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机械增长是指由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其数 量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建设环境条件和国家的城 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 在经济超长发展的城市化地区,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一般 可达15%-30%。一般地区低于此值。 10.流动人口是指本市无固定户口而滞留下来的从 事各种活动的人口,一般可分为长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 动人口。长住流动人口是指外地和外国来本市从事较长 一】 段时间公务、商务的人员,也包括外来的临时工、机 械工、借调和支援人员等。 11.临时流动人口是指前来开会、参观学习、工作出 差、休闲游览和路过短时间停留的人口(一般1-3天)。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 等中心城市流动人口以占市区人口总数的20%-30%。上 海市区、北京市区流动人口总量分别达到300和400万人。 目前我国12多亿人口中有5%处于流动之中,总数达 6000万人
9.机械增长 是指由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其数 量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建设环境条件和国家的城 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 在经济超长发展的城市化地区,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一般 可达15‰-30‰。一般地区低于此值。 10.流动人口 是指本市无固定户口而滞留下来的从 事各种活动的人口,一般可分为长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 动人口。长住流动人口是指外地和外国来本市从事较长 一段时间公务、商务的人员,也包括外来的临时工、机 械工、借调和支援人员等。 11.临时流动人口 是指前来开会、参观学习、工作出 差、休闲游览和路过短时间停留的人口(一般1-3天)。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 等中心城市流动人口以占市区人口总数的20%-30%。上 海市区、北京市区流动人口总量分别达到300和400万人。 目前我国12多亿人口中有5%处于流动之中,总数达 6000万人
三、人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1.确定预测对象和目标(预测区域的界定、预测期限 的确定、预测内容的选定)。 2.考察预测对象的宏观环境及其可能影响(如新建规 划项目、新建住宅小区、新建交通干线等) 3.收集预测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①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②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资料 ③不定期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④每年定期进行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 ⑤一些有关人口的典型调查资料 4.对所选用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等)
三、人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1.确定预测对象和目标(预测区域的界定、预测期限 的确定、预测内容的选定)。 2.考察预测对象的宏观环境及其可能影响(如新建规 划项目、新建住宅小区、新建交通干线等) 3.收集预测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①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②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资料 ③不定期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④每年定期进行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 ⑤一些有关人口的典型调查资料 4.对所选用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等)
5.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并进 行优劣比较) 6.对一些预测变量做出合理假设(预测结果只有 在预测假设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7.进行预测作业,应用专业软件进行预测(SPSS) 8.分析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
5.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并进 行优劣比较) 6.对一些预测变量做出合理假设(预测结果只有 在预测假设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7.进行预测作业,应用专业软件进行预测(SPSS) 8.分析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
四、人口预测方法 1.人口自然增长法 人口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 增长。 Pw=Po)(1+a)-o)+(c-d) 式中,P一规划年人口数 P(to)- 基期年人口数 t-t。一预测年期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c一规划期迁入人口 d一规划期迁出人口
四、人口预测方法 1.人口自然增长法 人口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 增长。 式中,p(t)—规划年人口数 p(t0)—基期年人口数 t-t0—预测年期 α—人口自然增长率 c—规划期迁入人口 d—规划期迁出人口 (1 ) ( ) ( ) ( ) ( ) 0 0 p p c d t t t = t + + − −
「实例1我国2017年末人口数为13.9亿人,按人口 出生率12.43%0,人口死亡率7.11%0,自然增长 率XXXX%,迁入人数等于迁出人数,预测2035年 人口总数。 若要将2035年人口控制在15亿内,38年中人口自 然增长率应控制在X之内
[实例]我国2017年末人口数为13.9亿人,按人口 出生率12.43 ‰ ,人口死亡率7.11 ‰,自然增长 率XXXX‰,迁入人数等于迁出人数,预测2035年 人口总数。 若要将2035年人口控制在15亿内,38年中人口自 然增长率应控制在XXX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