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传④⑤ 教材第90页活动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 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 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 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 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髙,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 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 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教材第93页活动 1.图5.16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 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 性循环。 2.①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 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 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②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 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 境污染
1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材第 90 页活动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 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 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 1 美元,日元升值 1 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 2 美 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 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 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 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教材第 93 页活动 1.图 5.16 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 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 性循环。 2.①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 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 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②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 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 境污染
课堂小结 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啊业对区域发 因转展的影响 庙场因素素」移 课时演练水平测试 学业达标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 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 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1~3题 成本 劳动力、土地成本提高 税赋增加 贸易保护主叉 [源价格上 [产业转移国外 低产业成型 出口减少利润 哭泣曲线图 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税收政策 土地成本 C.生产成本 D.劳动力质量 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3.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 水平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2 学 业 达 标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 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 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 1~3 题。 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税收政策 B.土地成本 C.生产成本 D.劳动力质量 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3.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 ①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 水平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地价等,使其生产成本低于 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至东南亚、非洲。故选C。第2题,最先移出中国的劳 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等:高级服装设计、汽车制造业是技术导向型,可 口可乐饮料、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故选D。第3题,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 此类困境,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来提高产品利润。单纯依靠政府是不行的:工资和土地成本不可能下降,只会随着经济发展在 上升。故选D 答案:1.C2.D3.D 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该省由“经济 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日韩产业转移对山东省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B.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C.增加就业机会 D.改善环境质量 5.若日韩产业大量转移,对其国内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B.改善环境质量 C.增加就业机会 D.不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日韩产业向山东省转移,有利于该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 程,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若日韩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会导致其国内就业 机会减少,但有利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且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选B项。 答案:4.D5.B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6~7题。 国家类型 未来产 回甲区高新技术产业来产出 图例乙主导产业→产业升级和转移一未完成的产业升级 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3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 1 题,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地价等,使其生产成本低于 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至东南亚、非洲。故选 C。第 2 题,最先移出中国的劳 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等;高级服装设计、汽车制造业是技术导向型,可 口可乐饮料、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故选 D。第 3 题,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 此类困境,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来提高产品利润。单纯依靠政府是不行的;工资和土地成本不可能下降,只会随着经济发展在 上升。故选 D。 答案:1.C 2.D 3.D 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该省由“经济 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此,回答 4~5 题。 4.关于日韩产业转移对山东省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B.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C.增加就业机会 D.改善环境质量 5.若日韩产业大量转移,对其国内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B.改善环境质量 C.增加就业机会 D.不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日韩产业向山东省转移,有利于该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 程,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若日韩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会导致其国内就业 机会减少,但有利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且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选 B 项。 答案:4.D 5.B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 6~7 题。 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7.由上图可知()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②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 能加重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6题,最初的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将勞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7题, ①②均描述正确,伴随产业转移过程,一些高耗能,污染严重企业也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产 业升级速度应取决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才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答案:6.B 8.读有关产业转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三角区域也 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 海外产业 环渤海区域 中西部区域 长三角区域 海外产业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2)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3)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应是环渤海区域中的哪一个省?说明理由 (4)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海外产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部分产 业和一些海外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第(2)题,珠三角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进行了升级, 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区位。第(3)题,产业转移一般首选 邻近的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区位优势。第(4)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域而言,既有有利的影响也 有不利的影响。 答案:(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
4 7.由上图可知(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 能加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 6 题,最初的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 7 题, ①②均描述正确,伴随产业转移过程,一些高耗能,污染严重企业也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产 业升级速度应取决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才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答案:6.B 7.A 8.读有关产业转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三角区域也 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2)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3)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应是环渤海区域中的哪一个省?说明理由。 (4)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海外产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部分产 业和一些海外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第(2)题,珠三角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进行了升级, 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区位。第(3)题,产业转移一般首选 邻近的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区位优势。第(4)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域而言,既有有利的影响也 有不利的影响。 答案:(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
产业。 (3)河北省。区域相邻,优势互补,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 (4)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同时,也会加 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能[力提团升 下图为发达国家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读图,回 答1~2题 d*[ 外 ↓ 产品研发●产品生产 产品销售 1.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①③② 2.该企业在第①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 A.技术优势 B.成本优势 C.市场优势 D.管理优势 解析:第1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乙国具有资金 和技术优势,甲国具有劳动力、原料等价格优势。在第①阶段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加上此时 乙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还可被企业接受,所以产品在乙国生产和研发,销往甲国:随着乙 国劳动力价格的提升,该企业在乙国研发,在甲国生产,产品销往甲国和乙国,进入图中第③ 阶段:随着甲国经济的发展,其科技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利润,降低科研成本和劳动 力,该企业将研发和生产全部放在甲国,从而进入图中②阶段,D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 可知,该企业在第①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因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失去了成本优势,B正确 答案:1.D2.B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 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 间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第3题
5 产业。 (3)河北省。区域相邻,优势互补,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 (4)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同时,也会加 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能 力 提 升 下图为发达国家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读图,回 答 1~2 题。 1.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2.该企业在第①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 ) A.技术优势 B.成本优势 C.市场优势 D.管理优势 解析:第 1 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乙国具有资金 和技术优势,甲国具有劳动力、原料等价格优势。在第①阶段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加上此时 乙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还可被企业接受,所以产品在乙国生产和研发,销往甲国;随着乙 国劳动力价格的提升,该企业在乙国研发,在甲国生产,产品销往甲国和乙国,进入图中第③ 阶段;随着甲国经济的发展,其科技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利润,降低科研成本和劳动 力,该企业将研发和生产全部放在甲国,从而进入图中②阶段,D 正确。第 2 题,根据上题分析 可知,该企业在第①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因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失去了成本优势,B 正确。 答案:1.D 2.B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 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 间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第 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