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识英雄,决非平凡之才。曹操当机立 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 注释: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 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 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 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既毕:指接见完毕。⑥魏王何如:(你 看)魏王这人怎样?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2.帝自捉刀立床头 3.魏王雅望非常( 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二、填空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词性为」 军释 “使崔季珪代”中的“使”, 词性为 解释为 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曹操虽“形陋”,但英 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为曹操阴险奷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 原文 18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 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 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 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 《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n) 今浙江省嵊(sh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2.四望皎然( 3.因起彷徨( 4经宿方至(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 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导读 :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识英雄,决非平凡之才。曹操当机立 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 注释 :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 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 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 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既毕:指接见完毕。⑥魏王何如:(你 看)魏王这人怎样?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l.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 2.帝自捉刀立床头( ) 3.魏王雅望非常( ) 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二、填空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词性为_____解释为_____;“使崔季珪代”中的“使”, 词性为_______,解释为________。 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曹操虽“形陋”,但英 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为曹操阴险奸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8.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 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 :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 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 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 《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 n): 今浙江省嵊(sh 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 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9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从 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 去后乃至: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原文 20.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导读: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 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 练 解释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二、翻译 柳絮因风起。 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 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流传千 古的例子 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 原文 21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原文 19.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从 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 :①期:约定时间。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0.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导读 :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 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注释 :①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 ) 二、翻译 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 1-2 个古代炼字流传千 古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 原文 21.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 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行大法( )2.其在釜下然( 3.漉菽以为汁(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 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原文 22太宗罢朝 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 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 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 见魏徴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 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 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 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会杀此田舍汉( )( )2谁触忤陛下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4妾闻主圣臣忠( 、翻译 1.岂过魏徴,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 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原文 23.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 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 余也。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 日乃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 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 :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行大法( ) 2.萁在釜下然( ) 3.漉菽以为汁( )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 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2.太宗罢朝 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 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 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 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 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 :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 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 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会杀此田舍汉( )( ) 2.谁触忤陛下( )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 4.妾闻主圣臣忠( ) 二、翻译 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原文 23.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 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 余也。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 日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导读: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窃时以肆暴”,虽能得意于一时,终究要被 扫除干净。 注释:①拘忌:拘束和禁忌。②值子:值,碰到。子,农历的子年。③僮:未成年的仆人。 ④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⑤衣:衣架。⑥累累:一个接一个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不畜猫犬()2.悉以恣鼠不问()3.某氏室无完器()4假五、六猫() 二、翻译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三、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 原文 24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 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 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 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 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 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畋得麋麑( 2.自是日抱就犬( )3.习示之( 4然时啖其舌( )5.麋至死不悟( 6.走欲与为戏()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原文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 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 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 日者云。 导读: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导读: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窃时以肆暴”,虽能得意于一时,终究要被 扫除干净。 注释 :①拘忌:拘束和禁忌。②值子:值,碰到。子,农历的子年。③僮:未成年的仆人。 ④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⑤衣:衣架。⑥累累:一个接一个。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畜猫犬( )2.悉以恣鼠不问( )3.某氏室无完器( )4.假五、六猫( ) 二、翻译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4.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 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 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 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 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 ):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 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5.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 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 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导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
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 的欲望了。 注释:①华:花。②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③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 嘟噜”。④缯(zng):泛指丝织品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 丹( )4.壳如红缯( )5.浆液甘酸如醴酪( )6.大 略如彼,其实过之( )( 、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 的 ,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 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大诗人,字_,号 著有《白氏长庆集》。 原文 26.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 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 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 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 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 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 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3.讽诵之声琅然( 4.闻于远近(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6亦笃学如此( 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 的欲望了。 注释 :①华:花。 ②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③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 “嘟噜”。 ④缯(z ng):泛指丝织品。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 丹( ) 4.壳如红缯(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 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 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 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原文 26.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 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 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 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 :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 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 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 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3.讽诵之声琅然( ) 4.闻于远近( )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 6.亦笃学如此( ) 二、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