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仲裁代理人的种类 1.法定代理人 2.委托代理人 3.指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与委托代理人的联系和区别 (实例2
• 二、仲裁代理人的种类 • 1.法定代理人 • 2.委托代理人 • 3. 指定代理人 • 法定代理人与委托代理人的联系和区别 • (实例2)
思考题 法定代理人与委托代理人的联系与区别 1、两者的概念 2、两者的联系:委托代理人可以接受法定代 理人的委托,担任委托代理人 3、两者区别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2)两者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3)两者的代理的权限不同 4)代理权终止的原因不同
• 思考题: • 法定代理人与委托代理人的联系与区别 • 1、两者的概念 • 2、两者的联系:委托代理人可以接受法定代 理人的委托,担任委托代理人。 • 3、两者区别 •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 2)两者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 3)两者的代理的权限不同; • 4)代理权终止的原因不同
第十章仲裁的申请与受理 第一节仲裁的申请 、概念 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他们之间 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双方当 事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协议中选定的 仲裁委员会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行为 条件 1.实质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仲我实例3)
第十章 仲裁的申请与受理 第一节 仲裁的申请 • 一、概念 • 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他们之间 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双方当 事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协议中选定的 仲裁委员会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行为 • 二、 条件 • 1.实质条件 • (1)有仲裁协议 •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仲裁实例3) •
2.形式条件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实例4)
• 2. 形式条件 •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实例4)
第二节仲裁的受理 概念 指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经过审查, 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条件,从而决定立案 审理的行为 二、审查仲裁申请与受理(案例分析1) 1.仲裁申请的审查与受理 (1)审查是否符合《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 条件 (2)审査是否符合《仲裁法》第23条规定的条件 受理的法律后果 (1)仲裁委员会取得了对争议案件的仲裁权 ·(2)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取得了仲裁当事人的资格
第二节 仲裁的受理 • • 一、概念 • 指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经过审查, 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条件,从而决定立案 审理的行为 • • 二、 审查仲裁申请与受理(案例分析1) • 1.仲裁申请的审查与受理 • (1)审查是否符合《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 条件 • (2)审查是否符合《仲裁法》第23条规定的条件 • 2.受理的法律后果 • (1)仲裁委员会取得了对争议案件的仲裁权 • (2)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取得了仲裁当事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