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使用生产函数Q=F(L)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MC=WMP=P,如果假定不变的 货币工资率(即刚性工资),即可得到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62所示。 (a)图为生产函数:Q(L) (b)图为劳动市场,L为劳动的需求曲 线;L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它们分别 是实际工资W/P的减函数(需求)和 增函数(供给)。 P-PP (c)为名义工资曲线。 W 假定名义工资为一不变的常量W,随 着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和P3,在名义 W 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从(WP) WP. (W/P)(W/P),(/P) 下降到W/P)2,再下降到(W/P3 L____ 劳动的投入量会从L1增加到L2和L3,假 定劳动的供给曲线为图中所示,到L3时, 达到充分就业。 Q-Ff(L) 根据生产函数,劳动投入为L1产量为Q1 劳动投入为L2和L3时,产量为Q2,Q (a 于是可以根据价格和产量推导出总供给曲线。P1和Q1的组合点A,P2和Q2的组合点B, 及充分就业的产量Q3和P3的组合点C。于是得到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但是,超过充分就业的产量Q3,劳动供给不再增加,所以价格水平再上升到P将引起 名义工资增加到W',结果,在C点以后,总供给曲线将成为一条直线
6 2.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使用生产函数Q=F(L)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MC=W/MPL=P,如果假定不变的 货币工资率(即刚性工资),即可得到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6.2所示。 (a) L Q (a)图为生产函数:Q=f (L) Q=f (L) (b) (b)图为劳动市场,Ld为劳动的需求曲 线;L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它们分别 是实际工资W/P的减函数(需求)和 增函数(供给)。 W/P Ld LS (c) P (c)为名义工资曲线。 W 假定名义工资为一不变的常量 ,随 着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和P3,在名义 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从(W/P)1 下降到(W/P)2,再下降到(W/P)3。 W P1 (W/P)1 P2 (W/P)2 P3 (W/P)3 劳动的投入量会从L1增加到L2和L3,假 定劳动的供给曲线为图中所示,到L3时, 达到充分就业。 L1 L2 L3 根据生产函数,劳动投入为L1产量为Q1, 劳动投入为L2和L3时,产量为Q2,Q3。 Q1 Q2 Q3 于是可以根据价格和产量推导出总供给曲线。P1和Q1的组合点A,P2和Q2的组合点B, 及充分就业的产量Q3和P3的组合点C。于是得到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A B C 但是,超过充分就业的产量Q3,劳动供给不再增加,所以价格水平再上升到P4将引起 名义工资增加到W’ ,结果,在C点以后,总供给曲线将成为一条直线。 P4 W’ AS 5 7
3工资价格刚性 关于刚性工资的假定可以这 样解释,在劳动市场,工人 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 P-PP 抗,从而使货币工资只能上 W B 升而不能下降。 W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具有 WP. (W/P)(W/P),(/P) “货币幻觉”,即只注意货 L____ 币工资而看不到货币的实际 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 格水平不变情况下的货币工 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 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 提高 (a
7 关于刚性工资的假定可以这 样解释,在劳动市场,工人 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 抗,从而使货币工资只能上 升而不能下降。 (a) L Q Q=f (L) (b) W/P Ld LS (c) P W P1 (W/P)1 P2 (W/P)2 P3 (W/P)3 L1 L2 L3 Q1 Q2 Q3 A B C P4 W’ AS 3.工资价格刚性 另一方面, 由于人们具有 “货币幻觉” ,即只注意货 币工资而看不到货币的实际 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 格水平不变情况下的货币工 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 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 提高。 6 8
8我们在前面曾使用过在充分就业之前具有完全弹性的总供给曲线,这被称为简化的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假定不变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再补充以不变的劳动边际 生产力的假定,即可得到这种简化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63所示。 这时,由于边际生产力不变的假定,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于劳动投入轴的 直线。在充分就业的劳动投入L*以前,劳动投入与产出Q正比例上升,但是,价格和 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不变,所以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 由于劳动供给不再增加,如果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只能引起名义工资的提高,从而总 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线。 如劳动的需求增加到L1,于是 AS 劳动的供给小于劳动的需求, 即L*<L41,名义工资上升到W。 价格上升到P’。 P 其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之前,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设备,劳动的wP 边际产品并不会减少,从而厂商愿意 在这一工资率和价格水平下增加就业 和产出,直到充分就业点。而达到充 分就业点之后,价格水平的提高只能 使货币工资上升,而不会使产出增加 Q-f(L)
8 我们在前面曾使用过在充分就业之前具有完全弹性的总供给曲线,这被称为简化的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假定不变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再补充以不变的劳动边际 生产力的假定,即可得到这种简化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6·3所示。 Q L Q=f (L) W/P Ld LS (W/P)1 W P P L* Q* AS 这时,由于边际生产力不变的假定,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于劳动投入轴的 直线。在充分就业的劳动投入L*以前,劳动投入与产出Q正比例上升,但是,价格和 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不变,所以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 由于劳动供给不再增加,如果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只能引起名义工资的提高,从而总 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线。 Ld 1 如劳动的需求增加到Ld 1,于是 劳动的供给小于劳动的需求, 即L*<Ld 1,名义工资上升到W’。 价格上升到P’。 P’ 7 9 其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之前,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设备,劳动的 边际产品并不会减少,从而厂商愿意 在这一工资率和价格水平下增加就业 和产出,直到充分就业点。而达到充 分就业点之后,价格水平的提高只能 使货币工资上升,而不会使产出增加
第二节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是IS一LM模型的扩展,它不但包含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均衡,而且也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上包含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在上节 我们讨论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决定,总需求曲线是由凯恩斯的IS-LM模型 所决定,而总供给曲线则是由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所决定。完全的 凯恩斯模型即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从而也就是把古典学派模型 与凯恩斯理论结合在一起。因而,这里所讨论的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充分体现了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点。 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由以下公式组成: W W 4)方程(4)是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 函数,可以把它看作是两个方程, (L)→Q (5)它决定劳动的均衡供给量L*和实际 S(Q=I 6工资率(WP);方程(5)是生产函 数决定均衡产量Q;方程(6)和(7 MS MD(Q, r) Pr (7)是SLM模型,决定均衡利息率r 与一般价格水平p,最后,方程(8)是 W* (8)货币工资率W的决定方程 从以上方程组可以看出,完全的凯恩斯模型是由六个方程和六个未知数组成的联 立方程组,从而会有唯一的解,即充分就业均衡,方程组中箭头所示的充分就业(L*) 条件下的产出(Q)与价格(P)利息率(*)和工资率(wp)w*表明了糙型所趋进的向
9 第二节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是IS一LM模型的扩展,它不但包含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均衡,而且也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上包含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在上节 我们讨论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决定,总需求曲线是由凯恩斯的IS一LM模型 所决定,而总供给曲线则是由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所决定。完全的 凯恩斯模型即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从而也就是把古典学派模型 与凯恩斯理论结合在一起。因而,这里所讨论的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充分体现了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点。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由以下公式组成: )* (4) P W ) L*,( P W ) L ( P W L ( d = S Q = f (L) Q* (5) S(Q) = I(r) (6) (7) P MS MD(Q,r) = r*,P* ) P W* (8) P W W = ( 方程(4)是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 函数,可以把它看作是两个方程, 它决定劳动的均衡供给量L*和实际 工资率(W/P);方程(5)是生产函 数,决定均衡产量Q·;方程(6)和(7) 是IS一LM模型,决定均衡利息率r* 与一般价格水平p*;最后,方程(8)是 货币工资率W*的决定方程。 从以上方程组可以看出,完全的凯恩斯模型是由六个方程和六个未知数组成的联 立方程组,从而会有唯一的解,即充分就业均衡,方程组中箭头所示的充分就业(L*) 条件下的产出(Q*)与价格(P·)利息率(r*)和工资率((w/p)*,w*表明了模型所趋进的方向。 8 10
上述模型可以用图64表示。 C 在图64中,图(a)为劳动市场,即方程(3),表明劳动的供给 LM 与需求同时决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wp)和充分就业水平L*; 图(b)是生产函数,给定劳动市场的充分就业L*,会有充分 就业的均衡实际国民收入Q* 图(c)是IS一LM曲线,与前面的IS一LM模型 IS 不同,这里价格或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 量,从而在该模型中均衡利息率r*与均衡价(d) O 格水平P*是同时决定的,而且均衡利息率与 e 价格同时反映给定的充分就业收入水平Q* AS 图(d)为货币工资率,给定充分就业的实际工 资率(WP)*和均衡价格水平P*,决定均衡 名义工资率W* 图(e)表明商品市场的均衡,是这一模型的W AD 核心。根据假定,商品供给是劳动就业的 函数,按照方程(8),我们假定,如果价格W/P (W/P) 水平发生变动,货币工资率将随之调整。 因此,价格水平并不影响实际工资率和就 业水平,从而国民收入只决定于劳动市场 d 的均衡实际工资率和就业,而与价格水平 无关。因此,AS曲线为一条垂线。这实 Q=f(L) 际上是在价格有充分灵活性的基础上恢复(a) (b) 了古典理论。总需求曲线AD取决于IsLM模型,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911
10 上述模型可以用图6.4表示。 L Q Q=f (L) (a) (b) (c) (d) (e) LS Ld W/P P AS W r Q IS LM 在图6.4中,图(a)为劳动市场,即方程(3),表明劳动的供给 与需求同时决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w/p)*和充分就业水平L*; (W/P)* L* 图(b)是生产函数,给定劳动市场的充分就业L*,会有充分 就业的均衡实际国民收入Q*; Q* 图(c)是IS一LM曲线,与前面的IS一LM模型 不同,这里价格或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 量,从而在该模型中均衡利息率r*与均衡价 格水平P*是同时决定的,而且均衡利息率与 价格同时反映给定的充分就业收入水平Q*; r* Q* 图(d)为货币工资率,给定充分就业的实际工 资率(W/P)*和均衡价格水平P*,决定均衡 名义工资率W*。 图(e)表明商品市场的均衡,是这一模型的 核心。根据假定,商品供给是劳动就业的 函数,按照方程(8),我们假定,如果价格 水平发生变动,货币工资率将随之调整。 因此,价格水平并不影响实际工资率和就 业水平,从而国民收入只决定于劳动市场 的均衡实际工资率和就业,而与价格水平 无关。因此,AS曲线为一条垂线。这实 际上是在价格有充分灵活性的基础上恢复 了古典理论。 P* W* AD 总需求曲线 9 11 AD取决于IS一LM模型,是向下倾斜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