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换 网络层概论 IP的基本概念 o IPv6 高速IP网络技术 第三层(L3)交换 区分服务 流量控制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1 网络交换 • 网络层概论 • IP的基本概念 • IPv6 • 高速IP网络技术 • 第三层 (L3) 交换 • 区分服务 • 流量控制
第三层(L3)交换 概述 从对ATM的利用得到的启示 对报文作分类的处理(QoS产生的联想),从而有流 的概念 利用链路层可能提供的寻址和路由功能(直通路径), 从而提高交换的效率,从逐个报头的详细处理到面向连 接的快速处理。 般说来,在路由域内可以进行L2交换,以提高传输 速度;当到达域边界(或终点路由器)时,要恢复L3交 换(即分析IP报头),以进行可能的防火墙检查,或进 行终点主机具体地址的识别 东南大学2
东南大学 2 第三层 (L3) 交换 概述 • 从对ATM的利用得到的启示 • 对报文作分类的处理(QoS产生的联想),从而有流 的概念 • 利用链路层可能提供的寻址和路由功能(直通路径), 从而提高交换的效率,从逐个报头的详细处理到面向连 接的快速处理。 • 一般说来,在路由域内可以进行L2交换,以提高传输 速度;当到达域边界(或终点路由器)时,要恢复L3交 换(即分析IP报头),以进行可能的防火墙检查,或进 行终点主机具体地址的识别
第三层(L3)交换 寻址模型 (1)独立寻址 网络层和链路层分别使用各自的地址空间,每个 设备都同时具有这两层的地址;(如MOA) 通信时需要进行地址解析。 (2)IP一VC ·只使用网络层的IP地址; 基于流的概念,为每个流建立专用的通路进行传 送 可能在通信前需要进行类似连接建立的动作,将 IP地址转换成某种内部标识符;(如MLS) 需要某种信令协议的支持。 东南大学3
东南大学 3 第三层(L3)交换 1. 寻址模型 (1) 独立寻址 • 网络层和链路层分别使用各自的地址空间,每个 设备都同时具有这两层的地址;(如MPOA) • 通信时需要进行地址解析。 (2) IP (2) IP-VC • 只使用网络层的IP地址; • 基于流的概念,为每个流建立专用的通路进行传 送; • 可能在通信前需要进行类似连接建立的动作,将 IP地址转换成某种内部标识符;( 地址转换成某种内部标识符;(如MPLS) • 需要某种信令协议的支持
第三层(L3)交换 2.交换模型 (1)叠加模型 使用独立寻址方式; 链路层和网络层使用各自的路由协议,相互独立; 支持直通路径的概念,容易实现。(MPOA) (2)对等模型 ·使用IP一VC寻址方式; 只使用网络层路由协议; 通过使用数据流的概念,将IP的数据报传输方式 改造成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使得只需对这个连 接的第一个IP报文进行路由选择,其余的报文沿 同一路由进行L2交换,不再进行报头分析。 东南大学4
东南大学 4 第三层(L3)交换 2. 交换模型 (1) 叠加模型 • 使用独立寻址方式; • 链路层和网络层使用各自的路由协议,相互独立; • 支持直通路径的概念,容易实现。(MPOA) (2) 对等模型 • 使用IP-VC寻址方式; • 只使用网络层路由协议; • 通过使用数据流的概念,将IP的数据报传输方式 改造成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使得只需对这个连 接的第一个IP报文进行路由选择,其余的报文沿 同一路由进行L2交换,不再进行报头分析
第三层(L3)交换 多协议标号交换MPLS 1.基本概念 MPLS基于标号对换( Label swapping)和数据流的原理, 采用对等交换模型。 ·流是指网络中任意两个或多个节点的应用之间的一组单向 传输数据,需要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传送。 通往同一个下一跳地点的报文可用转发等价类(FEC)的概 念来刻划,每个FEC走同一路径,用同一种转发策略来处理, 对应一种流。 网络中交换节点称为标号交换路由器(LSR),它具有根据 路由表将IP地址映射成标号或反之的能力。网络中的LSR之 间构成标号交换通路(LSP),并形成一个或多个MPLS域 (对应路由域或管理域),处在MPLS域边界的LSR称为边界 节点,并可分为内向节点和外向节点。 东南大学5
东南大学 5 第三层(L3)交换 多协议标号交换 MPLS 1. 基本概念 • MPLS基于标号对换(Label swapping)和数据流的原理, )和数据流的原理, 采用对等交换模型。 • 流是指网络中任意两个或多个节点的应用之间的一组单向 传输数据,需要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传送。 • 通往同一个下一跳地点的报文可用转发等价类(FEC)的概 念来刻划,每个FEC走同一路径,用同一种转发策略来处理, 对应一种流。 • 网络中交换节点称为标号交换路由器(LSR),它具有根据 路由表将IP地址映射成标号或反之的能力。网络中的LSR之 间构成标号交换通路(LSP),并形成一个或多个MPLS域 (对应路由域或管理域),处在MPLS域边界的LSR称为边界 节点,并可分为内向节点和外向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