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下册 主要参考答案及提示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1. diexi绥溃 2.(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2)消灭 3. ACCAC4.(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引题主题(2)记叙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5.(1)“较为”二字说明词语运用程度上有差别。(2)“很”字 说明的程度反映出汤恩伯骄傲自负的心理。 6.(1)依时叙事(2)详略得当(3)叙议结合(4)去粗取精(5)语言极富特色。7 主要信息:日本篡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略的历史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外侵略扩 张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资料表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 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 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他日益 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意对即可)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 点要求,言之成理即可。9.第1段,第2、3段10.电头时间地点真实及时11.围绕着“要 和平,不要战争,伊拉克人民是无辜的等”来组织语言。12.心系他人,拾金不昧的品格 词语有“突然发现”“竞是”“粗略估计”“马上”13.(1)4月29日晚。(2)公安治安分 局城西派出所。(3)司机董兴强。(4)董兴强拾金不昧,与民警多方査找失主。(5)直到 昨天下午,20余万元巨款仍无人认领。14.因特网、酒吧、茶吧、托福考试等 2诗两首 1. zhazhagugu 2.(1)田间“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2)小说、散文、戏剧3.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 用残暴、讥讽的语言朗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4.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 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 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 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5.示例: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拒绝战争,反对暴力。6.可从诗歌的主题、表达方式、写作 技巧、修辞的运用、语言的特点等多方面评析。7.比喻:如“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等,形象 生动地描摹出新生的充满希望的祖国的形象 8.本节诗主要运用了“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 跑线”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具有崭新、希望的特点,这恰是诗人从痛苦压抑走向希望的表 现,她为祖国的复苏而兴奋不已。9.例:08奥运会的举办,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的成功发 射等。10.热爱家乡、歌颂家乡、希望家乡更美好11.反复12.第三节借助“老人举杯,孩 子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等物象,表达了陶醉于美好生活的情感。13.节奏应该是欢 快的,曲调应该是明丽的。 3芦花荡 1.ydo噤 cuansadianqiudi仄2.(1)指月色皎洁,清风宜人。(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 办才好。造句略3.孙犁《孙犁文集》“荷花淀派”4.人物、故事情节、环境。5.“老头子” 代表着苇塘里豪迈乐观、不怕困难、斗志昂扬的抗日革命队伍。让我们感受到,在敌后抗日
(山东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下册 主要参考答案及提示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1. díèxiù绥溃 2. (1)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2) 消灭 3. ACDCA4. (1)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引题主题(2) 记叙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5. (1) “较为”二字说明词语运用程度上有差别。(2) “很”字 说明的程度反映出汤恩伯骄傲自负的心理。 6. (1) 依时叙事(2) 详略得当(3) 叙议结合(4) 去粗取精(5) 语言极富特色。7. 主要信息:日本篡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略的历史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外侵略扩 张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资料表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 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 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他日益 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意对即可)8.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 点要求,言之成理即可。9. 第 1 段,第 2、3 段 10. 电头时间地点真实及时 11. 围绕着“要 和平,不要战争,伊拉克人民是无辜的等”来组织语言。12. 心系他人,拾金不昧的品格; 词语有“突然发现”“竟是”“粗略估计”“马上”13.(1) 4 月 29 日晚。(2) 公安治安分 局城西派出所。(3) 司机董兴强。(4) 董兴强拾金不昧,与民警多方查找失主。(5) 直到 昨天下午,20 余万元巨款仍无人认领。14. 因特网、酒吧、茶吧、托福考试等。 2 诗两首 1. zházhāgǔgū 2. (1) 田间“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2) 小说、散文、戏剧 3. 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 用残暴、讥讽的语言朗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4.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 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 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 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5. 示例: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拒绝战争,反对暴力。6. 可从诗歌的主题、表达方式、写作 技巧、修辞的运用、语言的特点等多方面评析。7. 比喻;如“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等,形象 生动地描摹出新生的充满希望的祖国的形象。 8. 本节诗主要运用了“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 跑线”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具有崭新、希望的特点,这恰是诗人从痛苦压抑走向希望的表 现,她为祖国的复苏而兴奋不已。9. 例:08 奥运会的举办,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的成功发 射等。10. 热爱家乡、歌颂家乡、希望家乡更美好 11. 反复 12. 第三节借助“老人举杯,孩 子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等物象,表达了陶醉于美好生活的情感。13. 节奏应该是欢 快的,曲调应该是明丽的。 3 芦花荡 1. yào 噤 cuānsàdiànqiúdī仄 2. (1) 指月色皎洁,清风宜人。(2)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 办才好。造句略 3. 孙犁《孙犁文集》“荷花淀派”4.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5. “老头子” 代表着苇塘里豪迈乐观、不怕困难、斗志昂扬的抗日革命队伍。让我们感受到,在敌后抗日
根据地,有许多这样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都发动起来,团结对抗日本的侵略,我们的 抗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 6.示例: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 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 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 战士。”“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我喜欢小说把严酷 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7.提示:写人物要抓 住主要特征,用具体生动的描写方法,要带有感情。8.略 9.例如:“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极力渲染了家乡的美丽和 人们的幸福生活,日寇的入侵,打破生活的平静,激起“女人”的仇恨 0.景物描写、动作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使我们看到一位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的妇 女形象。11.诗化的语言优美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富有舞蹈美和色彩美的动人画卷。辛苦的劳 动者与其作品变得极富诗意而美丽迷人,反映了女主角对劳动,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也由这 对美丽家乡的热爱,更激发了人们对破坏这幸福生活的日寇的仇恨,为后面展开情节,作了 铺垫。12.描绘月夜优美的景色和女人月下编席,展现白洋淀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精 神风貌 4蜡烛 1. fuli jugong jiaozang pufuchanshuai2.(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2)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3)(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3.烛光是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对 烈土的哀思。4.(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哭,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她渴 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她无比沉痛,向烈士敬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 畏惧,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把喜烛点在坟头,陪伴烈士英灵,表现出深沉强烈 的母亲般的爱 5.示例:①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 龄《从军行》)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④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6.示例:文章将 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 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7.线索8.战斗的最前线上,女性出现比较少,因此女卫生员的出 现使战士们大为吃惊,从侧面烘托出女卫生员的勇敢。9.(1)表示她在做出抉择前内心的 矛盾。(2)她明白了他抱起炸药包要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3)“雕塑般”表明连长听 说他们是夫妻后非常震惊,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10.连长被夫妻二人的英勇无畏的行为所感动,因此他把红布条儿系在小号上,意思是让他 们夫妻二人永远在一起 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1. jihai砫e曦箧瞥2.雨果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3.(1)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2)繁富华丽,气派雄伟4.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
根据地,有许多这样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都发动起来,团结对抗日本的侵略,我们的 抗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 6. 示例: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 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 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 战士。”“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我喜欢小说把严酷 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7. 提示:写人物要抓 住主要特征,用具体生动的描写方法,要带有感情。8. 略。 9. 例如:“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极力渲染了家乡的美丽和 人们的幸福生活,日寇的入侵,打破生活的平静,激起“女人”的仇恨。 10. 景物描写、动作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使我们看到一位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的妇 女形象。11. 诗化的语言优美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富有舞蹈美和色彩美的动人画卷。辛苦的劳 动者与其作品变得极富诗意而美丽迷人,反映了女主角对劳动,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也由这 对美丽家乡的热爱,更激发了人们对破坏这幸福生活的日寇的仇恨,为后面展开情节,作了 铺垫。12. 描绘月夜优美的景色和女人月下编席,展现白洋淀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精 神风貌。 4 蜡烛 1. fúlìjūgōngjiàozàng púfúchànshuāi2. (1)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2)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3)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3. 烛光是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对 烈士的哀思。4. (1)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哭,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她渴 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2)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她无比沉痛,向烈士敬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3) 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 畏惧,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4) 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把喜烛点在坟头,陪伴烈士英灵,表现出深沉强烈 的母亲般的爱。 5. 示例:① 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 龄《从军行》)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 长征》)④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6. 示例:文章将 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 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7. 线索 8. 战斗的最前线上,女性出现比较少,因此女卫生员的出 现使战士们大为吃惊,从侧面烘托出女卫生员的勇敢。9. (1) 表示她在做出抉择前内心的 矛盾。(2) 她明白了他抱起炸药包要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3) “雕塑般”表明连长听 说他们是夫妻后非常震惊,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10. 连长被夫妻二人的英勇无畏的行为所感动,因此他把红布条儿系在小号上,意思是让他 们夫妻二人永远在一起。 5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 1. jǐhàilüè曦箧瞥 2. 雨果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3. (1)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2) 繁富华丽,气派雄伟 4.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
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区别,强盗政府不代表人民,他公开斥 责政府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的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 明的创造者。这封信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5.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 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运用反语,强烈突出了讽刺意味 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6.要求学生写一段读后感,可以从“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 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这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 等几方面来谈。7.中心:让战争走开,呼唤和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尽一份力。8.圆 明园的美丽被英法联军焚毁9.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 此来突出英法侵略者的卑劣行径。10.引用雨果的评价更能体现出圆明园是一个浓缩了人类 文明精华的奇迹。 1.角度:可评价英雄壮举,也可抒发为祖国强大而努力之志。12.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 同意。战争就像恶魔一样,它吞食着人民的肉体和心灵,使和平化为乌有;也造就了许多丧 心病狂的战争狂魔,干出许多惨无人道的事来:战争还可以使人们变得贪婪,想以战争换取 金钱、地位、荣耀,而不顾他人性命,乱杀无辜。总之,战争不是什么好事,它只会让有些 人贪婪和残忍,让更多的人民遭受痛苦。 6亲爱的爸爸妈妈 1.戮粹屹悼 hudnghumiu chongjing luowanyan 2.憧憬喜悦恐惧呼唤哀伤控诉反抗执著云筲3.(1)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2)向往。 4.西德作家的态度诚恳,他把自己和整个民族看成是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 样的态度贏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日本作家尽管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他总想为日本 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指出了日本人狡辩的要害。作 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而不称他为作家,称为“日本人”,表明了对他的鄙弃。许多人与西 德作家握手,表明各国作家对日本人的反感和对他的孤立 5.例:“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对被残害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的愤怒控诉。6.例:董存瑞舍身炸 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等 7.沉静、郑重、临危不乱的气度 8.在“现在下课!”后边画竖线。 9.两位老师都充满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恨,在最后的时刻坚守工作岗位 镇定沉着,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综合性学习 1.(1)提示:事例要典型,论证说理要充分。(2)军备的是是非非,战争的是是非非 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邓小平爷爷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 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时刻警醒:血雨腥风该有涯,铸 剑为犁应有日!但是,我们不怕战争,如果有来敌侵犯,我们定会捍卫我们的主权,为正义 而战,为祖国而战。天空中候鸟的翅膀带来远处的饥荒和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让我 们把真情溶化成音符,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让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2.比如:声东击西 指一种迷惑对方出奇制胜的策略。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揭竿而起:举起大 旗,起义造反。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攻其不备:指趁对方没有 防备时进攻。赤膊上阵:形容不顾生死地拼命厮杀。坚壁清野:坚固壁垒,清除四野,转移 物资和人力。3.略4.略5.略第二单元 7阿长与《山海经》
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区别,强盗政府不代表人民,他公开斥 责政府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的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 明的创造者。这封信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5. 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 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运用反语,强烈突出了讽刺意味, 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6. 要求学生写一段读后感,可以从“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 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这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 等几方面来谈。7. 中心:让战争走开,呼唤和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尽一份力。8. 圆 明园的美丽被英法联军焚毁 9. 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 此来突出英法侵略者的卑劣行径。10. 引用雨果的评价更能体现出圆明园是一个浓缩了人类 文明精华的奇迹。 11. 角度:可评价英雄壮举,也可抒发为祖国强大而努力之志。12.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 同意。战争就像恶魔一样,它吞食着人民的肉体和心灵,使和平化为乌有;也造就了许多丧 心病狂的战争狂魔,干出许多惨无人道的事来;战争还可以使人们变得贪婪,想以战争换取 金钱、地位、荣耀,而不顾他人性命,乱杀无辜。总之,战争不是什么好事,它只会让有些 人贪婪和残忍,让更多的人民遭受痛苦。 6 亲爱的爸爸妈妈 1. 戮粹屹悼 huǎnghūmiù chōngjǐngluǒwānyán 2. 憧憬喜悦恐惧呼唤哀伤控诉反抗执著云霄 3. (1)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2) 向往。 4. 西德作家的态度诚恳,他把自己和整个民族看成是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 样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日本作家尽管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他总想为日本 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指出了日本人狡辩的要害。作 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而不称他为作家,称为“日本人”,表明了对他的鄙弃。许多人与西 德作家握手,表明各国作家对日本人的反感和对他的孤立。 5. 例:“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对被残害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的愤怒控诉。6. 例:董存瑞舍身炸 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等。 7. 沉静、郑重、临危不乱的气度 8. 在“现在下课!”后边画竖线。 9. 两位老师都充满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恨,在最后的时刻坚守工作岗位, 镇定沉着,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综合性学习 1. (1) 提示:事例要典型,论证说理要充分。(2) 军备的是是非非,战争的是是非非, 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邓小平爷爷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 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时刻警醒:血雨腥风该有涯,铸 剑为犁应有日!但是,我们不怕战争,如果有来敌侵犯,我们定会捍卫我们的主权,为正义 而战,为祖国而战。天空中候鸟的翅膀带来远处的饥荒和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让我 们把真情溶化成音符,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让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2. 比如:声东击西: 指一种迷惑对方出奇制胜的策略。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揭竿而起:举起大 旗,起义造反。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攻其不备:指趁对方没有 防备时进攻。赤膊上阵:形容不顾生死地拼命厮杀。坚壁清野:坚固壁垒,清除四野,转移 物资和人力。3. 略 4. 略 5. 略第二单元 7 阿长与《山海经》
1. zeng wuchuangbapilidan h gjie2.哀悼震悚 3.答案多元,略。4.“倘使”可以换为“假如”“如果”、“假使”、“倘若”等表示假设的 关联词,“可”可以换为“可是”、“却”等表示轻度转折的词语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 奠基人。其小说、散文、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性散 文的结集,共十篇。这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 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书 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 语文课本 6.称呼是随着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自身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儿时的鲁迅对长妈妈充满了敬意,所以称呼她为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里,前半部 分是写作者儿时对长妈妈的不大佩服和不耐烦,甚至讨厌,所以故意称她为“阿长”。另外 作者写此文时己是四十六岁,使用“阿长”符合中年人的口气。7.前半部分写“不大佩服” 是“抑”,为下一段写她的“神力”(扬)做铺垫。这是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8.略9.阿长 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 载体。阿长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等。10.略 8《背影》 1. ji susang yi2.踌躇 蹒跚屑3.(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2)狼藉:乱七八糟 的样子。4.略。5.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暑假以 后到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 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 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 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成为 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 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 自清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 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 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6.这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出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 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7.略8.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是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 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 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2)可以给读 者以广阔的自由想象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 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3)艺术视角的创新。9.略。 0.(1)绳子父亲与绳子父爱如绳 (2)我是一个爱慕虚荣、华而不实的人,父亲是一个坚韧扎实、有主见的人 (3)由开始不理解嫌恶父亲老土、自作主张,到后来非常佩服和感动。理解了父亲的对自 己的爱。 9《台阶》 qigan gabiene2.槛 倔茬3.理解略。4.造句略
1. zèng wùchuāngbāpīlìdànhuángjié2. 哀悼震悚 3. 答案多元,略。4. “倘使”可以换为“假如”、“如果”、“假使”、“倘若”等表示假设的 关联词,“可”可以换为“可是”、“却”等表示轻度转折的词语。 5.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 奠基人。其小说、散文、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性散 文的结集,共十篇。这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 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书 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 语文课本。 6. 称呼是随着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自身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儿时的鲁迅对长妈妈充满了敬意,所以称呼她为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里,前半部 分是写作者儿时对长妈妈的不大佩服和不耐烦,甚至讨厌,所以故意称她为“阿长”。另外, 作者写此文时已是四十六岁,使用“阿长”符合中年人的口气。7. 前半部分写“不大佩服”, 是“抑”,为下一段写她的“神力”(扬)做铺垫。这是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8. 略 9. 阿长 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 载体。阿长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等。10. 略 8《背影》 1. jísùsāng yǐ2. 踌躇 蹒跚屑 3. (1)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2) 狼藉:乱七八糟 的样子。4. 略。5. 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1916 年 19 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 年暑假以 后到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 28 岁。1937 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 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 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 年 10 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成为一 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 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 自清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 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 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6. 这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出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 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7. 略 8.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是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 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1) 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 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2) 可以给读 者以广阔的自由想象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 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3)艺术视角的创新。9. 略。 10. (1) 绳子父亲与绳子父爱如绳 (2) 我是一个爱慕虚荣、华而不实的人,父亲是一个坚韧扎实、有主见的人。 (3) 由开始不理解嫌恶父亲老土、自作主张,到后来非常佩服和感动。理解了父亲的对自 己的爱。 9《台阶》 1. qìgān gàbiēkē2. 槛 倔茬 3. 理解略。4. 造句略
5.“台阶”是本文的线索,“台阶”象征父亲一生的追求和理想,若改为“父亲”,就无法表 现一个“父亲”的方方面面,不够准确:“造新房”只是一种人的生理需要,而“台阶”象征 地位,是尊重的需要,比前者的层次更高,说明父亲的追求很高 6.这是一个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本分淳朴的农民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的勤劳、坚韧和 自尊,但也有着农民的谦卑。小说深沉地呼唤着尽快提高生产力,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尽快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7.略 8.略。9.略。 10《老王》 l. piyidi z uυ2.惶恐镶嵌骷髅3.造句略。4.杨绛,钱钟书夫人,著名的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学者。文革中受过冲击,写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 荼》,译作有《堂吉诃德》等。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钱钟书的《围城》和杨绛的《洗澡》 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92岁高龄的杨绛还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 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5.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 到“愧”。6.本题重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 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7.对话略。8.相同点:都靠出苦 力挣钱,都处于社会最底层,都靠拉车度日;人物都具有淳厚朴实的性格特点。不同点:所 处的时代不同。所使用的生存工具不同,所感受到的人间冷暖不同。9.略。 11《信客》 1. xi xuenuo juecuzhouyan ji liang2.伎俩:不正当的手段。焦灼:非常着急。颠沛:贫困 受挫折。潦倒: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3.造句略。4.“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 发展为讲信用,再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 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 某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 5.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 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 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书奖。 6.信客这一职业虽已消失,但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勤勉敬业这些精神是难 能可贵的,也是需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的。7.例1:我会拍这一段:信客倒夹着 把黑伞,走在潮湿阴暗的小巷里,他犹豫地推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几句低语之后,屋里的 女人歇斯底里地号啕大哭起来,然后突然昏了过去,醒来后发疯一样地扑向信客,又哭又骂 而信客并不还手还嘴,只是安慰她:就像文中写的——“低眉顺眼、连声喏喏”。主要是表现 信客对死者家属的同情、体谅。让人认识到信客为人的宽容大度。例2:我会拍老信客的故 事,尤其是老信客出门时“扬了扬”他那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 万别学我。”这个镜头看起来很沉重,有力量,能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例3:我最想拍信客 被同乡陷害关进巡捕房的那一段,因为我觉得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高潮部分,让我们看到了 城市生活给人的改变,看到了人心难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信客对同乡的理解与宽容,信客 是个难得的好人 8.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 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12冬日看海人 haochuomouchong jing
5. “台阶”是本文的线索,“台阶”象征父亲一生的追求和理想,若改为“父亲”,就无法表 现一个“父亲”的方方面面,不够准确;“造新房”只是一种人的生理需要,而“台阶”象征 地位,是尊重的需要,比前者的层次更高,说明父亲的追求很高。 6. 这是一个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本分淳朴的农民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的勤劳、坚韧和 自尊,但也有着农民的谦卑。小说深沉地呼唤着尽快提高生产力,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尽快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7. 略。 8. 略。9. 略。 10 《老王》 1. pìyìdìzuò2. 惶恐镶嵌骷髅 3. 造句略。4. 杨绛,钱钟书夫人,著名的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学者。文革中受过冲击,写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 茶》,译作有《堂吉诃德》等。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钱钟书的《围城》和杨绛的《洗澡》 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92 岁高龄的杨绛还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 63 年的风 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5.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 到“愧”。6. 本题重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 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7. 对话略。8. 相同点:都靠出苦 力挣钱,都处于社会最底层,都靠拉车度日;人物都具有淳厚朴实的性格特点。不同点:所 处的时代不同。所使用的生存工具不同,所感受到的人间冷暖不同。9. 略。 11《信客》 1. xī xūènuòjuécùzhōuyànjì liǎng2.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焦灼:非常着急。颠沛:贫困, 受挫折。潦倒: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3. 造句略。4.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 发展为讲信用,再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 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 20 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 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 5. 余秋雨,1946 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 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 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书奖。 6. 信客这一职业虽已消失,但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勤勉敬业这些精神是难 能可贵的,也是需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的。7. 例 1:我会拍这一段:信客倒夹着 一把黑伞,走在潮湿阴暗的小巷里,他犹豫地推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几句低语之后,屋里的 女人歇斯底里地号啕大哭起来,然后突然昏了过去,醒来后发疯一样地扑向信客,又哭又骂, 而信客并不还手还嘴,只是安慰她;就像文中写的——“低眉顺眼、连声喏喏”。主要是表现 信客对死者家属的同情、体谅。让人认识到信客为人的宽容大度。例 2:我会拍老信客的故 事,尤其是老信客出门时“扬了扬”他那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 万别学我。”这个镜头看起来很沉重,有力量,能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例 3:我最想拍信客 被同乡陷害关进巡捕房的那一段,因为我觉得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高潮部分,让我们看到了 城市生活给人的改变,看到了人心难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信客对同乡的理解与宽容,信客 是个难得的好人! 8. 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 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12 冬日看海人 1. háochuòmóuchōng j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