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而 主讲:刘恒、朱晓帆
橘 颂 主讲:刘恒、朱晓帆
教的 1、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 史上的地位 解是辞》的产生及艺不特点 3、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思想品岭 及崇高精神 4、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的特点。 JA MOOD
一、教学目的 • 1、 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 史上的地位; • 2、 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特点; • 3、 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思想品格 及崇高精神; • 4、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的特点
屈原第额 IINA MOOD 1 屈原(约公元前340 前278), 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北秭归)人, 出身于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国诗人。自 幼勤奋,胸怀大志,曾楚国左徒、 间大夫等张卷贤色能,彰明法度,联 齐抗,限制贵族特权。他的主张遭到了保 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 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 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终 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二、屈原与《楚辞》 • 1、屈原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 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出身于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自 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 闾大夫等职。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 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他的主张遭到了保 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 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 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终 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事 斗 湖北省秭归县
湖北省秭归县
ar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