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史之首 第一部纪传体史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二十四史之首
和氏之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 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 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 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 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 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 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 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 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 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 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 和 氏 之 璧
翻译下列语句 注意句式特点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使不辱于诸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 报秦者,未得。 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 曰:‘君何以知燕王?
翻译下列语句 一、注意句式特点。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 。(使不辱于诸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 报秦者,未得。 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 曰:‘君何以知燕王?’
注意多义词含义。 1、幸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绝负约不偿城
2、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绝负约不偿城。 二、注意多义词含义。 1、幸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