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岩性差、岩体强度低(1)岩石强度(煤、砂质泥岩、泥化)不少围岩天然抗压强度小于10MPa泥岩在水作用下几乎没有强度(2)结构面强度弱面,层理、节理面强度,受地质构造作用(3)岩体强度=包含结构面的岩块强度影响因素:施工因素,爆破影响;水:节理面粗造度;块体大小等(4)1设计选择岩层
4.1 岩性差、岩体强度低 (1)岩石强度(煤、砂质泥岩、泥化 ) 不少围岩天然抗压强度小于10MPa 泥岩在水作用下几乎没有强度 (2)结构面强度 弱面,层理、节理面强度,受地质构造作用 (3)岩体强度=包含结构面的岩块强度 影响因素:施工因素,爆破影响; 水;节理面粗 造度;块体大小等 (4)设计选择岩层
>岩性差泥岩底板严重底鼓泥岩顶板塑性流动严重变形煤巷水的影响
岩性差 泥岩顶板塑性流动 泥岩底板严重底鼓 严重变形煤巷 水的影响
4.2地应力高、应力复杂(1)埋深大(千米深井逐年增加)(2)构造应力(断层多)(3)采动应力(普遍存在)(4)碱室群(并行巷道)(5)直边断面、应力集中松动圈与地应力的关系
4.2 地应力高、应力复杂 (1)埋深大(千米深井逐年增加) (2)构造应力(断层多) (3)采动应力(普遍存在) (4)硐室群(并行巷道) (5)直边断面、应力集中 松动圈与地应力的关系
>地应力大、松动圈大Lp/m地应力地应力(埋深)一随着矿井深度的3.01.02.04.0增加,围岩松动圈的厚度开始非线100200性增大,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缓300W/CH-H)0,呈近似线性增大。820=10MPa400S500.-40MPa=20MPa岩体强度-极限强度,残余强度。当600岩体的残余强度不足其极限强度的7008005%~10%,随着岩体残余强度的降低,将导致松动圈厚度的急剧增加岩石强度c=9.8MPa。而当岩体的残余强度达到其极限P=30n-1强度的20%以上时,松动圈厚度的01H=1000m5减小不明显。H=600m加固围岩以提高它的残余强度。例如对于难支护巷道采取“三锚”支护则比U型纲可缩支架更有效
地应力(埋深)-随着矿井深度的 增加,围岩松动圈的厚度开始非线 性增大,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缓 ,呈近似线性增大. 岩体强度-极限强度,残余强度。当 岩体的残余强度不足其极限强度的 5%~10%,随着岩体残余强度的降 低,将导致松动圈厚度的急剧增加 。而当岩体的残余强度达到其极限 强度的20%以上时,松动圈厚度的 减小不明显。 加固围岩以提高它的残余强度。例 如对于难支护巷道采取“三锚”支 护则比U型纲可缩支架更有效。 地应力 岩石强度 地应力大、松动圈大
>应力复杂动压影响2运巷经历两次工作面动压2202掘进方向220Z瓦排巷个22021L2201运巷2201工作面2201瓦排巷2201风巷
2202工作面 2202运巷 2202瓦排巷 2202风巷 2201风巷 2201瓦排巷 2201运巷 2201工作面 回采方向 2202掘进方向 动压影响 经历 两次 动压 应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