑垒工事只不过是一些前面没有障碍的堑壕,那 么它们当然是毫无价值的,把希望寄托在它们身上当然很危 险。但是,如果象庸俗的空谈家那样,由于这一点就说筑垒 工事本身不起作用(滕佩霍夫就是这种态度),那难道还不十 分矛盾,甚至十分荒谬吗?如果筑垒工事不能用来加强防御, 那么要它们有什么用处呢?不,不是这样的!不仅理智而且 千百次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构筑完善、有足够的兵力而且 防守严密的筑垒工事通常应该看作是坚不可摧的,即使从进 攻者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如果承认单个的筑垒工事能起到 这样的作用,那么就不会怀疑,对进攻者说来,进攻一个营 垒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不能完成的任务。 营垒的守备部队兵力较少,这是营垒的性质决定的。但 是利用有利的地形障碍和坚固的工事也可以抗击兵力优势很
第 十 章 对 营 垒 的 进 攻 人 们 十 分 轻 视 筑 垒 工 事 及 其 作 用 的 风 气 曾 经 风 行 一 时 。 这 是 法 国 边 境 的 单 线 式 防 线 屡 次 被 突 破 , 贝 费 恩 公 爵 在 布 勒 斯 劳 的 营 垒 中 会 战 失 利 , 托 尔 高 会 战 以 及 其 他 许 多 实 例 所 引 起 的 。 此 外 , 腓 特 烈 大 帝 通 过 迅 速 的 运 动 和 进 攻 手 段 所 取 得 的 胜 利 , 更 加 促 使 人 们 轻 视 一 切 防 御 、 一 切 防 御 战 斗 、 特 别 是 一 切 筑 垒 工 事 。 当 然 , 如 果 只 有 几 千 人 奉 命 防 御 几 普 里 宽 的 国 土 , 或 者 筑 垒 工 事 只 不 过 是 一 些 前 面 没 有 障 碍 的 堑 壕 , 那 么 它 们 当 然 是 毫 无 价 值 的 , 把 希 望 寄 托 在 它 们 身 上 当 然 很 危 险 。 但 是 , 如 果 象 庸 俗 的 空 谈 家 那 样 , 由 于 这 一 点 就 说 筑 垒 工 事 本 身 不 起 作 用 ( 滕 佩 霍 夫 就 是 这 种 态 度 ) , 那 难 道 还 不 十 分 矛 盾 , 甚 至 十 分 荒 谬 吗 ? 如 果 筑 垒 工 事 不 能 用 来 加 强 防 御 , 那 么 要 它 们 有 什 么 用 处 呢 ? 不 , 不 是 这 样 的 ! 不 仅 理 智 而 且 千 百 次 的 经 验 告 诉 我 们 , 一 个 构 筑 完 善 、 有 足 够 的 兵 力 而 且 防 守 严 密 的 筑 垒 工 事 · 通 · 常 · 应 · 该 · 看 · 作 · 是 · 坚 · 不 · 可 · 摧 · 的 , 即 使 从 进 攻 者 的 角 度 来 看 也 是 这 样 。 如 果 承 认 单 个 的 筑 垒 工 事 能 起 到 这 样 的 作 用 , 那 么 就 不 会 怀 疑 , 对 进 攻 者 说 来 , 进 攻 一 个 营 垒 是 一 项 非 常 困 难 的 、 在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甚 至 不 能 完 成 的 任 务 。 营 垒 的 守 备 部 队 兵 力 较 少 , 这 是 营 垒 的 性 质 决 定 的 。 但 是 利 用 有 利 的 地 形 障 碍 和 坚 固 的 工 事 也 可 以 抗 击 兵 力 优 势 很 2 4 战 争 论 第 三 卷
战争论第三卷 大的敌人。腓特烈大帝虽然拥有比皮尔纳营垒守备部队多 倍的兵力,但是他认为进攻这个营垒是不可行的。后来,常 常有人认为腓特烈当时是可以攻破皮尔纳营垒的,他们唯 的根据是当时萨克森军队的状况很坏,当然,这并不能作为 论证来否定营垒的作用。同时,那些事后认为不仅可以攻破, 而且可以很容易攻破这个营垒的人,在当时是否会下定进攻 的决心也是一个疑问 我们认为,对营垒的进攻是一种极不寻常的进攻手段。只 有仓卒构筑的营垒尚未完工,用以阻止敌人接近的障碍物还 很少的时候,或者象常见的那样,整个营垒只是初具规模,工 程只完成一半的时候,进攻营垒才是可行的,甚至还是轻而 易举地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大 的 敌 人 。 腓 特 烈 大 帝 虽 然 拥 有 比 皮 尔 纳 营 垒 守 备 部 队 多 一 倍 的 兵 力 , 但 是 他 认 为 进 攻 这 个 营 垒 是 不 可 行 的 。 后 来 , 常 常 有 人 认 为 腓 特 烈 当 时 是 可 以 攻 破 皮 尔 纳 营 垒 的 , 他 们 唯 一 的 根 据 是 当 时 萨 克 森 军 队 的 状 况 很 坏 , 当 然 , 这 并 不 能 作 为 论 证 来 否 定 营 垒 的 作 用 。 同 时 , 那 些 事 后 认 为 不 仅 可 以 攻 破 , 而 且 可 以 很 容 易 攻 破 这 个 营 垒 的 人 , 在 当 时 是 否 会 下 定 进 攻 的 决 心 也 是 一 个 疑 问 。 我 们 认 为 , 对 营 垒 的 进 攻 是 一 种 极 不 寻 常 的 进 攻 手 段 。 只 有 仓 卒 构 筑 的 营 垒 尚 未 完 工 , 用 以 阻 止 敌 人 接 近 的 障 碍 物 还 很 少 的 时 候 , 或 者 象 常 见 的 那 样 , 整 个 营 垒 只 是 初 具 规 模 , 工 程 只 完 成 一 半 的 时 候 , 进 攻 营 垒 才 是 可 行 的 , 甚 至 还 是 轻 而 易 举 地 战 胜 敌 人 的 一 种 手 段 。 战 争 论 第 三 卷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