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卒 鹏程 第四章 水生昆虫 PCAS/FEHD/HKSARG
第 四 章 水 生 昆 虫
全球已描述有0万种昆虫,约30目,绝大多数为陆生, 约11个目的少数种类为水栖或半水栖生活,通常将这些 昆虫和幼虫按生活环境称为水生昆虫。 水生昆虫可分为两类,一类成虫和和幼虫都在水中生活, 另一类仅幼虫生活在水中。 有些水生昆虫对水产养殖有害,特别是一些昆虫的成 虫和幼虫,如龙虱和牙虫等。 有些水生昆虫幼虫,特别是摇蚊科幼虫,是淡水水域 主要的饵料底栖动物
全球已描述有90万种昆虫,约30目,绝大多数为陆生, 约11个目的少数种类为水栖或半水栖生活,通常将这些 昆虫和幼虫按生活环境称为水生昆虫。 有些水生昆虫幼虫,特别是摇蚊科幼虫,是淡水水域 主要的饵料底栖动物。 水生昆虫可分为两类,一类成虫和和幼虫都在水中生活, 另一类仅幼虫生活在水中。 有些水生昆虫对水产养殖有害,特别是一些昆虫的成 虫和幼虫,如龙虱和牙虫等
第一节 形态和功能 昆虫全身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体外披复几丁质的外骨骼。在生长过程中,一生要蜕换几次皮。 1、头部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 触角: 一般有1对触角。有丝状、刚毛状、锤状、羽状、念 珠状等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机能。 复眼(1对):头顶2侧,许多小眼组成为主要视觉器官。 单眼: 背单眼-3个,成、若虫具有,位于复眼和触角之间。 侧单眼-1-7对不等,头的下侧缘,全变态的昆虫有 口器:上唇1片,大颚1对,小颚1对,下唇1片,舌
第一节 形态和功能 昆虫全身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体外披复几丁质的外骨骼。在生长过程中,一生要蜕换几次皮。 1、头部 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 一般有1对触角。有丝状、刚毛状、锤状、羽状、念 珠状等 .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机能。 复眼(1对): 头顶2侧,许多小眼组成.为主要视觉器官 。 背单眼-3个,成、若虫具有,位于复眼和触角之间。 侧单眼-1-7对不等,头的下侧缘,全变态的昆虫有 口器:上唇1片,大颚1对,小颚1对,下唇1片,舌 触角: 单眼:
昆虫胸部由三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后胸三节。各节 2.胸部 均由背板、腹板和侧板组成。每一胸节具足一对。大多 数种类在中、后胸各具一对翅,少数仅具一对。 (1)胸足 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及跗节组成 主要类型为:步行足、开掘足、跳跃足、捕捉足、携粉足、游泳 足、攀援足、抱握足等。 (2)翅水生昆虫的翅有鞘翅、膜翅和半翅三种。 鞘翅:革质,硬而厚。 膜翅:膜质,薄而透明。 半翅:前部革质,后部膜质
2.胸部 昆虫胸部由三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后胸三节。各节 均由背板、腹板和侧板组成。每一胸节具足一对。大多 数种类在中、后胸各具一对翅,少数仅具一对。 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及跗节组成 主要类型为:步行足、开掘足、跳跃足、捕捉足、携粉足、游泳 足、攀援足、抱握足等。 (1)胸足 (2)翅 水生昆虫的翅有鞘翅、膜翅和半翅三种。 鞘翅:革质,硬而厚。 膜翅:膜质,薄而透明。 半翅:前部革质,后部膜质
3.腹部 一般的成体由9-11节组成,两侧有8-10对气门,呼吸通常靠 身体后部一对气门进行。 为了适应底栖生活,特化成洛种各样的呼吸器官气管鳃、血 鳃、呼吸管 血鳃:如双翅目中的摇蚊幼虫,在身体后端具有含血液的管 状突起,称血鳃。 气管鳃:某些昆虫的幼虫和稚虫,其体壁某些部位形成片状 或丝状的突起,其中分布大量的气管,称为气管鳃,可直接 呼吸水中的氧气。 可着生腹部两侧or未端、胸部的两侧、头部的腹面o直肠内 (如蜻蜒稚虫) 呼吸管:半翅目的一部分水生种类,身体后端的气孔延长, 成管状突起,称呼吸管
3.腹部 一般的成体由9-11节组成,两侧有8-10对气门,呼吸通常靠 身体后部一对气门进行。 为了适应底栖生活,特化成各种各样的呼吸器官气管鳃、血 鳃、呼吸管 血鳃:如双翅目中的摇蚊幼虫,在身体后端具有含血液的管 状突起,称血鳃。 气管鳃:某些昆虫的幼虫和稚虫,其体壁某些部位形成片状 或丝状的突起,其中分布大量的气管,称为气管鳃,可直接 呼吸水中的氧气。 可着生腹部两侧or末端、胸部的两侧、头部的腹面or直肠内 (如蜻蜒稚虫) 呼吸管:半翅目的一部分水生种类,身体后端的气孔延长, 成管状突起,称呼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