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依据罪犯作案的时间都在深夜至凌晨,并比 较作案现场,认定这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特点 完全相同。 析:介词“依据”后缺宾语中心词,“凌晨 后须加“的规律”。 病因八:介宾不搭配 9、虽然成本增加了20%,但产品的合格。 病因九:特殊词语与数量短语搭配不当
• 8、依据罪犯作案的时间都在深夜至凌晨,并比 较作案现场,认定这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特点 完全相同。 析:介词“依据”后缺宾语中心词,“凌晨” 后须加“的规律” 。 • 病因八:介宾不搭配 9、虽然成本增加了20%,但产品的合格。 • 病因九:特殊词语与数量短语搭配不当
病句辨析中数量词的使用误区 、不合事理 般来说,句子出现了减少、缩小隆低、 下降或增加、增加了、增加到等词语 就要考虑 倍数、分数、肯分比的送角与其体语境是否存台霉 理。增加要用倍数,下降、减少要用分数,升幅、 增长率要用百分比。 例1.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 十。(“提高到” 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 例2该企业狠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 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下降了一倍”则 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不符合事理。) 例3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 以上 科 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 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
病句辨析中数量词的使用误区 • 一、不合事理 • 一般来说,句子出现了“减少、缩小、降低、 下降或增加、增加了、增加到等词语时,就要考虑 倍数、分数、百分比的运用与具体语境是否符合事 理。增加要用倍数,下降、减少要用分数,升幅、 增长率要用百分比。 • 例1.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 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提高到” 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 • 例2.该企业狠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 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下降了一倍”则 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不符合事理。) • 例3.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 以上。(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 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
二、使用赘余 些句子常常用“左右”“前后”“上下”等词表 示约数,这时也要特别注意,使用这样的词是否多余。 例1.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可删“超过”或“以上”。) “大约”、“超过”、“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 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赘余,因而大约(超过 将近 左若卡、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 噩如“老赵大约七士荐上下,可身板很硬朗。”一句可 例2.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 真就要飞了起来。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 每小时”重复累赘。) 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 等问题。如:“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 元。”“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 人。”“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 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 二、使用赘余 • 一些句子常常用“左右”“前后”“上下”等词表 示约数,这时也要特别注意,使用这样的词是否多余。 • 例1. 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可删“超过”或“以上”。) • “大约” 、 “超过” 、 “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 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赘余,因而“大约(超过、 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 再如“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一句可 删“大约”或“上下” 。 • 例2. 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 直就要飞了起来。(“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 “每小时”重复累赘。) • 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 、 “日均” 、 “年均” 等问题。如:“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 元。”“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 人。”“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 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三娘过“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配的应是 范围失当 “至少”、“最多”、“ 近 约 数,而不能是概数。 例1.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例2.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 元以上。 “最多”1和“至少”能跟下极限臺,不能跟二仑范围 以 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存在语病。 例3.由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 水队m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垆了八枚金牌由的五枚,充分异 中获得“五枚”,不能称“囊括”。) 四、形成歧义 数量词作修饰成份时,容易出现歧义。 例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数量词的限制出了问题,使之对句子的理解有了歧义,是 几个学校”还是“几个领导”。 例2两个报社的记者昨天采访了局长。(同上。)
• 三、范围失当 • 句中有“至少” 、 “最多” 、 “最高” 、 “最低” 、 “近” 、 “约” 、 “超过”这一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 数,而不能是概数。 • 例1.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 例2.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 元以上。 •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 而“……以上” 、 “……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 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存在语病。 • 例3.由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 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 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 中获得“五枚”,不能称“囊括”。) • 四、形成歧义 • 数量词作修饰成份时,容易出现歧义。 例1.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 (数量词的限制出了问题,使之对句子的理解有了歧义,是 “几个学校”还是“几个领导”。) • 例2.两个报社的记者昨天采访了局长。(同上。)
五、数量词误用 例1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们俩个人 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俩”应改为“两”。) 例2他那身江渍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 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9(量词 可修饰“黄 布褂”,但不能修饰“单帽”,应将“身”改为 “顶”,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例3.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 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50万朵”只能是花 而不能是花粉,因此去掉“粉”即可,也可以在 “花”与“粉”之间加上“的”,即为“50万朵 花的粉”。) 例4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 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 “岁月”,改为“日子” 此外,“八个星斗”、“二十个青春
• 五、数量词误用 • 例1.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们俩个人 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俩”应改为“两”。) • 例2.他那身汗渍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 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量词“身”可修饰“黄 布褂” ,但不能修饰“单帽” ,应将“身”改为 “顶” ,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 例3.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 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50万朵”只能是花, 而不能是花粉,因此去掉“粉”即可,也可以在 “花”与“粉”之间加上“的”,即为“50万朵 花的粉”。) • 例4.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 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 “岁月”,改为“日子”) • 此外,“八个星斗” 、 “二十个青春” 、 “三十个岁月” 、 “四十本书籍”等都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