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批准立项年份 2007 通过验收年份 201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6年1月2016年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旦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乐永康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乐永康/8917117272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 levklafudan. edu. cn 所在学校名称 复旦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葛天如/021-65642805 2017年4月17日填报
附件: 批准立项年份 2007 通过验收年份 201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6 年 1 月——2016 年 12 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旦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乐永康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 乐永康/18917117272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 leyk@fudan.edu.cn 所在学校名称: 复旦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____ 葛天如/021-65642805__ ___ 2017 年 4 月 17 日填报
第一部分年度报告编写提纲(限5000字以内) 、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我校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16年里,根据之前制定的“示范中 心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建设特色 新实验、开设开放性新课题,同时通过固定时间的午间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扎实推 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具体包括: 1.示范中心开设的课程在每学期由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的得分都在全校名列 前茅:如2016年秋季学期,示范中心所有课程的平均得分都在全校平均分 以上,70个评分项目的平均分是481(包含示范中心的评分,物理系所有 课程的平均分是4.79,在全校位列第二)。 2.“大学物理实验”(负责人苏卫锋)、“近代物理实验”(负责人乐永康)、“文 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负责人马世红、王炎森)三门课程通过建设审核, 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继续推进实验教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在2016年7月于青海大学举行的第九 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示范中心推荐参评、由中心教师负 责自主研制的7台教学仪器获评一、二、三等奖。 4.申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2016年初获批。随后,虚拟仿真实 验中心邀请资深教师一起研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专家们 致认为: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在如下三个方面很有效地给学生以帮助和支持 帮助学生高效地构建物理模型( Modeling) ●帮助学生增进对实验仪器的理解( Instrumentation); ●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 Knowledge)。 这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实践和强化的三个方面 “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作者:乐永康、龚新髙、苏卫锋、吕景林 冀敏)获“2016年髙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虚拟仿真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编写提纲(限 5000 字以内)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我校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 2016 年里,根据之前制定的“示范中 心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建设特色 新实验、开设开放性新课题,同时通过固定时间的午间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扎实推 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具体包括: 1. 示范中心开设的课程在每学期由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的得分都在全校名列 前茅:如 2016 年秋季学期,示范中心所有课程的平均得分都在全校平均分 以上,70 个评分项目的平均分是 4.81(包含示范中心的评分,物理系所有 课程的平均分是 4.79,在全校位列第二)。 2. “大学物理实验”(负责人苏卫锋)、“近代物理实验”(负责人乐永康)、“文 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负责人马世红、王炎森)三门课程通过建设审核, 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 继续推进实验教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在 2016 年 7 月于青海大学举行的第九 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示范中心推荐参评、由中心教师负 责自主研制的 7 台教学仪器获评一、二、三等奖。 4. 申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 2016 年初获批。随后,虚拟仿真实 验中心邀请资深教师一起研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专家们 一致认为: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在如下三个方面很有效地给学生以帮助和支持: 帮助学生高效地构建物理模型(Modeling); 帮助学生增进对实验仪器的理解(Instrumentation); 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Knowledge)。 这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实践和强化的三个方面。 5. “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作者:乐永康、龚新高、苏卫锋、吕景林、 冀敏)获“2016 年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虚拟仿真
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论坛”优秀论文奖。 6.“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完成人:乐永康、龚新髙、苏卫锋、吕景林、 冀敏、魏心源、陈唯、原媛、姚红英、周诗韵)获2016年髙等学校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二等奖。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示范中心在实验室建设和日常教学中,始终把帮助学生成长放在工作的首要 位置。深入剖析学生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针对原有实验训练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开设“基础物理建模课”、在实验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建 模训练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1.由大一学生组成的两个代表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分获特等奖 和一等奖(获特等奖的队员:陈芳婷、滕晓锟、戴植锐、卢书剑、吴迪: 获一等奖的队员:刘继聪、周璐鹿、董瀚泽、许植伟、周童);获一等奖的 代表队同时获最佳反方奖。 2.由大一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一等奖(队员 陈芳婷、刘继聪、戴植锐、周璐鹿、董瀚泽); 3.一篇学生论文在2016年7月于青海大学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 验教学研讨会上获学生教学论文二等奖 4.由学生参与研制的三台教学仪器(生物材料粘弹性教学实验仪、网络控制 牛顿环实验仪、积木式光栅光谱仪)在2016年7月于青海大学举行的第九 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硏讨会自主研制教学仪器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顺利完成2015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学生实验能力为导向的 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负责人:乐永康); 2.继续推进2014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 员会)“物理专业本科生实验能力模型研究”(负责人:乐永康)(已于2017 年3月提交结题报告) 3.2016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建模思维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论坛”优秀论文奖。 6. “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完成人:乐永康、龚新高、苏卫锋、吕景林、 冀敏、魏心源、陈唯、原媛、姚红英、周诗韵)获 2016 年高等学校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二等奖。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示范中心在实验室建设和日常教学中,始终把帮助学生成长放在工作的首要 位置。深入剖析学生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针对原有实验训练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开设“基础物理建模课”、在实验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建 模训练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1. 由大一学生组成的两个代表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分获特等奖 和一等奖(获特等奖的队员:陈芳婷、滕晓锟、戴植锐、卢书剑、吴迪; 获一等奖的队员:刘继聪、周璐鹿、董瀚泽、许植伟、周童);获一等奖的 代表队同时获最佳反方奖。 2. 由大一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一等奖(队员: 陈芳婷、刘继聪、戴植锐、周璐鹿、董瀚泽); 3. 一篇学生论文在 2016 年 7 月于青海大学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 验教学研讨会上获学生教学论文二等奖; 4. 由学生参与研制的三台教学仪器(生物材料粘弹性教学实验仪、网络控制 牛顿环实验仪、积木式光栅光谱仪)在 2016 年 7 月于青海大学举行的第九 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自主研制教学仪器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 顺利完成 2015 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学生实验能力为导向的 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负责人:乐永康); 2. 继续推进 2014 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 员会)“物理专业本科生实验能力模型研究”(负责人:乐永康)(已于 2017 年 3 月提交结题报告); 3. 2016 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建模思维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研究”(负责人:苏卫锋)获批立项 4.2016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演 示资源嵌入课堂教学途径和模式的探索”(负责人:吕景林)获批立项: 5.206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物 理实验中的查错训练”(负责人:乐永康)获批立项。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示范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如下两种形式 1.参与物理系相关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2.指导本科生进行科学仪器研制相关的探索工作:如指导本科生自主研制单光 子计数器教学实验和单光子计数器,开发多功能真空计校准系统;单光子计 数器相关的研究成果已通过挑战杯比赛的校内选拔,被推荐参加挑战杯上海 市选拔赛。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在2016年有一位教师退休(2015年年底也有一位教师退休),没 有引进新的教师;随着示范中心的建设、发展,人均教学工作量变得越来越繁重 实验室建设越来越多地需要前沿硏究课题组的支持;课程教学指导对兼职教师和 研究生助教的依赖越来越多。 在队伍建设上,继续定期组织的午间教学研讨会,并努力使教学讨论的内容 和形式多样化,鼓励教师建设新实验、指导学生申请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等。 示范中心在管理引进一条新措施:从2017年起,示范中心的每一位教师除 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每年完成“两个点的创新工作量”(创新 工作量包括:发表教学论文、研制仪器、申请专利、国内外的教学会议上做报告、 指导学生申请科研训练项目、改编/新编教材、录制教学视频等),这有望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教师队伍的持续学习和能力提升,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示范中心定期举行午间教学研讨会,不定期地举行全体讨论,商讨教学中出
研究”(负责人:苏卫锋)获批立项; 4. 2016 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演 示资源嵌入课堂教学途径和模式的探索”(负责人:吕景林)获批立项; 5. 2016 年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物 理实验中的查错训练”(负责人:乐永康)获批立项。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示范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如下两种形式: 1. 参与物理系相关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2. 指导本科生进行科学仪器研制相关的探索工作:如指导本科生自主研制单光 子计数器教学实验和单光子计数器,开发多功能真空计校准系统;单光子计 数器相关的研究成果已通过挑战杯比赛的校内选拔,被推荐参加挑战杯上海 市选拔赛。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在 2016 年有一位教师退休(2015 年年底也有一位教师退休),没 有引进新的教师;随着示范中心的建设、发展,人均教学工作量变得越来越繁重; 实验室建设越来越多地需要前沿研究课题组的支持;课程教学指导对兼职教师和 研究生助教的依赖越来越多。 在队伍建设上,继续定期组织的午间教学研讨会,并努力使教学讨论的内容 和形式多样化,鼓励教师建设新实验、指导学生申请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等。 示范中心在管理引进一条新措施:从 2017 年起,示范中心的每一位教师除 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每年完成“两个点的创新工作量”(创新 工作量包括:发表教学论文、研制仪器、申请专利、国内外的教学会议上做报告、 指导学生申请科研训练项目、改编/新编教材、录制教学视频等),这有望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教师队伍的持续学习和能力提升,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示范中心定期举行午间教学研讨会,不定期地举行全体讨论,商讨教学中出
现的问题和对策、交流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还不定期的邀 请外校教师、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内课题组的负责人来示范中心介绍科学 研究进展,有效拓展教师的视野和教学发展新思路,示范中心教师自主研发的教 学仪器中,绝大多数都是和课题组、企业合作的结果 示范中心有五位青年教师在攻读在职研究生,有四位教师将按计划于2017 年提交毕业论文;在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之后,将可以在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中有更 多的投入。 2016年,示范中心有两位赴美进修的教师在学成之后,回到工作岗位,带 回来了美国物理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促进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如苏卫锋老师 已经将她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学习的实验教学中的物理建模训练引入到 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在较多的教学实验项目中引入建模训练的内容,有望促进我 们的实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示范中心自己建设和维护二级域名独立的网页用于支持实验室建设和日常 教学: phy lab. fudan.edu.cn。现有页面总数4256,资源总量超过50G,平均每 天的页面更新次数是150次,2016年的页面点击数超过一千万次。网站管理 已做到:学生提问在一个工作日之内有回复。示范中心教师所有人员都参与网站 编辑。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范中心有固定的开放实验室,用于支持学生做开放课题和科研训练项目。 教学实验室也设立固定的开放时间。在固定的开放时间之外,学生根据需要,登 记后就可以进实验室做实验 示范中心是上海市科协组织的“青少年科学种子计划”定点辅导站,每年春 季学期完成10次左右的辅导工作。 示范中心是上海市高中生物理竞赛的实验培训点,每年暑假按计划开设中学 生实验训练课
现的问题和对策、交流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还不定期的邀 请外校教师、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内课题组的负责人来示范中心介绍科学 研究进展,有效拓展教师的视野和教学发展新思路,示范中心教师自主研发的教 学仪器中,绝大多数都是和课题组、企业合作的结果。 示范中心有五位青年教师在攻读在职研究生,有四位教师将按计划于 2017 年提交毕业论文;在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之后,将可以在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中有更 多的投入。 2016 年,示范中心有两位赴美进修的教师在学成之后,回到工作岗位,带 回来了美国物理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促进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如苏卫锋老师 已经将她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学习的实验教学中的物理建模训练引入到 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在较多的教学实验项目中引入建模训练的内容,有望促进我 们的实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示范中心自己建设和维护二级域名独立的网页用于支持实验室建设和日常 教学:phylab.fudan.edu.cn。现有页面总数 4256,资源总量超过 50G,平均每 一天的页面更新次数是 150 次,2016 年的页面点击数超过一千万次。网站管理 已做到:学生提问在一个工作日之内有回复。示范中心教师所有人员都参与网站 编辑。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示范中心有固定的开放实验室,用于支持学生做开放课题和科研训练项目。 教学实验室也设立固定的开放时间。在固定的开放时间之外,学生根据需要,登 记后就可以进实验室做实验。 示范中心是上海市科协组织的“青少年科学种子计划”定点辅导站,每年春 季学期完成 10 次左右的辅导工作。 示范中心是上海市高中生物理竞赛的实验培训点,每年暑假按计划开设中学 生实验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