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日期:2019年2月20日 课程代码 BIOL119004.03、BIOL119004.04 课程名称 人类进化 英文名称 Human evolution 学分数 周学时 授课语言 汉语 课程性质口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口通识教育选修口大类基础口专业必修口专业选修口其他 《人类进化》的授课方式是“专业知识点讲授”、“专题讲座”、“人类学热点问题 讨论”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四部分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 分析能力和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交流与沟通能力,培 养学生要有“质疑ˆ精神,调动学生对人类学知识的探索热情和积极性参与热情,打 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人类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正如我们曾经两次获得的“菠 萝科学奖”所倡导的精神一样“让更多学生了解人类学,也让人类学真正走入学生 中”。希望学生在对人类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了解、认识和关心人类自身的同时, 并希望有更多学生将来能投身到人类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中来,继承老复旦人类学 专业的优秀传统,为我国人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专业知识点讲授”: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主要的知识要点,对 教学目的 人类学经典内容进行讲授,使教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在进行经典内 容讲授的同时,将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尤其将各任课教师的最 新科研成果和正在进行的课题方向、研究进展等介绍给学生,与经典教学内容 相结合,使课程更为生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邀请张梦翰、汪思佳、魏偏偏、文少 卿等教授或博士后,讲授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人类学 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3)“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人类学电影 以及对老师给出的一些思考题目的思考,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在 课外时间组织专门的小班讨论(每位同学至少参加1次)。对课堂上讲授的某 些热点问题,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 行交流和讨论。并就相关感受或讨论的问题撰写讨论稿或电影观后感。这一部
1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日期: 2019 年 2 月 20 日 课程代码 BIOL119004.03、 BIOL119004.04 课程名称 人类进化 英文名称 Human Evolution 学 分 数 2 周学时 2 授课语言 汉语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其他 教学目的 《人类进化》的授课方式是“专业知识点讲授”、“专题讲座”、“人类学热点问题 讨论”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四部分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 分析能力和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交流与沟通能力,培 养学生要有“质疑”精神,调动学生对人类学知识的探索热情和积极性参与热情,扩 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人类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正如我们曾经两次获得的“菠 萝科学奖”所倡导的精神一样“让更多学生了解人类学,也让人类学真正走入学生 中”。 希望学生在对人类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了解、认识和关心人类自身的同时, 并希望有更多学生将来能投身到人类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中来,继承老复旦人类学 专业的优秀传统,为我国人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专业知识点讲授”: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主要的知识要点,对 人类学经典内容进行讲授,使教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在进行经典内 容讲授的同时,将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尤其将各任课教师的最 新科研成果和正在进行的课题方向、研究进展等介绍给学生,与经典教学内容 相结合,使课程更为生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邀请张梦翰、汪思佳、魏偏偏、文少 卿等教授或博士后,讲授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人类学 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3) “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人类学电影 以及对老师给出的一些思考题目的思考,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在 课外时间组织专门的小班讨论(每位同学至少参加 1 次)。对课堂上讲授的某 些热点问题,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 行交流和讨论。并就相关感受或讨论的问题撰写讨论稿或电影观后感。这一部
分作为期中作业,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对人类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并且建立 了人类学教学网站和课程微信群,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交流与沟通能力 4)“科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分小班带领学生到生命科学学院进行DNA抽提,学 生自己刮取口腔黏膜并提取自己的DNA,体验生命科学的最基本的实验活动 开展学生之间的体质表型特征的测量和形态观察,亲身体验人类学的田野工作 及相关研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人类学的实际科研工作和希 望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从中体会人 类学研究的乐趣。并带领学生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的人类学展示厅,参观人骨标本和古人类化石模型、人类学仪器 参观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整个过程和调査所获资料,以及复旦大学人类学学科所 做的科研成果和在国际学术界所取得的成绩。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人类学知识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5)期末考试是撰写论文,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献,撰写与人类学、遗传学、 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个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性或综述 性学术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査阅文献、思考问题和综述问题的能 力,以及培养对资料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人类是动物界中的塔尖,不仅是生物的也是文化的,是基因与文化协同作用的 产物。人类学,英文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 Anthropos(人)和 Logos(科学) 即“研究人的科学( The Science of man)”。人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具 有文理学科交叉性很强的鲜明特色,包含了研究人的动物特性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 人的文化特性的文化人类学两方面内容,是关于研究人类最全面的学科群 《人类进化》通过“专业知识点讲授”、“专题讲座”、“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和“科 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四部分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对人类学这门文理交叉性很 基本内容 简介 强的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研究进展有所了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 理性思维能力,了解人类的生物和社会问题的人类学视角。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 类在漫长的演化与迁徙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了解地理环境和基因的交互作用 造就人类两足直立行走、毛发退化、汗腺发达、脑大智高等独特的体质特征形成的 原因和意义;了解过去的和现在的各民族、各部落的遗传结构、历史、语言、文化 与习俗等;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基因特点;了解人类进化与 人类健康;了解人类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法医学领域的 应用等,以及了解人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2 分作为期中作业,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对人类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并且建立 了人类学教学网站和课程微信群,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交流与沟通能力。 4) “科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分小班带领学生到生命科学学院进行 DNA 抽提,学 生自己刮取口腔黏膜并提取自己的 DNA,体验生命科学的最基本的实验活动; 开展学生之间的体质表型特征的测量和形态观察,亲身体验人类学的田野工作 及相关研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人类学的实际科研工作和希 望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从中体会人 类学研究的乐趣。并带领学生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的人类学展示厅,参观人骨标本和古人类化石模型、人类学仪器、 参观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整个过程和调查所获资料,以及复旦大学人类学学科所 做的科研成果和在国际学术界所取得的成绩。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人类学知识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5) 期末考试是撰写论文,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献,撰写与人类学、遗传学、 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个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性或综述 性学术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思考问题和综述问题的能 力,以及培养对资料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基本内容 简介 人类是动物界中的塔尖,不仅是生物的也是文化的,是基因与文化协同作用的 产物。人类学,英文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 Anthropos(人)和 Logos(科学), 即“研究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人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具 有文理学科交叉性很强的鲜明特色,包含了研究人的动物特性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 人的文化特性的文化人类学两方面内容,是关于研究人类最全面的学科群。 《人类进化》通过“专业知识点讲授”、“专题讲座”、“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和“科 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四部分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对人类学这门文理交叉性很 强的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研究进展有所了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 理性思维能力,了解人类的生物和社会问题的人类学视角。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 类在漫长的演化与迁徙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了解地理环境和基因的交互作用 造就人类两足直立行走、毛发退化、汗腺发达、脑大智高等独特的体质特征形成的 原因和意义;了解过去的和现在的各民族、各部落的遗传结构、历史、语言、文化 与习俗等;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基因特点;了解人类进化与 人类健康;了解人类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法医学领域的 应用等,以及了解人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人类学各个领域和分支学科的相关文献、观看人类学电影、开展人类学问 题的思考、讨论热点问题和争议性话题,体验和实践人类学田野样工作及实验室基础实验工作, 了解人类学的科研领域和方向,了解人类学的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了解人类的生物属性和社会 属性。本课程无先修课程要求,文理科学生均可选修 课程修读注意事项 1)修读对象为文科和理科1-4年级学生 2)每位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列出思考题和参考文献,帮助同学阅读、听讲和开展讨论: 3)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人类学电影等资料都会及时发布到 E-learning上,请同学们注意发布 的消息 4)小班讨论主题与要点,以及关于实践课的所有信息,也都会及时发布到 E-learning上,以及 在课程微信群中通知,请同学们注意发布的消息 5)考试内容和考核信息,也都会及时发布到 E-learning上,以及在课程微信群中通知,请同学 们注意发布的消息。 授课方式 《人类进化》的授课方式是“专业知识点讲授”、“专题讲座”、“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和“科 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四部分相结合 主讲教师简介 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浩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 育部科技委委员、德国马普学会外籍会员、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 委员。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美国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教授(终身):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会长(05-06)。回国后,曾任国家基因组研究 南方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共同所 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等职。先后担任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副 主编及 Genome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科研方向:用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基 因组学和计算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迁徙和自然选择,人类复杂遗传病和 人类学性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 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在 Nature、 Science、 Cell, PNAS 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三百多篇。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科 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承担上海市精品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类进化》和本科生专业 选修课《人类进化遗传学》,研究生课程《人类进化遗传学》和《书报讨论(人类生物学)》等。 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亚洲(澳门)人文与自然研究院副院长,台湾发展研究院亚洲 古文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首届国家优秀青年 基金获得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主要研究分子人类学,探索东亚 人群起源、进化、适应,以及文明肇始和发展的遗传学效应,曾经硏究过曹操家族基因等课题。 在 Science、 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百多篇。出版《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上海图书奖一等 奖)、《来自猩猩的你》、《楊傣话—一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复旦校园植物图志》等科技著作
3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人类学各个领域和分支学科的相关文献、观看人类学电影、开展人类学问 题的思考、讨论热点问题和争议性话题,体验和实践人类学田野采样工作及实验室基础实验工作, 了解人类学的科研领域和方向,了解人类学的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了解人类的生物属性和社会 属性。本课程无先修课程要求,文理科学生均可选修。 课程修读注意事项 1) 修读对象为文科和理科 1-4 年级学生; 2) 每位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列出思考题和参考文献,帮助同学阅读、听讲和开展讨论; 3) 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人类学电影等资料都会及时发布到 E-learning 上,请同学们注意发布 的消息; 4) 小班讨论主题与要点,以及关于实践课的所有信息,也都会及时发布到 E-learning 上,以及 在课程微信群中通知,请同学们注意发布的消息; 5) 考试内容和考核信息,也都会及时发布到 E-learning 上,以及在课程微信群中通知,请同学 们注意发布的消息。 授课方式: 《人类进化》的授课方式是“专业知识点讲授”、“专题讲座”、“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和“科 学研究的实践体验”四部分相结合。 主讲教师简介: 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浩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 育部科技委委员、德国马普学会外籍会员、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 委员。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美国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教授(终身);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会长(05-06)。回国后,曾任国家基因组研究 南方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共同所 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等职。先后担任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的副 主编及 Genome Research 等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科研方向:用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基 因组学和计算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迁徙和自然选择,人类复杂遗传病和 人类学性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 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在 Nature、Science、Cell、PNAS 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 SCI 论文三百多篇。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科 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承担上海市精品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类进化》和本科生专业 选修课《人类进化遗传学》,研究生课程《人类进化遗传学》和《书报讨论(人类生物学)》等。 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亚洲(澳门)人文与自然研究院副院长,台湾发展研究院亚洲 古文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首届国家优秀青年 基金获得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主要研究分子人类学,探索东亚 人群起源、进化、适应,以及文明肇始和发展的遗传学效应,曾经研究过曹操家族基因等课题。 在 Science、Nature 等期刊发表论文百多篇。出版《Y 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上海图书奖一等 奖)、《来自猩猩的你》、《偒傣话——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复旦校园植物图志》等科技著作
《岭南民族源流史》等史学著作,《道德经古本合订》等哲学著作,翻译过《夏娃的七个女儿》 (科学时报读书杯佳作奖)、《我的美丽基因组》(2016第一批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等科 学名著,有诗集《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皎皎明月光》等。在复旦大学开设的人类学课程广受欢 迎,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方向:分子人类学,包括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化、基因环 境和疾病的协同进化、人体形态特征的基因关联等;历史人类学,通过分子人类学与历史学考古 学交叉研究分析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语言人类学,用计算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语言特征的多 样化过程及与人群迁徙的关系;法医人类学,通过人类精细遗传谱系进行个体的时空定位,追踪 检材线索。承担上海市精品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类进化》,本科生选修课程《现代 人类学》等。 李士林: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 院副研究员、中国遗传学会法医委会秘书长、上海市人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任Fs}ε antics等国际期刊评委。现主要从事群体遗传、法医遗传学、及法医学领域各种应用试剂 盒研发等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另外,负责 管理复旦大学985″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基因组平台)。发表文章九十余篇。曾负责主持国家”十二 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卫生部行业专项子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 然基金、上海市公安局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上海市法医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上海市 天华信息有限公司横向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科研方向:法医人类学,群体遗传学,体质人类学 和分子人类学。承担上海市精品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类进化》,本科生选修课程《法 医人类学》等。 教学团队成员 姓名 性别 职称 院系 在教学中承担的职责 金力 教授、院士 生科院 主讲 李辉 男一男男男 教授 生科院 主讲 李士林 副教授 生科院 主讲 张梦翰 博士后 生科院 专题讲座 教学内容安排(按32学时共计16周,具体到每节课内容) 人类进化3-4(BIOL11900403、BIOL11900404)的教学内容 1)人类起源新知(4学时,第1-2周,李辉 讲授重点:基因是开启人类由来之谜的第二把钥匙,基因绘制的人类迁徙图谱将世界紧密联 系在一起。基因技术的参与,使人类演化历史和人群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清晰地展示出来,使 我们更明了地认识人类发展脉络和现今世界上丰富多彩的各色人类群体 阅读资料: 1.《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李辉、金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思考问题:
4 《岭南民族源流史》等史学著作,《道德经古本合订》等哲学著作,翻译过《夏娃的七个女儿》 (科学时报读书杯佳作奖)、《我的美丽基因组》(2016 第一批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等科 学名著,有诗集《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皎皎明月光》等。在复旦大学开设的人类学课程广受欢 迎,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方向:分子人类学,包括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化、基因环 境和疾病的协同进化、人体形态特征的基因关联等;历史人类学,通过分子人类学与历史学考古 学交叉研究分析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语言人类学,用计算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语言特征的多 样化过程及与人群迁徙的关系;法医人类学,通过人类精细遗传谱系进行个体的时空定位,追踪 检材线索。承担上海市精品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类进化》,本科生选修课程《现代 人类学》等。 李士林: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 院副研究员、中国遗传学会法医委会秘书长、上海市人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任 FSI-gentics 等国际期刊评委。现主要从事群体遗传、法医遗传学、及法医学领域各种应用试剂 盒研发等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另外,负责 管理复旦大学“985”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基因组平台)。发表文章九十余篇。曾负责主持国家“十二 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卫生部行业专项子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 然基金、上海市公安局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上海市法医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上海市 天华信息有限公司横向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科研方向:法医人类学,群体遗传学,体质人类学 和分子人类学。承担上海市精品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类进化》,本科生选修课程《法 医人类学》等。 教学团队成员 姓名 性别 职称 院系 在教学中承担的职责 金力 男 教授、院士 生科院 主讲 李辉 男 教授 生科院 主讲 李士林 男 副教授 生科院 主讲 张梦翰 男 博士后 生科院 专题讲座 教学内容安排 (按 32 学时共计 16 周,具体到每节课内容): 人类进化3-4(BIOL119004.03、BIOL119004.04)的教学内容 1) 人类起源新知(4 学时,第 1-2 周,李辉) 讲授重点:基因是开启人类由来之谜的第二把钥匙,基因绘制的人类迁徙图谱将世界紧密联 系在一起。基因技术的参与,使人类演化历史和人群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清晰地展示出来,使 我们更明了地认识人类发展脉络和现今世界上丰富多彩的各色人类群体。 阅读资料: 1.《Y 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李辉、金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年. 思考问题:
2)法医人类学(2学时,第3周,李士林) 讲授重点: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类DNA检测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有着举 足轻重的价值。该技术在人类进行亲子鉴定和亲属关系鉴定领域,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提供技术支撑:利用DNA鉴定进行个体识别,为公安、司法系统提供重要的直接证据 本课时介绍人类DNA检测技术的核心内容,及如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和亲属关系鉴 阅读资料: 1.《法医人类学经典》.张继宗,舒永康,田雪梅.科学出版社,2007年, 思考问题: 1.法医人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有实际应用价值? 3)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2学时,第4周,金力) 讲授重点:地球上现生的各色人类群体都有着同一个祖母“夏娃”,和同一个祖父“亚当”,他 们生活在二十万前的非洲。二十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发生了体质形态上巨变,演变成现代人 而他们的子孙在大约十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欧洲和亚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居民,演化发 展成世界上的现代智人。中国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也同样来自于非洲,北京猿人并不是我们 的直系祖先,它的后代已经灭绝而成为人类演化树上的旁支 阅读资料 1.《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李辉、金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思考问题: 1.遗传学的证据认为,东亚现代人类的起源是单祖论而非多祖论,为什么?现代东亚人群 的迁徙路线是怎样的? 2.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对哪些现代人群有贡献?它们的贡献是怎样的 3.中国人群存在南北差异吗?如果存在,差异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形成的? 4)东亚民族的遗传结构(4学时,第5-6周,李辉 讲授重点:东亚民族丰富多彩,有汉藏语系、侗傣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各种古今 族群,他们既有基因和体质及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但更多的是相互间的渊源与联系。各民族 的遗传结构与他们的文化特征也息息相关。 阅读资料: 1.《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李辉、金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思考问题: 5)历史人类学(4学时,第7-8周,李辉 讲授重点:寻根问祖是人类的本能,名门望族的后裔有着更强烈的寻根问祖的愿望。基因变
5 2) 法医人类学(2 学时,第 3 周,李士林) 讲授重点: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类 DNA 检测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有着举 足轻重的价值。该技术在人类进行亲子鉴定和亲属关系鉴定领域,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提供技术支撑;利用 DNA 鉴定进行个体识别,为公安、司法系统提供重要的直接证据; 本课时介绍人类 DNA 检测技术的核心内容,及如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和亲属关系鉴 定。 阅读资料: 1.《法医人类学经典》.张继宗,舒永康,田雪梅.科学出版社,2007 年. 思考问题: 1.法医人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有实际应用价值? 3)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2 学时,第 4 周,金力) 讲授重点:地球上现生的各色人类群体都有着同一个祖母“夏娃”,和同一个祖父“亚当”,他 们生活在二十万前的非洲。二十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发生了体质形态上巨变,演变成现代人, 而他们的子孙在大约十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欧洲和亚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居民,演化发 展成世界上的现代智人。中国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也同样来自于非洲,北京猿人并不是我们 的直系祖先,它的后代已经灭绝而成为人类演化树上的旁支。 阅读资料: 1.《Y 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李辉、金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年. 思考问题: 1.遗传学的证据认为,东亚现代人类的起源是单祖论而非多祖论,为什么? 现代东亚人群 的迁徙路线是怎样的? 2.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对哪些现代人群有贡献?它们的贡献是怎样的? 3.中国人群存在南北差异吗?如果存在,差异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形成的? 4) 东亚民族的遗传结构(4 学时,第 5-6 周,李辉) 讲授重点:东亚民族丰富多彩,有汉藏语系、侗傣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各种古今 族群,他们既有基因和体质及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但更多的是相互间的渊源与联系。各民族 的遗传结构与他们的文化特征也息息相关。 阅读资料: 1.《Y 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李辉、金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年. 思考问题: 5) 历史人类学(4 学时,第 7-8 周,李辉) 讲授重点:寻根问祖是人类的本能,名门望族的后裔有着更强烈的寻根问祖的愿望。基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