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 整理 归类 验证:就是要在弄清天气谚语含义的基础上, 对天气谚语所反映的天气变化规律,用气象 资料进行统计学的对比分析、相似分析来进 行检验和考证,以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而得到具体预报规则或制成可供预报参考 的图表,确定使用的地区、季节,并不断了 解使用效果,在使用中不断的加以改进。 注意气候背景:比如华北地区“冬暖来年涝, 冬寒来年旱”,现在不适用了
• 收集 • 整理 • 归类 • 验证:就是要在弄清天气谚语含义的基础上, 对天气谚语所反映的天气变化规律,用气象 资料进行统计学的对比分析、相似分析来进 行检验和考证,以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而得到具体预报规则或制成可供预报参考 的图表,确定使用的地区、季节,并不断了 解使用效果,在使用中不断的加以改进。 • 注意气候背景:比如华北地区“冬暖来年涝, 冬寒来年旱”,现在不适用了
二.利用气象要素演变曲线确定韵律 比如:北方一些地区往往有150天左右的韵 律关系,预报人员发现北京2月的冷空气与7 月降水有一定的关系,往往在气压很高,而 气温很低时(A类)或者在气温很高,而气 压很低时(B类),150天之后有一次降水。 为了验证150天韵律是否存在,首先把前期 2月日平均气压P及日平均温度T点绘成曲线, 并表明天气,然后在每天的下边将150天后 的降水标出,分析曲线,找出韵律关系
二.利用气象要素演变曲线确定韵律 • 比如:北方一些地区往往有150天左右的韵 律关系,预报人员发现北京2月的冷空气与7 月降水有一定的关系,往往在气压很高,而 气温很低时(A类)或者在气温很高,而气 压很低时(B类),150天之后有一次降水。 • 为了验证150天韵律是否存在,首先把前期 2月日平均气压P及日平均温度T点绘成曲线, 并表明天气,然后在每天的下边将150天后 的降水标出,分析曲线,找出韵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