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世界上共有80多种鲸类动物,分布在地球所有海洋和五大河 流里。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鲸类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厄 运。捕鲸的过程是非常残忍的,即使是使用最现代化的技术, 杀死一条鲸鱼也要半个多小时。鲸鱼的流动性很强,属于全 世界,不属于那些想捕系它们的人和国家,为此,国际法给 予它们很特殊的地位。1986年开始则禁止对所有的鲸鱼进行 捕杀,直到IWC作出新的决定
6 世界上共有80多种鲸类动物,分布在地球所有海洋和五大河 流里。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鲸类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厄 运。捕鲸的过程是非常残忍的,即使是使用最现代化的技术, 杀死一条鲸鱼也要半个多小时。鲸鱼的流动性很强,属于全 世界,不属于那些想捕杀它们的人和国家,为此,国际法给 予它们很特殊的地位。1986年开始则禁止对所有的鲸鱼进行 捕杀,直到IWC作出新的决定
《捕鲸公约》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常常遭到主要捕鲸国的 异议和反对。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998年的报道,日本和 挪威现在仍然在捕杀缟鯤鲸,还有数量不明的其他一些鲸。 1997年一年就有1000多头鲸被捕杀,比1992年增加了3倍。在 韩国和日本的市场上,现在仍然摆放着色泽艳丽的鲸和海豚 肉。这些肉得以在日本和韩国出售,据说有三个“合法”的 原因:一是这些肉是在临时禁令之前捕捞和储存的冻鲸肉; 二是这些肉来自捕鱼时网具偶然捕到的鲸(捕鱼副产品); 三是用于科学研究而捕杀的鲸(钻IWC捕鲸公约)的空子)
7 《捕鲸公约》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常常遭到主要捕鲸国的 异议和反对。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998年的报道,日本和 挪威现在仍然在捕杀缟鰛鲸,还有数量不明的其他一些鲸。 1997年一年就有1000多头鲸被捕杀,比1992年增加了3倍。在 韩国和日本的市场上,现在仍然摆放着色泽艳丽的鲸和海豚 肉。这些肉得以在日本和韩国出售,据说有三个“合法”的 原因:一是这些肉是在临时禁令之前捕捞和储存的冻鲸肉; 二是这些肉来自捕鱼时网具偶然捕到的鲸(捕鱼副产品); 三是用于科学研究而捕杀的鲸(钻IWC捕鲸公约)的空子)
2、《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以下称《南 极公约》)于1980年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产生,1982年4月7 日开始生效。 《南极公约》的目标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要求在南极地区的任何捕捞及有关活动都必须按公约条款进 行。公约提出,南极地区的捕捞应不能使生物资源下降到无 法稳定恢复的水平,要尽量维持南极地区生物之间的生态关 系,防止生态系统出现变化,或使变化降低到最低水平。 《南极公约》在最初签署时只有15个国家,到1984年底增加 到18个。《南极公约》的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市 ( Hobart),并成立了公约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和秘书处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8 2、《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以下称《南 极公约》)于1980年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产生,1982年4月7 日开始生效。 《南极公约》的目标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要求在南极地区的任何捕捞及有关活动都必须按公约条款进 行。公约提出,南极地区的捕捞应不能使生物资源下降到无 法稳定恢复的水平,要尽量维持南极地区生物之间的生态关 系,防止生态系统出现变化,或使变化降低到最低水平。 《南极公约》在最初签署时只有15个国家,到1984年底增加 到18个。《南极公约》的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市 (Hobart),并成立了公约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和秘书处,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南极公约》的适用范围为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生物资源包 括海洋兽类(如鲸、海豹等)、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和 植物等,尤其是鳞虾,是公约强调的主要物种。鳞虾是南极 动物食物链的主干,每年的种群生物量在几亿至几十亿吨, 最适产量每年约为1.5×10%t,为世界捕鱼量的三倍。自20世 纪60年代开始捕捞以来,每年的产量都很大,70年代中期达 到年捕捞量20×104t,这虽然尚未达到最适产量,但公约国仍 然担心鳞虾的过捕,因为它将直接威胁到南极其他动物的生 存,尤其是鲸类
9 《南极公约》的适用范围为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生物资源包 括海洋兽类(如鲸、海豹等)、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和 植物等,尤其是鳞虾,是公约强调的主要物种。鳞虾是南极 动物食物链的主干,每年的种群生物量在几亿至几十亿吨, 最适产量每年约为1.5×108 t,为世界捕鱼量的三倍。自20世 纪 60年代开始捕捞以来,每年的产量都很大, 70年代中期达 到年捕捞量20×104 t,这虽然尚未达到最适产量,但公约国仍 然担心鳞虾的过捕,因为它将直接威胁到南极其他动物的生 存,尤其是鲸类
3、《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 《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又称《拉姆萨尔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 ( Ramsar)诞生,并于1975年12月21日开始生效。 《拉姆萨尔公约》的宗旨是:“现在和将来,阻止对湿地的不断侵占 和湿地的丧失”。公约中所指的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泥炭地和各种 天然或人工的水域,其中海洋水域规定为低潮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公约提出,地球湿地及生物资源的保护,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才 能够得到保证。因此要求各成员国都要制定和实施本国的具体计划, 设立保护区,培训人员,增加物种特别是水禽的数量。1984年,公约 成员国已达36个,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各地。公约“名录 列出的湿地数量为294处。该公约的秘书处设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 保护联盟(IUCN),并在世界各大洲设有分支机构,很多国家还成 立了相应的专门常设机构来履行公约,并定期举行成员国国际会议
10 3、《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 《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又称《拉姆萨尔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 (Ramsar)诞生,并于1975年12月21日开始生效。 《拉姆萨尔公约》的宗旨是:“现在和将来,阻止对湿地的不断侵占 和湿地的丧失”。公约中所指的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泥炭地和各种 天然或人工的水域,其中海洋水域规定为低潮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公约提出,地球湿地及生物资源的保护,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才 能够得到保证。因此要求各成员国都要制定和实施本国的具体计划, 设立保护区,培训人员,增加物种特别是水禽的数量。1984年,公约 成员国已达36个,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各地。公约“名录” 列出的湿地数量为294处。该公约的秘书处设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 保护联盟(IUCN),并在世界各大洲设有分支机构,很多国家还成 立了相应的专门常设机构来履行公约,并定期举行成员国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