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主要知识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点及教学 功和动能定理: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 用时安排 定律;碰撞。(6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演示实验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 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2)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动 量矩)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 题。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能分析简单系统在平面内的力学问题。 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支撑毕业要求1-1,具有解决电气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应用能 力,毕业要求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电气工程问题的表述。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1)质心、质心运动定理;(2)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功 和动能定理:(4)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5)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6)碰撞。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1.重点 1.掌握功的概念,掌握质点及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2.难点 1.质点动量定理,会画其矢量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出所需物理量。 2.变力功的计算:首先取好坐标,标出坐标轴正方向,将物体运动轨迹分成无穷多 小段,其次取任意一小段并在图中标出,写出这一小段的元功,最后将无穷多小段的 元功用积分的方法求和,得到总功。 教学反馈(作业、测试、答疑、交流等情况): 布置作业练习二、练习三。统一答疑在物理楼401,周一一周四19:00一21:00
第二章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功和动能定理;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 定律;碰撞。(6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演示实验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 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2)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动 量矩)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 题。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能分析简单系统在平面内的力学问题。 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支撑毕业要求 1-1,具有解决电气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应用能 力,毕业要求 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电气工程问题的表述。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1)质心、质心运动定理;(2)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功 和动能定理;(4)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5)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6)碰撞。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1.重点 1. 掌握功的概念,掌握质点及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2.难点 1. 质点动量定理,会画其矢量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出所需物理量。 2. 变力功的计算:首先取好坐标,标出坐标轴正方向,将物体运动轨迹分成无穷多 小段,其次取任意一小段并在图中标出,写出这一小段的元功,最后将无穷多小段的 元功用积分的方法求和,得到总功。 教学反馈(作业、测试、答疑、交流等情况): 布置作业练习二、练习三。统一答疑在物理楼 401,周一—周四 19:00—21:00
教学章节 2.1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理解质点系及其外力和内力的概念。 2.理解质心的概念,理解质心运动定理,理解用质心概 教学要求 (需包含思政要求) 念表述的动量守恒定律。 3. 通过质心定律的有效运用说明分析复杂问题时抓住主 要矛盾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培养唯物主义辩证观,分析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 1.定义质心,推到质心运动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的等价 表述: 课程思政设计 2. 带领学生体会质心的特殊与奥妙之处。通过质心代表 整体运动这个案例,说明分析复杂问题时抓住主要矛 盾的重要意义。 教学章节 2.2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章节 2.1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教学要求 (需包含思政要求) 1. 理解质点系及其外力和内力的概念。 2. 理解质心的概念,理解质心运动定理,理解用质心概 念表述的动量守恒定律。 3. 通过质心定律的有效运用说明分析复杂问题时抓住主 要矛盾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培养唯物主义辩证观,分析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 课程思政设计 1. 定义质心,推到质心运动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的等价 表述; 2. 带领学生体会质心的特殊与奥妙之处。通过质心代表 整体运动这个案例,说明分析复杂问题时抓住主要矛 盾的重要意义。 教学章节 2.2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1.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掌握质点动量定理的微分形 式和积分形式。 教学要求 2.理解质点系的动量定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需包含思政要求) 3. 介绍国际上火箭发射的现状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 和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爱国主义情怀 1.定义动量、冲量,推到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2.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分析火箭的飞行,进而引出国际 上火箭发射的现状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和地位, 课程思政设计 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 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学要求 (需包含思政要求) 1. 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掌握质点动量定理的微分形 式和积分形式。 2. 理解质点系的动量定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3. 介绍国际上火箭发射的现状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 和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思政设计 1. 定义动量、冲量,推到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2. 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分析火箭的飞行,进而引出国际 上火箭发射的现状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和地位, 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 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学章节 2.3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1.了解角动量的概念: 2.理解角动量守恒定量及其适用条件: 教学要求 3.了解角动量的概念,不但能描述经典力学中的运 (需包含思政要求) 动状态,在近代物理理论中仍然是表征微观运动 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辩证看 待科学问题的素养。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教师讲授相关知识 2. 介绍角动量的概念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宏、微观 课程思政设计 情况都适用; 3. 辩证看待角动量守恒定律在近代物理理论的地 位,培养学生勤于思辨的科学素养
教学章节 2.3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需包含思政要求) 1. 了解角动量的概念; 2. 理解角动量守恒定量及其适用条件; 3. 了解角动量的概念,不但能描述经典力学中的运 动状态,在近代物理理论中仍然是表征微观运动 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辩证看 待科学问题的素养。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课程思政设计 1.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 2. 介绍角动量的概念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宏、微观 情况都适用; 3. 辩证看待角动量守恒定律在近代物理理论的地 位,培养学生勤于思辨的科学素养
教学章节 2.4功动能动能定理 1. 掌握功的概念和质点及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2.了解与高中相关知识对比,本章节更注重基于系 教学要求 统的观点来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需包含思政要求)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学以致用的目 标。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 2.介绍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设计 3. 介绍我国在动车、磁悬浮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以致用的目标,加深学生对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解
教学章节 2.4 功 动能 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 (需包含思政要求) 1. 掌握功的概念和质点及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2. 了解与高中相关知识对比,本章节更注重基于系 统的观点来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学以致用的目 标。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课程思政设计 1.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 2. 介绍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介绍我国在动车、磁悬浮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以致用的目标,加深学生对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