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心理学一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 第四章抑郁、欺骗和色情:网络生活的阴暗面 88 因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 网络社会支持中的阴暗面:不利建议、欺骗和去边缘化偏离……100 在线社区中的欺骗和性别伪装……………………………………101 第五章因特网上积极的个人行为及人际行为 118 乌托邦思想和新技术………………………………………………119 重温网络成瘾…………………………………………119 因特网和身份的积极面…………………………………………121 在线身份和现实生活… 124 媒介选择、印象管理和元知觉… 127 人际互动…… ………129 因特网上的浪漫关系 137 对在线关系的“预测 145 第六章共享与网上冲浪:在线社区和网站浏览的 有利之处………………………… 148 虚拟社区:在线归属感的益处…………………………………148 弱联系和虚拟社区的益处……………………………………149 在线情感支持… ……"s………s………………………………150 因特网和生活质量… 158 动机性因特网浏览的积极影响 162 积极的因特网使用及其意义…………………………………………165 第七章用于理解因特网行为的框架 ……167 用户方面… 167 媒介效应… 176 媒介效应和用户间的交互作用 182 策略性和动机性用户、期望效应和意外效应的意义及应用……183
目录 第八章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190 网络崇尚交流过程而非交流内容 ,,,,,·,,,,,、, ………………190 因特网行为的设计 ……………………………………197 网络行为的心理学研究……………………………198 参考文献…… 206 作者索引 …………………………………………224 主题索引… 228 译后记 235
图示目录 2.1社会情境线索编减和交流结果 33 2.2计算机中介交流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露………………………43 2.3不同条件下态度的极化… ……………………45 2.4社会身份和群组极化………………………………………………46 3.1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一行为模型…… 66 4.1因特网使用与社会隔离… 4.2因特网使用与传统媒介 …95 5.1身份去边缘化的过程模型… …125 6.1足球迷和计算机中介的沉浸荣耀 …………165 7.1策略性与动机性用户、期望效应和意外效应的框架……………181
表格目录 2.1媒介及媒介交流的五个维度……… 26 2.2因特网交流及相应的五个维度 27 2.3津巴多提出的先行条件和同步的计算机中介交流……………36 2.4一些常见的表情图标和社会语言的缩略词 ·,,,,,,.,,.,,,,,、 38 3.1网络成瘾的诊断性标准… ……59 3.2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调查问卷以及病理性因特网用户和有限症状 ( limited symptom,LS)用户表示同意的百分比(%) ……60 3.3通过媒介进行的网络论战… 68 3.4网络空间和真实空间关系里的虚伪表征…… ……82 6.1因特网用户和非因特网用户的社会联系……………………160 6.2万维网和热线电话服务中不同癌症部位的“点击率”…………163 7.1意外效应和技术使用…………………………………………180 5
第一章 心理学与网络 在一个孤寂的夏天,派驻乡村内地工作的约翰·斯坦斯伯里 ( John Stansbury)与“麦特(Mat)”建立了在线友谊。他们经常聊天, 甚至计划一起去度假和钓鱼旅行。可是“麦特”却改变了计划,决定 去新墨西哥州旅游,这正好要经过斯坦斯伯里所在的地区。当时斯 坦斯伯里正生病发烧,他现在唯一能想起的只是“朦胧地意识到有· 双温柔的女子的手和一↑亲切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病房里”。这么一 说大家就都明白了,其实“麦特”是一位女子的假名,不久以后这两人 就结婚了。 很熟悉是吗?当然。除了许多其他的事情之外,因特网还引发了大 量有关网络罗曼史、引诱俘获和放纵行为的报道。然而,上面的这篇报道 出自1891年《西部电工》( Western electrician)里的一篇文章(由斯坦奇 重述,1999,第127-128页),我们面对的年轻情侣是电报报务员,而不是 因特网聊天室的用户。 蒂娜·休伊什( Tina huish)发了一条短信“想聊天吗?”给一个 与自己手机号码相近的号码,这条短信被140英里外的安德鲁·鲍 德温( Andrew baldwin)收到。他回复了信息,两人的关系迅速发展 起来。他俩在短信和话费上花了数百英镑,而且不出6个月,鲍德温 就搬到了萨默塞特( Somerset)与休伊什住在了一起。据报道,他们 计划在不久的将来结婚[安娜诺娃网站(Ananova.com),2001年7 月20日:“随意的手机短信成就了姻缘”] 上述故事中有两个关键的地方值得注意。首先这类事情一直受到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