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地位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类生存以衣食为主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生存之本。马克思指出 “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 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 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资 生活本身。”迄今为止,人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 资料及其原料,主要来源于农业,尤其是维持人类生 理机能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只能 依靠动植物产品来提供
农业的地位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类生存以衣食为主。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生存之本。马克思指出: “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 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 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资 生活本身。”迄今为止,人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 资料及其原料,主要来源于农业,尤其是维持人类生 理机能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只能 依靠动植物产品来提供
农业的地位 2.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 础。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高,人们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后出现了剩余 这时,社会可以把日益增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于是有了分工、分业的发展 首先是手工业逐渐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 部门,随后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分离 商品交换的苑围和规模不断打大,商业也分离出采形 成独立的经济部门;再以后,社会分工继续扩大和深 化,更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形成并独立出来,最终形成 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说,农业 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的基础。正如马 克思指出:“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 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于基他二切劳动部门成 之为独立劳动部 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剩余价 值来说,也是自然基础
农业的地位 2.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 础。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高,人们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后出现了剩余。 这时,社会可以把日益增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于是有了分工、分业的发展。 首先是手工业逐渐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 产部门,随后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分离, 商品交换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商业也分离出来形 成独立的经济部门;再以后,社会分工继续扩大和深 化,更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形成并独立出来,最终形成 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说,农业 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的基础。正如马 克思指出:“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 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成 之为独立劳动部门,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剩余价 值来说,也是自然基础
农业的概念 地位与特点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 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石 农业是最古老、历史跨度最长的基础产业部门,也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母体。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农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 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的概念、 地位与特点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 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石。 农业是最古老、历史跨度最长的基础产业部门,也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母体。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农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 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生产是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重要部分,农业 生产的增加可使国民经济总量增加。若用Pa表示农业 部门的增加值,Pn表示非农业部门的增加值,P表示国 内生产总值,则有: P=Pa+Pn 上式中,Pa的大小直接影响着P的大小,Pa即称为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静态总量贡献;Pa/P是农业增加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称为衣业对国民经济 的静态相对贡献。例如,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1669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17247亿元。这意味着 2003年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为17247亿元 相对贡献为148%。动态地看,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 总量贡献呈扩大趋势,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相对贡献 呈减小趋势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生产是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重要部分,农业 生产的增加可使国民经济总量增加。若用Pa表示农业 部门的增加值,Pn表示非农业部门的增加值,P表示国 内生产总值,则有: P=Pa+Pn 上式中,Pa的大小直接影响着P的大小,Pa即称为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静态总量贡献;Pa/P是农业增加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称为农业对国民经济 的静态相对贡献。例如,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1669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17247亿元。这意味着, 2003年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为17247亿元, 相对贡献为14.8%。动态地看,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 总量贡献呈扩大趋势,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相对贡献 呈减小趋势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分析,若用G代 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Ga代表农业的增长速度,Gn 代表非农产出的增长速度,和Wn分别代表衣业和韭 速度可以表达为: G=Ga Wa+Gn Wn 上式中,Ga·Wa表示国民经济增长中来源于农业的百分 点。若用(GaWa)除以G,并用δa表示,即: δa=(GaWa)/G 则δa为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即农业对国 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具体地定性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归 结为四种形式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责献、市场 贡献和外汇贡献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分析,若用G代 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Ga代表农业的增长速度,Gn 代表非农产业的增长速度,Wa和Wn分别代表农业和非 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则国民经济的增长 速度可以表达为: G=Ga·Wa+Gn·Wn 上式中,Ga·Wa表示国民经济增长中来源于农业的百分 点。若用(Ga·Wa)除以G,并用δa表示,即: δa= (Ga·Wa)/G 则δa为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即农业对国 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具体地定性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归 结为四种形式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 贡献和外汇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