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收的目的: 1.获得一定的组分; 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6 气体吸收的目的: 1.获得一定的组分; 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分类: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等温吸收 非等温吸收 吸收 解吸 重点:低浓度单组分等温物理吸收的原理与计算
7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等温吸收 非等温吸收 吸收 解吸 分类: 重点:低浓度单组分等温物理吸收的原理与计算
第一节气一液相平衡 2-1-1气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气体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单位质量(体 积)的液体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物系的温度、压强及溶 质在气相中的浓度
8 第一节 气—液相平衡 2-1-1 气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气体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单位质量(体 积)的液体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物系的温度、压强及溶 质在气相中的浓度
溶解度、温度、压力、气相浓度四个独立参数,其 自由度数为:F=C-+2=3-2+2=3 若压强、温度一定,则自由度数为1。 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气体的溶解度有较大的差异
9 溶解度、温度、压力、气相浓度四个独立参数,其 自由度数为:F = C - + 2 = 3 – 2 + 2 = 3 若压强、温度一定,则自由度数为 1。 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气体的溶解度有较大的差异
1000 0℃ C00000000(:U司/制准热 10℃ 20℃ 500 40℃ 20 40 60 80 100 120 PNIL /kPa 图2-3氮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氨的溶解度较大,为易溶气体
10 氨的溶解度较大,为易溶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