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来, 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几年过去了,成长中的新型职业农 民主要有哪些特点?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究竟 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如何教?如何给他们的职业化搭桥铺路?这些都 是困扰不少地区的现实难题。本期特编发一组稿件,对这些问题进行 探讨。 几年前,地处大别山区的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还是一 个特困村。在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的带领下,通过大 力发展种、养殖业,而今变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文明新村。 但是,面对从贫穷到小康示范村的大跨越,王金初在感慨之余, 却对现代农业人才的匮乏忧心忡忡。 王金初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数量超过2亿的农民工,在为我 国城市建设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输送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意味着 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了2亿。而且,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 大,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在不断下降。 继2012年8月我国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后,农 业部计划到2015年在全国100个试点县培育1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重点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等加强技 能培训。 经过这几年的培育,我国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目前现状如何?
农民职业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自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来, 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几年过去了,成长中的新型职业农 民主要有哪些特点?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究竟 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如何教?如何给他们的职业化搭桥铺路?这些都 是困扰不少地区的现实难题。本期特编发一组稿件,对这些问题进行 探讨。 几年前,地处大别山区的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还是一 个特困村。在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的带领下,通过大 力发展种、养殖业,而今变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文明新村。 但是,面对从贫穷到小康示范村的大跨越,王金初在感慨之余, 却对现代农业人才的匮乏忧心忡忡。 王金初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数量超过 2 亿的农民工,在为我 国城市建设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输送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意味着 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了 2 亿。而且,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 大,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在不断下降。 继 2012 年 8 月我国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后,农 业部计划到 2015 年在全国 100 个试点县培育 10 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重点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等加强技 能培训。 经过这几年的培育,我国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目前现状如何?
哪些人正在加入这一群体?他们的现实需求究竟是什么? 新型职业农民有什么特点 过去,在我国,农民更多的是一个身份印记,而非职业选择。自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职 业农民现状如何? 2013年5月至10月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浙 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组成的课题组,深入浙江省富阳市、四川 省蒲江县、安徽省巢湖县、湖南省石门县等6个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 育试点,以及萧山、鄞州、乐清、长兴、嘉善等10个浙江省省级新 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展开专项调研。 学者们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正呈现出年轻化和知识化的发展 趋势。就年龄结构来说,被调研区域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平 均年龄为46.8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平均年龄相差不大,且50岁以下的约占被调查总数的75%。其中, 45至55岁者占66.4%,35至45岁者占23.4%,25至35岁者占7.5%, 55至65岁者仅占2.7%。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或中专文化占64.5%, 初中文化占29.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5.3%,小学程度比例仅为 1.1%。从三类主体的区别来看,只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大户占总样本 数的13.44%,而这一学历水平的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负责人的比例 分别为6.86%和0. 与前几年明显不同的是,被各地纳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不 仅越来越具有“职业”特性,而且职业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学者们通
哪些人正在加入这一群体?他们的现实需求究竟是什么? 新型职业农民有什么特点 过去,在我国,农民更多的是一个身份印记,而非职业选择。自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职 业农民现状如何? 2013 年 5 月至 10 月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浙 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组成的课题组,深入浙江省富阳市、四川 省蒲江县、安徽省巢湖县、湖南省石门县等 6 个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 育试点,以及萧山、鄞州、乐清、长兴、嘉善等 10 个浙江省省级新 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展开专项调研。 学者们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正呈现出年轻化和知识化的发展 趋势。就年龄结构来说,被调研区域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平 均年龄为 46.8 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平均年龄相差不大,且 50 岁以下的约占被调查总数的 75%。其中, 45 至 55 岁者占 66.4%,35 至 45 岁者占 23.4%,25 至 35 岁者占 7.5%, 55 至 65 岁者仅占 2.7%。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或中专文化占 64.5%, 初中文化占 29.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 5.3%,小学程度比例仅为 1.1%。从三类主体的区别来看,只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大户占总样本 数的 13.44%,而这一学历水平的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负责人的比例 分别为 6.86%和 0。 与前几年明显不同的是,被各地纳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不 仅越来越具有“职业”特性,而且职业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学者们通
过分析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家庭农业劳动力情况发现:实际从 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人占比最高,达到61.2%;其次是3人,占比 23.4%;然后依次是4人和5人,分别占10.1%和5.3%。就这个群体 2013年家庭经济总收入而言,10万元至15万元占77.3%,5万元至 8万元占14.8%。从其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来看,农业收入占 家庭总收入比重集中在75%至90%和90%以上两个区间内,两者合计 占总样本数的94.2%;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在50%至75%和 25%至50%的,分别占4.6%和1.2%。 这些数据既表明了农业本身是有可能、有条件实现社会中等收入 甚至高收入,也意味着农业在与其他行业比较时其职业吸引力正在提 高。 调研中,学者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被调查区域内的培育 对象几乎都具有农机作业证书和植保证书等1至2项资格证书。在 495个样本中,2.6%新型职业农民已获得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 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职称。 新型职业农民都是哪些人 “奔小康,要富强,赶快去找徐淙祥!”这是上世纪90年代在安 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周边60多个行政村群众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现 在,当地人又将其改为“科学种田找淙祥,优质高产有保障”。 与传统的农民不同,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村支书 徐淙祥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他不仅个人租种了村里1200亩耕 地,实行机械化种植,而且将张槐村创办成了太和县技术服务试点村
过分析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家庭农业劳动力情况发现:实际从 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2 人占比最高,达到 61.2%;其次是 3 人,占比 23.4%;然后依次是 4 人和 5 人,分别占 10.1%和 5.3%。就这个群体 2013 年家庭经济总收入而言,10 万元至 15 万元占 77.3%,5 万元至 8 万元占 14.8%。从其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来看,农业收入占 家庭总收入比重集中在 75%至 90%和 90%以上两个区间内,两者合计 占总样本数的 94.2%;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在 50%至 75%和 25%至 50%的,分别占 4.6%和 1.2%。 这些数据既表明了农业本身是有可能、有条件实现社会中等收入 甚至高收入,也意味着农业在与其他行业比较时其职业吸引力正在提 高。 调研中,学者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被调查区域内的培育 对象几乎都具有农机作业证书和植保证书等 1 至 2 项资格证书。在 495 个样本中,2.6%新型职业农民已获得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 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职称。 新型职业农民都是哪些人 “奔小康,要富强,赶快去找徐淙祥!”这是上世纪 90 年代在安 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周边 60 多个行政村群众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现 在,当地人又将其改为“科学种田找淙祥,优质高产有保障”。 与传统的农民不同,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村支书 徐淙祥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他不仅个人租种了村里 1200 亩耕 地,实行机械化种植,而且将张槐村创办成了太和县技术服务试点村
如今,张槐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像徐淙祥这样的农民,其实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以农业为 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 户、农民经纪人或小型农业企业家等。 课题组的学者们在调查中发现,在45至55岁的农业经营者中, 有过创办企业经历的比例达63.24%。企业家转身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意味着他们不仅是受到近年来外部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还可能与国家 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有关。 在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是主体之一。在 35至45岁的农业经营者中,有过打工经历的占25%,稍高于有过经 商或办企业经历19.12%和23.08%的比例,他们主要是放弃或失去第 二、第三产业就业机会而返乡创小业的农民工。 事实上,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村干部和传统农民,是新型职业农 民“主干”群体。课题组的调研数据表明,在55至65岁的经营者中, 有44.41%的人没有任何外出打工、经商或创办企业的经历,这个群 体主要是那些借助近几年政府农业扶持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农 村种养能人。 农村干部带头人则是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构成“大户”。 数据显示,有村干部任职经历的经营者主要集中在45至55岁和55 至65岁这两个年龄段内,占比分别为46.09%和32.03%,他们一般年 纪较大、在当地有较高的威望。 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新面
如今,张槐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 3 万元。 像徐淙祥这样的农民,其实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以农业为 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 户、农民经纪人或小型农业企业家等。 课题组的学者们在调查中发现,在 45 至 55 岁的农业经营者中, 有过创办企业经历的比例达 63.24%。企业家转身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意味着他们不仅是受到近年来外部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还可能与国家 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有关。 在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是主体之一。在 35 至 45 岁的农业经营者中,有过打工经历的占 25%,稍高于有过经 商或办企业经历 19.12%和 23.08%的比例,他们主要是放弃或失去第 二、第三产业就业机会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事实上,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村干部和传统农民,是新型职业农 民“主干”群体。课题组的调研数据表明,在 55 至 65 岁的经营者中, 有 44.41%的人没有任何外出打工、经商或创办企业的经历,这个群 体主要是那些借助近几年政府农业扶持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农 村种养能人。 农村干部带头人则是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构成“大户”。 数据显示,有村干部任职经历的经营者主要集中在 45 至 55 岁和 55 至 65 岁这两个年龄段内,占比分别为 46.09%和 32.03%,他们一般年 纪较大、在当地有较高的威望。 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新面
孔。数据显示,在没有过任何非农就业经历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 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2.61%。课题组的学者们发现,其中除 了一部分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老农技员外,大部分都是近 年毕业的农村籍大学生。虽然这个群体在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中占比还 较低,但代表了未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新趋势。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经” 与传统的农民迥然不同,不论是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还是创办 合作社,今天的新农民似乎不再只是“靠天吃饭”。 45岁的邱勤林,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的一名普通农 民。自去年起,他迷上了微信,有事没事总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刷几 下,通过与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互动,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作为湖州市农民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邱勤林怎么也没想到, 一个人到中年的普通农民居然还能上大学。正是靠着从学校学到的专 业知识,他建起了380亩的蔬果园,成立了源升泰农民专业合作社, 日子过得并不比城里人差。 如今,在湖州农村,这样的农民大学生越来越多。2010年起, 湖州市依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全国首个地市级农民学院一一 湖州农民学院,专门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大学生。 实际上,围绕“未来农村谁种地”的现实问题,我国不少地区近 几年都在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搭建农民培训平台、建农民学校等方式, 教农民开农家乐、专业种养殖、办合作社。但根据当前中国农村发展 实际,究竟哪些人是培育的重点对象?在培育过程中,什么样的内容
孔。数据显示,在没有过任何非农就业经历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 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 12.61%。课题组的学者们发现,其中除 了一部分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老农技员外,大部分都是近 年毕业的农村籍大学生。虽然这个群体在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中占比还 较低,但代表了未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新趋势。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经” 与传统的农民迥然不同,不论是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还是创办 合作社,今天的新农民似乎不再只是“靠天吃饭”。 45 岁的邱勤林,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的一名普通农 民。自去年起,他迷上了微信,有事没事总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刷几 下,通过与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互动,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作为湖州市农民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邱勤林怎么也没想到, 一个人到中年的普通农民居然还能上大学。正是靠着从学校学到的专 业知识,他建起了 380 亩的蔬果园,成立了源升泰农民专业合作社, 日子过得并不比城里人差。 如今,在湖州农村,这样的农民大学生越来越多。2010 年起, 湖州市依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全国首个地市级农民学院—— 湖州农民学院,专门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大学生。 实际上,围绕“未来农村谁种地”的现实问题,我国不少地区近 几年都在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搭建农民培训平台、建农民学校等方式, 教农民开农家乐、专业种养殖、办合作社。但根据当前中国农村发展 实际,究竟哪些人是培育的重点对象?在培育过程中,什么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