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内容 1.中文文献收集和阅读 2.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 3.每人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000-3000字) 4.小组讨论(组长主持) 5.组长写作总报告(4000-5002字 6.口头报告与答辩
课堂讨论内容 1.中文文献收集和阅读 2.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 3.每人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000- 3000字) 4.小组讨论(组长主持) 5.组长写作总报告(4000-5000字) 6.口头报告与答辩
书面报告的一般格式 1.问题的提出:资源、环境、生态、灾害 2.现象的描述:定义、分类 3.现象的变化过程:振幅、周期、趋势 3.现象的成因: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 4.现象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5.现象的预测:定量与定性 6.现象的人为干预:技术、管理、战略
书面报告的一般格式 1.问题的提出:资源、环境、生态、灾害 2.现象的描述:定义、分类 3.现象的变化过程:振幅、周期、趋势 3.现象的成因: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 4.现象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5.现象的预测:定量与定性 6.现象的人为干预:技术、管理、战略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飓风与台风的危害与预测 2.湖泊环境与土地利用 3.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火生态学与植被演替 5.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酸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7.对流层臭氧与光化学烟雾 8.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
1.飓风与台风的危害与预测 2.湖泊环境与土地利用 3.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4.火生态学与植被演替 5.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酸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7.对流层臭氧与光化学烟雾 8.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9.太阳能的收集与利用 10.火山活动对大气圈和气候的影响 11.陆地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2.海岸线的规划、利用和保护 13.平流层臭氧的耗损及其效应 14.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及其环境影响 15.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16.全球碳循环的特征与变化
9.太阳能的收集与利用 10.火山活动对大气圈和气候的影响 11.陆地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2.海岸线的规划、利用和保护 13.平流层臭氧的耗损及其效应 14.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及其环境影响 15.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16.全球碳循环的特征与变化
17.地球轨道和太阳活动对气候的作用 18.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9.北大西洋涛动及其环境影响 20.温室效应加剧及其环境影响 21.对流层气溶胶与气候变化 22.冰期-间冰期理论对气候变化解释 23.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4.地下水的利用与超采
17.地球轨道和太阳活动对气候的作用 18.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9.北大西洋涛动及其环境影响 20.温室效应加剧及其环境影响 21.对流层气溶胶与气候变化 22.冰期-间冰期理论对气候变化解释 23.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4.地下水的利用与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