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著 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 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 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他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 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主 要教育思想为:建立以国民教 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 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 貪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建立体、智、德、美四育和谐 发展的教育体系
蔡元培 1868-1940 我国著 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 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 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他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 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主 要教育思想为:建立以国民教 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 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 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建立体、智、德、美四育和谐 发展的教育体系。 蔡 元 培
饱读诗书 试皆捷 蔡先生从小就翻阅史记、汉书、郾 史通 义、说文通训定声各书。十三岁时拜经学名主子庄为 师,学八股文及宋儒之学。蔡先生对于中国旧学曾下过 苦功,所以他能连试皆捷,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 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二十六岁补翰林院庶吉士,二 十八岁补翰林院编修。他在少年时期,已名动公卿,曾 被常熟宰相翁同解誉为:「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才 也。」由此可见蔡先生旧学根基是如何的深厚
蔡先生从小就翻阅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 义、说文通训定声各书。十三岁时拜经学名宿王子庄为 师,学八股文及宋儒之学。蔡先生对于中国旧学曾下过 苦功,所以他能连试皆捷,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 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二十六岁补翰林院庶吉士,二 十八岁补翰林院编修。他在少年时期,已名动公卿,曾 被常熟宰相翁同龢誉为:「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才 也。」由此可见蔡先生旧学根基是如何的深厚。 饱 读 诗 书 连 试 皆 捷
赏通中西的学向 蔡先生不仅对中国旧学有相当的基础。而且 对西方的学术也很有研究,于吸收之外加以消 化和批判。蔡先生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看法最 足以说明这点:他一方面推崇中国旧有的文化, 一方面又主张对国故以客观态度、科学方法 重新佔价,重新整理:他不讳言中国文化的缺 点,但也批评西方文化的弊病;他虽然主张吸 收欧美文化,但并非无条件的模伤,而主张有 选择的吸收;他又主张融合中西文化的长处, 创造适合时代的新文化。这些言论惟有贯通了 中西学问的人。才能见到才能说出
蔡先生不仅对中国旧学有相当的基础,而且 对西方的学术也很有研究,于吸收之外加以消 化和批判。蔡先生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看法最 足以说明这点:他一方面推崇中国旧有的文化, 一方面又主张对国故以客观态度、科学方法, 重新估价,重新整理;他不讳言中国文化的缺 点,但也批评西方文化的弊病;他虽然主张吸 收欧美文化,但并非无条件的模仿,而主张有 选择的吸收;他又主张融合中西文化的长处, 创造适合时代的新文化。这些言论惟有贯通了 中西学问的人,才能见到,才能说出。 贯通中西的学问
蔡先生在学问和事业上都有大成 就,一方面固然靠他的天资,而另一方面则靠他的勤勉。 蔡先生一生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中。到德国后,他首先学」 习德语 年以后,进入莱比锡大学苦读,三年之内选 读了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心理学、美学等科 目,只要时间不冲突,他都尽量选听。他又进入实验心 理学研究所和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读,并在课余另请讲 师到他寓所,为他讲授德囯文学。蔡先生以翰林之尊 年届不惑,远涉重洋,学习如此多的科目,其苦学精神 实在值得钦侃
蔡先生在学问和事业上都有大成 就,一方面固然靠他的天资,而另一方面则靠他的勤勉。 蔡先生一生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中。到德国后,他首先学 习德语;一年以后,进入莱比锡大学苦读,三年之内选 读了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心理学、美学等科 目,只要时间不冲突,他都尽量选听。他又进入实验心 理学研究所和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读,并在课余另请讲 师到他寓所,为他讲授德国文学。蔡先生以翰林之尊、 年届不惑,远涉重洋,学习如此多的科目,其苦学精神 实在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