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假如。使:派 言于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伯”相当 于“于郑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伯言” 师必退。”公从之。 师:军队。 之:代词,他。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 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 伯同意了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公从之。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 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 伯同意了。 师:军队。 之:代词,他。 若:假如。使:派 “言于郑 伯”相当 于“于郑 伯言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无能为也已:不能干 犹: 子的独立性,不译。 什么了。为:做(什 么)已,同“矣” 尚且 辞:推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而: 千;古代对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表 人的尊称。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顺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承 亦有不利焉!”许之。 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答应 然:然而, 但是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 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 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 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 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 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 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 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不译。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 什么了。为:做(什 么)已,同“矣” 子:古代对 人的尊称。 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 过,过错。也,判断句的标志。 然:然而, 但是 辞:推辞 犹: 尚且 而: 表 顺 承 答应
第二段写了什么? ·答:烛之武临危受命
• 第二段写了什么? • 答:烛之武临危受命
缒:用绳子 夜:名词作状语 拴着人(物) 在夜里;当夜。 从城墙上往 下吊。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而:表修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灭亡 敢以(之)烦执事。 动用法。 而:表顺 执事:办事的官吏,对对 方的敬称 承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 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 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 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之)烦执事。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 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 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 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 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当夜。 亡:使… 灭亡。 使 动用法。 而:表顺 承 缒:用绳子 拴着人(物) 从城墙上往 下吊。 而:表修饰 执事:办事的官吏,对对 方的敬称
越:越过。 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来,表目的。 焉:哪里,怎么。 越国以鄱远,君知其难 事 以:来,连词,表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目的,“来”。陪: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增加。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 行李:出使的人,使无所害。 薄:削弱 者。现指外出的人携 带的随身物品。之 在:同“供”。以(之)为;东道主: 共: 圭谓之间,增强(东西形名浇指主人古今异义 乏困:缺少的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 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 么害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 无所害。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 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 么害处。 以:来,表目的。 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 焉:哪里,怎么。 以:来,连词,表 目的,“来”。陪: 增加。 以(之)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 泛指主人。古今异义。 行李:出使的人,使 者。现指外出的人携 带的随身物品。之: 主谓之间。 共:同“供” 。 乏困:缺少的 (东西)。形→名 越:越过。 其:这 件事 厚:增强 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