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 语文 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 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 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 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要注重考査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 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 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考试内容和要求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注意识字与 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 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为了体现语文 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 查。六个能力层级为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 级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 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2011 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 语 文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 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 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 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 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 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注意识字与 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 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为了体现语文 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 查。六个能力层级为: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 级。 D.欣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 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实际 运用等。 1.识记A (1)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常用字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 (2)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3)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 (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 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 2.理解B (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3.表达应用D (6)正确使用词语 (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 (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 (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基本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 (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附录) (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概述信息 (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 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 4.探究F (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讨 (二)阅读 I.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包括一般的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文和文学作品,以课外为主,文质兼美、难易 适度,为典范的白话文。 1、理解B (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5)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1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综合C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 (1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9)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21)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 3.欣赏评价E (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23)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探究F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实际 运用等。 1.识记 A (1)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3500 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常用字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 (2)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3)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 (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 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 2.理解 B (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3.表达应用 D (6)正确使用词语 (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 (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 (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基本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 (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附录) (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概述信息 (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 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 4.探究 F (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讨 (二)阅读 I.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包括一般的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文和文学作品,以课外为主,文质兼美、难易 适度,为典范的白话文。 1、理解 B (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5)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1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综合 C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 (1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9)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21)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 3.欣赏评价 E (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23)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探究 F
(24)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II.文亩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文言诗文 1.理解B (25)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26)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7)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8)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与综合C (29)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评价E (30)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习惯与方 法、情感与态度。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D (31)掌握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32)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3)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4)联想丰富,想象合理 (35)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36)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37)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 (38)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试卷结构 )试卷板块 试卷板块 语言积累与运用 0.22-0.27 二阅读(含古诗文) 0.33-0.38 0.40左右 (二)试卷题型 1.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等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题型,其权重在0.30 左右。 2.主观题型:包括简答题、表述题、作文题等答案不具有唯一性的开放题型,其权重在 0.70左右。 (三)试卷难度 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75之间,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7:1. 1.5 四)试卷阅读量 试卷总文字量在6千字左右。 (五)考试爱盖面
(24)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II.文言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文言诗文。 1.理解 B (25)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26)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7)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8)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与综合 C (29)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评价 E (30)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习惯与方 法、情感与态度。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 D (31)掌握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32)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3)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4)联想丰富,想象合理 (35)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36)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37)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 (38)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板块 试卷板块 权 重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0.22-0.27 二 阅读(含古诗文) 0.33-0.38 三 写作 0.40 左右 (二)试卷题型 1.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等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题型,其权重在 0.30 左右。 2.主观题型:包括简答题、表述题、作文题等答案不具有唯一性的开放题型,其权重在 0.70 左右。 (三)试卷难度 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 0.70~75 之间,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 7∶1.5∶ 1.5。 (四)试卷阅读量 试卷总文字量在 6 千字左右。 (五)考试覆盖面
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80%以上 四、题型示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 读史使人明(zhi),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培根《谈读书》) ①读拼音,写汉字:明zhi ②给加点字注音:逻辑( ③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答案:①智②ji③辩 (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2009郴州试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1)进裂(beng)岿然不动(gui) B.恐吓(he) 狡黠(j1) 义愤填膺(ying C.对峙(zhi) 眩目(xuan) 茅塞顿开(sdi) D.星宿(x) 山岚(lan) 心有余悸(j) 答案:D (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2010娄底试题)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至倔强 丝不苟消声匿迹 B.宽恕咫尺胸有成竹鹤立鸡群 C.狼藉鞠躬微不足道妙手回春 D.骄奢澎湃不求甚解心旷神怡 答案:A (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2010株洲试题) 4.找出下图宣传语和提示牌中的错别字,并将修改后的汉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出来。 翻■器属 每天锻练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 80%以上。 四、题型示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 读史使人明(zhì),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培根《谈读书》) ○1 读拼音,写汉字:明 zhì ② 给加点字注音:逻辑.( ) ③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答案:①智 ②ji ③ 辩 (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3500 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2009 郴州试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ǐ) 迸.裂(bèng) 岿.然不动(guī) B.恐吓.(hè) 狡黠.(jí) 义愤填膺.(yīng) C.对峙.(zhì) 眩.目(xuàn) 茅塞.顿开(sāi) D.星宿.(xiù) 山岚.(lán) 心有余悸.(jì) 答案:D (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3500 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2010 娄底试题)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至 倔强 一丝不苟 消声匿迹 B.宽恕 咫尺 胸有成竹 鹤立鸡群 C.狼藉 鞠躬 微不足道 妙手回春 D.骄奢 澎湃 不求甚解 心旷神怡 答案:A (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3500 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 (2010 株洲试题) 4.找出下图宣传语和提示牌中的错别字,并将修改后的汉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出来
答案:炼厕 (识记常用字字形,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2008年邵阳试题) 根据提示默写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关于雪的精妙比喻。在《咏雪》一文中,谢道韫把雪花比作 在岑参笔下,雪后的边塞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 ”的景象。 (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写饯别的两句诗很有名,这两句是 ,西出阳关无故人”。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6)面对生活的挫折,俄国诗人普希金劝慰我们“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⑦)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恶化,洞庭湖水面越来越小,水产品产量也在锐减,这使我 们不禁怀念起《岳阳楼记》中洞庭湖“衔远山, 浩浩 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 锦鳞游泳”的丰美。 答案:(1)数风流人物(2)柳絮千树万树梨花开(3)劝君更尽一杯酒(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6)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7)吞长江沙鸥翔集 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 (2007年湘潭试题) 6.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 充满爱心的人 B.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 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古典名著《永浒》,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ˆ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 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 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答案:C 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识记 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 (2010长沙试题) 7.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答题
答案:炼 厕 (识记常用字字形,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2008 年邵阳试题) 5.根据提示默写。 (1)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关于雪的精妙比喻。在《咏雪》一文中,谢道韫把雪花比作 “ ”;在岑参笔下,雪后的边塞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 来, ”的景象。 (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写饯别的两句诗很有名,这两句是 “ ,西出阳关无故人”。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 ”。 (5)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6)面对生活的挫折,俄国诗人普希金劝慰我们“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 (7)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恶化,洞庭湖水面越来越小,水产品产量也在锐减,这使我 们不禁怀念起《岳阳楼记》中洞庭湖“衔远山, ,浩浩 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 ,锦鳞游泳”的丰美。 答案:(1)数风流人物 (2)柳絮 千树万树梨花开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6)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 (7)吞长江 沙鸥翔集 (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 (2007 年湘潭试题) 6.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 充满爱心的人。 B.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 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古典名著《永浒》,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 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 母爱、童真、 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答案:C (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识记 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 (2010 长沙试题) 7.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