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采集信息:塑造形象:决策咨询:协调沟通。 教学要求:掌握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组织形象的特征、塑造组 织形象的方法:理解公共关系提供咨询、参与决策的内容方法:理解公共关系内外协调的 内容和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公关工作程序(8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调研: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调研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公关策划的原则、方法,掌握公 关策划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掌握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原则、实施中常见障碍等;理解公 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评估报告的撰写。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公关专题活动 (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专题活动概念:公关专题活动模式:公关专题活动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专题活动的概念,理解公关专题活动的几种模式:掌握庆典、展 览、赞助等活动的组织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七章:公关危机处理 (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危机概念:公关危机成因:公关危机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危机的概念、组织产生公关危机的内外原因,掌握处理公关危机 处理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分析处理社会新近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公关礼仪(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礼仪的概念:社交礼仪:商务礼仪。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礼仪的概念,了解一般的社交礼仪常识,了解商务活动中的有关 礼仪知识。 授课方式:观看VCD与实训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分小组进行公关活动策划方案设计。要求结 合自身兴趣、社会热点设计一项模拟公关活动方案,并制作成PPT在全体学生中展示。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0%,课堂发言占20% 作业及公关活动方案设计占7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龙志鹤,张岩松.现代公共关系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斯科特·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乔·马可尼.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
- 6 - 教学内容:采集信息;塑造形象;决策咨询;协调沟通。 教学要求:掌握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组织形象的特征、塑造组 织形象的方法;理解公共关系提供咨询、参与决策的内容方法;理解公共关系内外协调的 内容和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公关工作程序 (8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调研;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调研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公关策划的原则、方法,掌握公 关策划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掌握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原则、实施中常见障碍等;理解公 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评估报告的撰写。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公关专题活动 (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专题活动概念;公关专题活动模式;公关专题活动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专题活动的概念,理解公关专题活动的几种模式;掌握庆典、展 览、赞助等活动的组织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七章:公关危机处理 (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危机概念;公关危机成因;公关危机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危机的概念、组织产生公关危机的内外原因,掌握处理公关危机 处理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分析处理社会新近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公关礼仪 (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礼仪的概念;社交礼仪;商务礼仪。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礼仪的概念,了解一般的社交礼仪常识,了解商务活动中的有关 礼仪知识。 授课方式:观看VCD与实训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分小组进行公关活动策划方案设计。要求结 合自身兴趣、社会热点设计一项模拟公关活动方案,并制作成PPT在全体学生中展示。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0%,课堂发言占20%, 作业及公关活动方案设计占7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龙志鹤,张岩松.现代公共关系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斯科特·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乔·马可尼.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李道平等.公共关系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 李健荣,邱伟光.现代公共关系.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10. 撰写人:龙志鹤 审核人:王梅 课程负责人:龙志鹤 7
- 7 - 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李道平等.公共关系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 李健荣,邱伟光.现代公共关系.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10. 撰写人:龙志鹤 审核人:王 梅 课程负责人:龙志鹤
《知识产权法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总学时:48学时 讲授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法学院 一、课程简介 知识产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主要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一些相关 的权利构成。知识产权法则是调整知识产权各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知识产 权法虽然是现代民法体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 性日益突出,而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民法学科,并被列为我国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一。目前,知识产权制度己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因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 识产权的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法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导论、著作权法、专 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知识产权法主要国际公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可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及知识产权主要 国际条约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 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规则,进行理论研究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总论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令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性质 第三节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四节知识产权的对象 第五节知识产权制度的休系 第六节知识产权的民法定位 教学要求: 】.了解知识产权的制度的体系: 2.掌握知识产权的定义,掌握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对象和民法定位。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二章:著作权 (1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著作权客体 第三节著作权主体 .8
- 8 - 《知识产权法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总学时:48 学时 讲授学时:48 学时 学分:3 学分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法学院 一、课程简介 知识产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主要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一些相关 的权利构成。知识产权法则是调整知识产权各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知识产 权法虽然是现代民法体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 性日益突出,而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民法学科,并被列为我国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一。目前,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 识产权的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法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导论、著作权法、专 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知识产权法主要国际公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可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及知识产权主要 国际条约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 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规则,进行理论研究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总论 (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对象 第五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体系 第六节 知识产权的民法定位 教学要求: 1.了解知识产权的制度的体系; 2.掌握知识产权的定义,掌握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对象和民法定位。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二章:著作权 (1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 第三节 著作权主体
第四节著作权内容 第五节著作权取得和期限 第六节邻接权 第七节著作权限制 第八节著作权利用 第力节著作权管理 第十节著作权法律保护 教学要求: L.了解著作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著作权的性质,了解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 区别,了解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了解著作权的主体的 概念,了解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了解强制许可制度的概念和功能,了解著作权的转让方式, 了解著作权行政管理制度。 2.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及其含义、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著作权与所有权、专利权、商 标权之间的区别,掌握作品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作品的种类,掌握著作权主体的种类,掌 握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掌握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性质和内容,掌握我国著作 权取得原则和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限,掌握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制度的概念、适 用条件和区别,掌握著作权转让、著作权许可使用、著作权合同,掌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 认定,掌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掌握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三意:专利权 (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专利制度概述 第二节专利权的主体 第三节专利的种类 第四节专利权的产生 第五节专利权的内容及专利合同 第六节专利权的保护 教学要求: 1.了解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专利制度、专利制度的特征和专利制度的有关假 说,了解发明人、申请人与专利权人的关系: 2.掌握专利权客体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概念、特征、种类等,掌握专利制 度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专利权的归属原则,掌握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掌握发明和实用新 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掌握外观设计获得专利的条件,掌握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的含义,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侵权行为人应当 承担的法律责任。 授课方式:讲授, 案例分析 第四章:商标权 (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第二节商标的构成 9
- 9 - 第四节 著作权内容 第五节 著作权取得和期限 第六节 邻接权 第七节 著作权限制 第八节 著作权利用 第九节 著作权管理 第十节 著作权法律保护 教学要求: 1. 了解著作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著作权的性质,了解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 区别,了解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了解著作权的主体的 概念,了解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了解强制许可制度的概念和功能,了解著作权的转让方式, 了解著作权行政管理制度。 2. 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及其含义、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著作权与所有权、专利权、商 标权之间的区别,掌握作品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作品的种类,掌握著作权主体的种类,掌 握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掌握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性质和内容,掌握我国著作 权取得原则和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限,掌握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制度的概念、适 用条件和区别,掌握著作权转让、著作权许可使用、著作权合同,掌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 认定,掌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掌握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三章:专利权 (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专利制度概述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 第三节 专利的种类 第四节 专利权的产生 第五节 专利权的内容及专利合同 第六节 专利权的保护 教学要求: 1. 了解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专利制度、专利制度的特征和专利制度的有关假 说,了解发明人、申请人与专利权人的关系; 2. 掌握专利权客体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概念、特征、种类等,掌握专利制 度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专利权的归属原则,掌握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掌握发明和实用新 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掌握外观设计获得专利的条件,掌握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的含义,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侵权行为人应当 承担的法律责任。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四章:商标权 (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第二节 商标的构成
第三节商标权的取得 第四节商标权 第五节商标注册的无效 第六节商标权的利用 第七节商标权的保护 教学要求: 1.了解商标的功能、作用,熟悉我国商标法的立法状况,了解商标注册无效的事由及 补正制度的意义,了解注册不当商标撤销程序的有关规定,了解商标争议的概念及条件: 2.掌握商标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商标的基本分类、商标的构成 条件,掌握商标权取得的方式和原则,掌握商标权人的权利、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和商 标权的限制,掌握注册商标转让与使用许可的有关规定,掌握注册商标争议的基本特征, 掌握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及种类以及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新品种权 第二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三节商业秘密权 第四节地理标志权 第五节商号权 第六节域名权 第七节反不正当竞争 教学要求: 1.了解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终止和无效、限制和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 和撤销、域名权的取得、变更和注销: 2.掌握植物新品种权概念、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概念,掌握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 条件,掌握地理标志权的概念、限制和保护,掌握域名权的概念,掌握商号权的概念和法 律保护,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六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意义与途径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主要综合性困际公约 第三节著作权及邻接权主要国际公约 第四节专利商标国际申请与注册条约 第五节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第六节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协调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教学要求: 1.了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意义与途径、主要综合性国际公约、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及 历史沿革。 10
- 10 - 第三节 商标权的取得 第四节 商标权 第五节 商标注册的无效 第六节 商标权的利用 第七节 商标权的保护 教学要求: 1. 了解商标的功能、作用,熟悉我国商标法的立法状况,了解商标注册无效的事由及 补正制度的意义,了解注册不当商标撤销程序的有关规定,了解商标争议的概念及条件; 2. 掌握商标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商标的基本分类、商标的构成 条件,掌握商标权取得的方式和原则,掌握商标权人的权利、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和商 标权的限制,掌握注册商标转让与使用许可的有关规定,掌握注册商标争议的基本特征, 掌握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及种类以及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 (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权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权 第四节 地理标志权 第五节 商号权 第六节 域名权 第七节 反不正当竞争 教学要求: 1. 了解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终止和无效、限制和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 和撤销、域名权的取得、变更和注销; 2. 掌握植物新品种权概念、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概念,掌握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 条件,掌握地理标志权的概念、限制和保护,掌握域名权的概念,掌握商号权的概念和法 律保护,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第六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意义与途径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主要综合性国际公约 第三节 著作权及邻接权主要国际公约 第四节 专利商标国际申请与注册条约 第五节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第六节 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协调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教学要求: 1. 了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意义与途径、主要综合性国际公约、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及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