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1岩石力学的定义和任务岩石(rock或intactrock,若无特殊说明,在本讲义中指不包含明显的裂隙、裂缝等断裂面的完整岩块,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岩石可由单个矿物组成,例如,纯洁的大理石由方解石组成,而多数的岩石则是由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例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按照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不同成因类型的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质是不同的。岩体(rockmass)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天然岩石。岩体经受过各种不同构造运动的改造和风化次生作用的演化,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界面,这种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这些结构面在力学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不连续性,因此,在岩石力学中将其称为不连续面(discontinuity),例如层理面、节理面、裂隙和断层等。由这些结构面所切割和包围的岩块体,称为结构体或称为岩石(intactrock)。所以,岩体就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两种单元所组成的复杂地质体。由于岩石力学中的许多研究对象是岩体,所以也有人把岩石力学叫岩体力学。岩石力学(RockMechanics),顾名思义,它是研究岩石(或岩体)的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具体而言,是研究岩石或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变形状态和破坏条件等力学性质的学科,它是解决所有岩石工程(即与岩石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基础。美国科学院岩石力学委员会1966年给岩石力学下的定义是:“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映的力学分支”。岩石属手于固体,岩石力学应属于固体力学的范畴。岩体不但有微观的裂隙,而且如前所述,还有层理、片理、节理以至于断层等宏观不连续面,因此,大多数岩体属于不连续介质。除此之外,岩体还往往表现为各向异性或非均质性。这些都是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与其他工程材料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若岩石中含有水,它又表现为两相体,从这些方面来看,岩石力学又是固体力学与地质科学的边缘科学。应该注意的是岩石材料全部赋存于地质环境中,这些材料的自然特征决定了其形成的方式和后来作用于其上的地质作用。遭受多次应力变动的岩体,其性能决定于完整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质以及岩体中地质构造的不连续面的数量和性质。在这两类控制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中,每类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主要决定于工程的规模与不连续面数量的关系和两者之间的相对方位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岩体不连续面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在1
1 第一章 绪 论 1.1 岩石力学的定义和任务 岩石(rock 或 intact rock,若无特殊说明,在本讲义中指不包含明显的裂隙、裂缝 等断裂面的完整岩块,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 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岩石可由单个矿物组成,例 如,纯洁的大理石由方解石组成,而多数的岩石则是由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例如,花 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按照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不同成因类型的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质是不同的。 岩体(rock mass)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天然岩石。岩体经受过各种不同构造运动的改 造和风化次生作用的演化,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界面,这种地质界面称 为结构面。这些结构面在力学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不连续性,因此,在岩石力学中将其称 为不连续面(discontinuity),例如层理面、节理面、裂隙和断层等。由这些结构面所切 割和包围的岩块体,称为结构体或称为岩石(intact rock)。所以,岩体就是由结构面和 结构体两种单元所组成的复杂地质体。由于岩石力学中的许多研究对象是岩体,所以也 有人把岩石力学叫岩体力学。 岩石力学(Rock Mechanics),顾名思义,它是研究岩石(或岩体)的力学性态的 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具体而言,是研究岩石或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变形状态 和破坏条件等力学性质的学科,它是解决所有岩石工程(即与岩石有关的工程)技术问 题的理论基础。美国科学院岩石力学委员会 1966 年给岩石力学下的定义是:“岩石力学 是研究岩石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映 的力学分支”。岩石属于固体,岩石力学应属于固体力学的范畴。 岩体不但有微观的裂隙,而且如前所述,还有层理、片理、节理以至于断层等宏观 不连续面,因此,大多数岩体属于不连续介质。除此之外,岩体还往往表现为各向异性 或非均质性。这些都是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与其他工程材料在物理力学性质方 面的主要区别。若岩石中含有水,它又表现为两相体,从这些方面来看,岩石力学又是 固体力学与地质科学的边缘科学。 应该注意的是岩石材料全部赋存于地质环境中,这些材料的自然特征决定了其形成 的方式和后来作用于其上的地质作用。遭受多次应力变动的岩体,其性能决定于完整岩 石材料的力学性质以及岩体中地质构造的不连续面的数量和性质。在这两类控制岩石力 学性质的因素中,每类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主要决定于工程的规模与不连续面数量的关 系和两者之间的相对方位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岩体不连续面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在
某些情况下,岩体的性能就较多地决定于岩石本身的性质。这些都是岩石力学的特点。要了解岩石力学的任务,必须了解岩石力学在工程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工程实践对岩石力学所提出的要求。与土力学相比,岩石力学的历史是很短的,它的发展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分不开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很多活动都离不开以岩石工程为对象的经济建设。例如,开发地下资源、修建水库以及开凿隧道和运河等等。在对自然界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以及各项工程建设中,例如采矿、水利、水电、土木工程、铁路交通以及国防建设等,都提出了各种有关岩体稳定性的课题。由于对岩体稳定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一些大型水坝和岩质边坡、大型的地下洞室以及深部采矿等工程,都出现过重大的工程事故。究其原因,都是与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大规模岩体破坏分不开的。这就引起了人们对岩石力学的重视。1959年12月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坝的破坏,以及1963年10月意大利瓦扬(Vajont)大坝库岸边坡的大滑坡,都使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人们发现,这两个坝的破坏并不是坝体结构强度不够,而是坝基和边坡岩体出了问题,从而使更多的人们体会到项基岩体的稳定与结构物的强度同等重要。过去开发地下资源时,只是在浅部开采即可取得矿石,修建水库也总是选择在良好岩体的地段,并且坝体的高度也只有数十米,就连隧道的掘进也常常避开不良岩层而绕道进行。可是,在近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地下资源开采已由浅部转入深部岩层开采,例如南非的地下金矿的开采深度已达到4000m,我国的煤矿和金属地下矿山的最大开采深度也已接近1000m。长度为18.4km的秦岭铁路隧道横穿秦岭主峰,最大埋深约1600m。在如此深的地下开采矿石或修建隧道,不仅需要控制强大的地层压力,而且还可能遇到岩石崩璟或发生岩爆的危险。建在岩石上的建筑物也越来越高大,特别是各种类型的高坝、水电站厂房、核电站等。长江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之一,工程的规模十分巨大。这些生产上的大发展,都对岩石力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岩石力学的任务,就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其提高为理论知识,再回到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提出的有关岩石工程问题。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1)熟悉地质因素,对工程地质所得的定性研究成果的分析应用:(2)岩石和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3)为研究岩体稳定性所需要的各种测试方法的研究,包括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现场岩体的大型力学试验,岩体中应力和应变的量测技术,模型模拟试验以及岩体稳定性的长期观测等各方面:(4)在不同的力作用下,岩体中应力与应变的分布规律以及岩体与工程建筑物相互作用的研究:(5)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和作用力,定量评价岩体稳定性的理论以及现代化计算方法的研究:(6)关于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岩石力学是所有岩石工程的理论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岩石地基(如高项、高层2
2 某些情况下,岩体的性能就较多地决定于岩石本身的性质。这些都是岩石力学的特点。 要了解岩石力学的任务,必须了解岩石力学在工程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工程实 践对岩石力学所提出的要求。 与土力学相比,岩石力学的历史是很短的,它的发展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分不 开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很多活动都离不开以岩石工程为对象的经济建设。例如,开 发地下资源、修建水库以及开凿隧道和运河等等。在对自然界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以及各 项工程建设中,例如采矿、水利、水电、土木工程、铁路交通以及国防建设等,都提出 了各种有关岩体稳定性的课题。由于对岩体稳定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 一些大型水坝和岩质边坡、大型的地下洞室以及深部采矿等工程,都出现过重大的工程 事故。究其原因,都是与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大规模岩体破坏分不开的。这就引起了人们 对岩石力学的重视。1959 年 12 月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坝的破坏,以及 1963 年 10 月意大利瓦扬(Vajont)大坝库岸边坡的大滑坡,都使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 失。人们发现,这两个坝的破坏并不是坝体结构强度不够,而是坝基和边坡岩体出了问 题,从而使更多的人们体会到坝基岩体的稳定与结构物的强度同等重要。过去开发地下 资源时,只是在浅部开采即可取得矿石,修建水库也总是选择在良好岩体的地段,并且 坝体的高度也只有数十米,就连隧道的掘进也常常避开不良岩层而绕道进行。可是,在 近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地下资源开采已由浅部转入深部岩层开采,例如南非的地下金 矿的开采深度已达到 4000m,我国的煤矿和金属地下矿山的最大开采深度也已接近 1000m。长度为 18.4km 的秦岭铁路隧道横穿秦岭主峰,最大埋深约 1600m。在如此深 的地下开采矿石或修建隧道,不仅需要控制强大的地层压力,而且还可能遇到岩石崩塌 或发生岩爆的危险。建在岩石上的建筑物也越来越高大,特别是各种类型的高坝、水电 站厂房、核电站等。长江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之一,工程的规模十分巨 大。这些生产上的大发展,都对岩石力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岩石力学的任 务,就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其提高为理论知识,再回到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提 出的有关岩石工程问题。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 (1) 熟悉地质因素,对工程地质所得的定性研究成果的分析应用; (2) 岩石和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3) 为研究岩体稳定性所需要的各种测试方法的研究,包括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 测试,现场岩体的大型力学试验,岩体中应力和应变的量测技术,模型模拟试验以及岩 体稳定性的长期观测等各方面; (4) 在不同的力作用下,岩体中应力与应变的分布规律以及岩体与工程建筑物相互 作用的研究; (5) 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和作用力,定量评价岩体稳定性的理论以及现代化 计算方法的研究; (6) 关于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岩石力学是所有岩石工程的理论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岩石地基(如高坝、高层
建筑、核电站地基的稳定和变形问题)、地表挖掘(如水库边坡、高坝岸坡、渠道、路堑、露天开采坑等人工和天然岩石边坡的稳定问题)、地下洞室(如地下电站、水工随洞、交通隧道、采矿巷道、战备地道等围岩的稳定、变形和加固问题)、岩石破碎(如将岩石破碎成所要求的规格)、岩石爆破、地质作用(如分析因开采而地表下陷、揭示地球的构造理论、预估地震与控制地震)等。要研究上述全部内容,不是本课程的任务。本讲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重点介绍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以及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的地下工程、岩石边坡、分析方法等问题,既看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述,又涉及到岩石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学生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1.2岩石力学的发展简史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早就与岩石有了密切关系。开采矿石要求开挖采石坑、巷道和开凿竖井。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方里长城、都江堰都以岩石为建筑材料。这些都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岩石工程上和使用岩石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尽管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与岩石打交道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岩石力学确是一门新兴学科。岩石力学成为一门技术科学,还不足五十年的历史,它比土力学的发展要迟三十年。发展迟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岩石性质极为复杂,种类繁多,岩体内节理、裂隙、断层等结构面千变万化等的缘故。到目前为止,岩石力学尚未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上高项、高边坡、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建筑等的兴建,对岩石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岩石力学的较系统的发展。1956年4月,在美国的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loradoschoolofmines)举行的一次专业会议上,开始使用“岩石力学”这一名词,并由该学院汇编了“岩石力学论文集”。论文集序言中指出:“它是与过去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起来的土力学,有着相似概念的一种学科,对这种有关岩石的力学方面的学科,现取名为岩石力学”。1957年在巴黎出版的塔洛布尔(J.Talobre)的专著“岩石力学”是这方面最早的一本较系统的著作。其后,有关刊物也发表了许多论文,并开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法国学派,偏重于从弹塑性理论方面来研究;奥地利学派,偏重于从地质构造方面来研究)。1959年法国马尔帕塞拱坝失事以及1963年意大利瓦扬水库岩坡的大规模滑坡,都与岩石强度变弱有密切关系。这两次事件都引起了世界各国岩石力学研究者的关注,进一步促进了岩石力学研究的发展。1963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成立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RockMechanics,简称ISRM)。1966年在里斯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岩石力学学术大会,从此以后每四年召开一次,迄今已开了十次。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大规模的矿山、交通、国防和水利建设对岩石力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陆续建立了一些岩石力学的研究机构。1985年中国3
3 建筑、核电站地基的稳定和变形问题)、地表挖掘(如水库边坡、高坝岸坡、渠道、路 堑、露天开采坑等人工和天然岩石边坡的稳定问题)、地下洞室(如地下电站、水工隧 洞、交通隧道、采矿巷道、战备地道等围岩的稳定、变形和加固问题)、岩石破碎(如 将岩石破碎成所要求的规格)、岩石爆破、地质作用(如分析因开采而地表下陷、揭示 地球的构造理论、预估地震与控制地震)等。 要研究上述全部内容,不是本课程的任务。本讲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重点介绍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以及与土木工程密 切相关的地下工程、岩石边坡、分析方法等问题,既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述,又涉及到 岩石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学生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打下一个良好的 理论基础。 1.2 岩石力学的发展简史 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早就与岩石有了密切关系。开采矿石要求开挖采石坑、巷道 和开凿竖井。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江堰都以岩石为建筑材料。这些都说 明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岩石工程上和使用岩石上已有悠久的历史。 尽管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与岩石打交道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岩石力学确是一门新兴 学科。岩石力学成为一门技术科学,还不足五十年的历史,它比土力学的发展要迟三十 年。发展迟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岩石性质极为复杂,种类繁多,岩体内节理、裂隙、断 层等结构面千变万化等的缘故。到目前为止,岩石力学尚未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理论 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上高坝、高边坡、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建筑等的兴建,对岩石研 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岩石力学的较系统的发展。1956 年 4 月,在美国的科罗拉 多矿业学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举行的一次专业会议上,开始使用“岩石力学” 这一名词,并由该学院汇编了“岩石力学论文集”。论文集序言中指出:“它是与过去作 为一门学科发展起来的土力学,有着相似概念的一种学科,对这种有关岩石的力学方面 的学科,现取名为岩石力学”。1957 年在巴黎出版的塔洛布尔(J.Talobre)的专著“岩 石力学”是这方面最早的一本较系统的著作。其后,有关刊物也发表了许多论文,并开 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法国学派,偏重于从弹塑性理论方面来研究;奥地利学派,偏 重于从地质构造方面来研究)。1959 年法国马尔帕塞拱坝失事以及 1963 年意大利瓦扬 水库岩坡的大规模滑坡,都与岩石强度变弱有密切关系。这两次事件都引起了世界各国 岩石力学研究者的关注,进一步促进了岩石力学研究的发展。1963 年在奥地利萨尔茨 堡成立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简称 ISRM)。 1966 年在里斯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岩石力学学术大会,从此以后每四年召开一次,迄 今已开了十次。 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大规模的矿山、交通、国防和水利建设对岩 石力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陆续建立了一些岩石力学的研究机构。1985 年中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正式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因而对岩石力学提出厂很多新课题,宏大的施工现场为岩石力学工作者提供了施展宏图的场所。各种科研成果纷纷涌现,不但在国际学术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而月迅速地把和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相信我国的岩石力学研究会获得更大的发展。1.3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如前所述,岩石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及边缘学科。为了能用力学的观点对自然存在的岩体进行性质测定和理论计算,为具体的工程建设服务,岩石力学必须采用科学试验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与其它材料的力学一样,科学试验是岩石力学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是因为岩石材料比任何其它材料要复杂得多。进行岩石和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测定,以及进行各项现场和室内的模型和原型试验,是建立岩石力学中概念和理论的物质基础。现在,从事于岩石力学研究的工作者们为了广更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广泛地采用现代探测新技术。事实证明,每当采用新的技术对岩体进行科学实验而获得成功时,人们对于岩体性能的基本认识也就前进了一步。因此,岩石力学的科学实验必须用先进的测试手段来武装,理论研究是岩石力学研究得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任何通过试验获得的有关岩石和岩体性质的认识只有提升到理论高度以后,才可能用来指导岩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或预测岩石工程的力学响应,减少设计与施工中的盲目性。必须指出,岩石力学中所应用的理论大部分都是其他学科已经成熟的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与推广,例如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粘弹性理论、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等,借用其他学科发展起来的成熟理论与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是岩石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较短,另一方面岩石属于固体材料,因此固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也应能适用于岩体。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理论时,必须考虑岩石和岩体的具体特点,并通过实践检验。尽管目前在岩石力学中尚有不少问题应用现有的理论知识仍然不能得到完善的解答,还只能凭借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这在目前仍然是很重要的但这些经验(经验公式)的作用绝不是阻碍和放弃理论的发展,而是要促进理论的发展。现代计算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已经在技术上引起了一场大革命。电子计算机也必然应用于岩石力学,这是因为不仅有复杂的岩石力学问题要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计算,而且因为岩体作为自然体,它所反映的性能是多变的,带有一定的概率性,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和成果也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统计和处理。因此,电子计算机对岩石力学是十分有用的工具。岩体是个天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工程。各类岩体有它的地质成因,也经历了各种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岩石力学的研究离不开工程地质的定性研究,因此岩石力学工作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地质和地质力学方面的知识。岩石力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用岩石力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4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正式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因 而对岩石力学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宏大的施工现场为岩石力学工作者提供了施展宏图的 场所。各种科研成果纷纷涌现,不但在国际学术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而且迅速地把科 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 入,相信我国的岩石力学研究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如前所述,岩石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及边缘学科。为了能用力学的 观点对自然存在的岩体进行性质测定和理论计算,为具体的工程建设服务,岩石力学必 须采用科学试验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 与其它材料的力学一样,科学试验是岩石力学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是因为岩石材料 比任何其它材料要复杂得多。进行岩石和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测定,以及进行各项现场 和室内的模型和原型试验,是建立岩石力学中概念和理论的物质基础。现在,从事于岩 石力学研究的工作者们为了更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广泛地采用现代探测新技术。事实 证明,每当采用新的技术对岩体进行科学实验而获得成功时,人们对于岩体性能的基本 认识也就前进了一步。因此,岩石力学的科学实验必须用先进的测试手段来武装。 理论研究是岩石力学研究得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任何通过试验获得的有关岩石和 岩体性质的认识只有提升到理论高度以后,才可能用来指导岩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 或预测岩石工程的力学响应,减少设计与施工中的盲目性。必须指出,岩石力学中所应 用的理论大部分都是其他学科已经成熟的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与推广,例如弹性理 论、塑性理论、粘弹性理论、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等,借用其他学科发展起来的成熟理 论与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是岩石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岩石力学 的发展历史较短,另一方面岩石属于固体材料,因此固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也应能 适用于岩体。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理论时,必须考虑岩石和岩体的具体特点, 并通过实践检验。尽管目前在岩石力学中尚有不少问题应用现有的理论知识仍然不能得 到完善的解答,还只能凭借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这在目前仍然是很重要的, 但这些经验(经验公式)的作用绝不是阻碍和放弃理论的发展,而是要促进理论的发展。 现代计算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已经在技术上引起了一场大 革命。电子计算机也必然应用于岩石力学,这是因为不仅有复杂的岩石力学问题要利用 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计算,而且因为岩体作为自然体,它所反映的性能是多变的,带有一 定的概率性,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和成果也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统计和处理。因 此,电子计算机对岩石力学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岩体是个天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工程。各类岩体有它的地质成因, 也经历了各种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岩石力学的研究离不开工程地质的定性研究,因此岩 石力学工作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地质和地质力学方面的知识。 岩石力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用岩石力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
题的时候,必须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保持密切联系和相互配合。岩石力学既应该为设计与施工提出有利于岩体稳定的方案,又能为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提出岩体稳定的理论依据,尽管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应该朝这方面努力。思考题1在岩石力学中为什么需要将岩石与岩体区别对待?2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它工程材料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些差别对岩石工程有何影响?3岩石力学对岩石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5
5 题的时候,必须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保持密切联系和相互配合。岩石力学既应该为设计 与施工提出有利于岩体稳定的方案,又能为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提出岩体稳定的理论依 据,尽管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应该朝这方面努力。 思考题 1 在岩石力学中为什么需要将岩石与岩体区别对待? 2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它工程材料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些差别对岩石工程有 何影响? 3 岩石力学对岩石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