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诊断 初一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30分) 1.写出拼音相对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 再几只却隽 逸地在1n1 如毅纹的湖面横掠 着,小燕子 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yng 开去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船載以入(用船)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B、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亲近而不庄重)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形容畏惧而愤恨) C、不解之缘(难以分开的缘分)怒不可遏(阻止) D、耸听(使听的人吃惊)无济于事(帮助)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 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⑧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 ④⑤⑥③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虞初新志》是清代林嗣环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他写的《狂人日记》是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C、《黔之驴》是柳宗元寓言“三戒”中的一篇,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D、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后世 尊他为田园诗的鼻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完成语文作业。 B、从这次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 C、谁也不会否认保护环境没有任何意义 D、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古老而繁荣的水乡小镇来 初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初一下学期 期中教学诊断 初一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写出拼音相对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 分) 再几只却隽. 逸地在 línlín 如縠纹的湖面横掠. 着,小燕子 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 yàng 开去。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船.载以入(用船)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形容畏惧而愤恨) C、不解之缘 ....(难以分开的缘分) 怒不可遏.(阻止) D、耸听..(使听的人吃惊) 无济.于事(帮助)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 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 ④⑤⑥③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虞初新志》是清代林嗣环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他写的《狂人日记》是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C、《黔之驴》是柳宗元寓言“三戒”中的一篇,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D、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后世 尊他为田园诗的鼻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完成语文作业。 B、从这次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 C、谁也不会否认保护环境没有任何意义。 D、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古老而繁荣的水乡小镇来
6走近名著。(5分) 《繁星》《春水》是新诗当中很有特色的两本小诗集,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 体”,其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充满哲理的名句便出自《繁星》, 请你根据这首小诗的形式仿写一首蕴含哲理的话。 7.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 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8诗文填空(6分) (1) 悠然见南山 (2)出淤泥而不染, (3)报君黄金台上意, (4)乡书何处达? (5)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祖国热爱之情的语句是: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40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9-12题(共14分) 初一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6.走近名著。(5 分) 《繁星》《春水》是新诗当中很有特色的两本小诗集,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 体”,其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 。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充满哲理的名句便出自《繁星》, 请你根据这首小诗的形式仿写一首蕴含哲理的话。 , , ! 7.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 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8.诗文填空(6 分) (1) ,悠然见南山。 (2)出淤泥而不染, 。 (3)报君黄金台上意, 。 (4)乡书何处达? 。 (5)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祖国热爱之情的语句是: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 40 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9~12 题(共 14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 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谁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 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现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②:先茔:指祖 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父尝夜坐凭窗( 逼近叩门,乃现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苍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流涕却之,卒不饮。 1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2分) 12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并举例说 说,你对长辈的告诫是否能始终率行不渝?(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共12分)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 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 初一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 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 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②:先茔:指祖 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⑴惟吾德馨.(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⑶父尝.夜坐凭窗( ) ⑷逼近叩门,乃.玑也。(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11.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2 分) 12.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并举例说 说,你对长辈的告诫是否能始终奉行不渝?(4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6 题(共 12 分)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 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
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 《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 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 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 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我十三岁时,终于高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 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 A如饥如渴B迫不及 待C仔仔细细D钻心致志)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 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造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 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 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 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 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我父亲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他要我读一些像 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打赢官司。 《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厚望。我也还渐讨厌田间劳动了。不消说,我父 亲是反对这件事的。为此我们发生了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 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以后我又在一位老先生那里读了更多的经书,也读了许多 时论和一些新书。 13从括号里选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处,应选()。(2分) 14本语段是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语言方面的运用有什么特点?(2分) 15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些书?这些书是坏书吗?这些书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4分) 16联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以及毛泽东的其他诗篇说说你对他胸怀气魄的领悟及启示 (4分) 初一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 《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 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 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 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个全劳力 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 ( A 如饥如渴 B 迫不及 待 C 仔仔细细 D 钻心致志) 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 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造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 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 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 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 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我父亲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他要我读一些像 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打赢官司。 《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厚望。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动了。不消说,我父 亲是反对这件事的。为此我们发生了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 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以后我又在一位老先生那里读了更多的经书,也读了许多 时论和一些新书。 13.从括号里选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处,应选( )。(2 分) 14.本语段是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语言方面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2 分) 15.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些书?这些书是坏书吗?这些书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4 分) 16.联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以及毛泽东的其他诗篇说说你对他胸怀,气魄的领悟及启示。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共14分) 女教师的47个吻 ①查(zha)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h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 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 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 的班。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校长道:“我 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②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 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 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 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 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 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 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 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 个看看,你再想想吧!” ③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宴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初一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21 题(共 14 分) 女教师的 47 个吻 ①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 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 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 的班。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校长道:“我 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②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 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 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 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 一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 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 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 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 个看看,你再想想吧!” ③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