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存在腐败之风,官倒比较严重。198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 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提出坚持、加强、 改进党的领导,反对怀疑、削弱、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维护了党的 团结和统一。1998年,中中央在全国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得到加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阶段(2000年2月-2002年11 月)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第一次明确地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305月14日,他在江苏、浙江、上 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 政之基、力量之源。这就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重要作用 和地位进行了阐述、论证。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科学内涵和基本內容,全党全国进行了深入学习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 来) 党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学习贯彻的根本要 求和工作部署。十六大以来,眢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 落实,形成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取得新的明显 成效。2003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 要》,2003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 发表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要求兴起学习贯
31 社会上存在腐败之风,官倒比较严重。1989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 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提出坚持、加强、 改进党的领导,反对怀疑、削弱、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维护了党的 团结和统一。1998 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得到加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阶段(2000 年 2 月—2002 年 11 月) 2000 年 2 月 25 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第一次明确地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30)。5 月 14 日,他在江苏、浙江、上 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 政之基、力量之源。这就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重要作用 和地位进行了阐述、论证。2001 年 7 月 1 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全党全国进行了深入学习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阶段(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以 来)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学习贯彻的根本要 求和工作部署。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 落实,形成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取得新的明显 成效。2003 年 6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 要》,2003 年 7 月 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2 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 发表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要求兴起学习贯
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加强党的领导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 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P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广义上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 导集体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狭义上说,是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科学论断组成 的理论命题,它是广义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内容,是其 集中概括的理论表述。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三个论断又有各 自特定的内涵和要求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就是指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壮大我们的物质 基础,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 而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及其性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 本推动力是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作为物质力量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决
32 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加强党的领导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 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P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广义上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 导集体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狭义上说,是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科学论断组成 的理论命题,它是广义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内容,是其 集中概括的理论表述。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三个论断又有各 自特定的内涵和要求。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就是指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壮大我们的物质 基础,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 而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及其性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 本推动力是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作为物质力量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决
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 落后的生产力,生产力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生 产力的发展变化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带动了上层建筑及社会 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的变化必然造 成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发展说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 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的进步与提高归根结底是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 全面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 社会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是要靠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然就是空想社会主义、 假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 面发展,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 体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因,从根本 上来说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 高度重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的,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 发展。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
33 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 落后的生产力,生产力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生 产力的发展变化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带动了上层建筑及社会 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的变化必然造 成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发展说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 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的进步与提高归根结底是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 全面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 社会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是要靠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然就是空想社会主义、 假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 面发展,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 体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因,从根本 上来说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 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的,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 发展。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
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都是为了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党无论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 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判断标准(P33)先进文化是指反映社会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发展方 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衡量先进文化的标准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 原理,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是否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凡是有促进作用的就是先进文化,否则 就是落后、腐朽的甚至是反动的文化,如黄、赌、毒,“法轮功”既是。 (2)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 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竟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炲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全球 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引又有排斥,有融合又 有斗争,又渗透又有抵制。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 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有中国特色 的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
34 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都是为了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党无论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 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判断标准(P33)。先进文化是指反映社会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发展方 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衡量先进文化的标准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 原理,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是否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凡是有促进作用的就是先进文化,否则 就是落后、腐朽的甚至是反动的文化,如黄、赌、毒,“法轮功”既是。 (2)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 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全球 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引又有排斥,有融合又 有斗争,又渗透又有抵制。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 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有中国特色 的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
(3)代表中国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 求。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伟大成果,是伟大的“五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爆发,催 生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先进文化就不可能产生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与先进 文化有着内在的天然的本质的联系,这就内在规定了共产党必须本然地代 表先进文化,不然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会是“四人帮”极“左”的 反先进文化,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反动文化,李洪志的“法 轮功”邪教文化。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増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4)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 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在物质上 精神上都不能贫困,只有物质、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 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 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眢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 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 文化利益 (1)这是由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
35 (3)代表中国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 求。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伟大成果,是伟大的“五·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爆发,催 生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先进文化就不可能产生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与先进 文化有着内在的天然的本质的联系,这就内在规定了共产党必须本然地代 表先进文化,不然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会是“四人帮”极“左”的 反先进文化,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反动文化,李洪志的“法 轮功”邪教文化。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4)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 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在物质上、 精神上都不能贫困,只有物质、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 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 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 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 文化利益。 (1)这是由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