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单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朗|1、本课共()自然段。 读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家长签字: 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生字新词 晨球艳装读停影 绒汉服扮静粗 注意“绒”的写法和笔顺 相 4、我国有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族的人口最多,课 关文中提到的少数民族有一族、族 族。知道的少数民族 资 料有族、 族 族等 5、本课通过描写一所 的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提 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团结有爱,表达了作者的自豪感以及对这所小 理学的 和 之情 解内容 6、同学们来到了学校里,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 向敬爱的老师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 7、填一填。 )的服装 )的铜钟()的枝干( )的粉墙 挑8、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加入“ ”这一情节是为了衬 战托孩子们读书的认真:加入 ”这一情节是为了衬托孩 难子们课余生活的快乐。 关 质9、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疑
问难 2花的学校 朗1、本课共()自然段。 读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家长签字 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生字新词 狂假所猜臂 荒舞罚互够杨 注意多音字“假”的读音和组词 相 关4、本文的作者是印度诗人 他出版过《 资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 本文选自他的诗集 料《 5、这是一篇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运用 的手法,以儿童化 的语言描绘了孩子眼中的世界,抒发了儿童内心美好的情感。 理解内容 6、读一读,填一填。 (1)当雷云在天上(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 )的东风走 过 ),在竹林中吹着( (2)树枝在林中互相( )着,绿叶在狂风里( )地响,雷雨 7、照样子,写一写。 挑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战难关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质8、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自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疑问难 3.不懂就要问 朗1、本课共( 自然段 读|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家长签字: 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生字新词 背例段糊呆厉楚 诵圈练涂戒挨 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和组词 相 关4、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 ,他是广东香山(今 资 人 料 理5、课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 不怕 ,大胆地向先生 的事情,赞扬了 解内容挑战难关 内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6、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 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质7、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疑问难 4古诗三首 朗读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背诵古诗 家长签字 2、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生字新词 寒斜赠盖橙挑 径霜刘菊送 注意(1)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组词 (2)“寒”、“斜”的写法和笔顺 3、《山行》的作者是 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人)。 相关 后人称其为“小杜”。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 代诗人 字子瞻,号 眉 资 料 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为唐宋八大家之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代诗人 4、《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副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理 构成了一副和谐统一的画面。 解《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的一首勉励诗 内《夜书所见》的作者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提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 容抒发自已在秋夜的情感 5、结合教材中的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挑 战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关2)车坐爱机林晚,叶红于三月花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质7、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疑问难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朗|1、本课共 )自然段。 读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家长签字 2、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生字新词 铺晶院排规乱迟 泥紧印列则棕 注意(1)多音字“晶、印、排”的读音和组词。 (2)“寒”、“斜”的写法和笔顺 相3、本文的作者是 关 资 料 4、本文主要写了一场秋雨后,“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发现金黄的 理像 样铺满了水泥道,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自然给孩 解子们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内5、填一填。 )的天空 )的水洼( )的水泥道 容挑战难 )的地毯 )地歌唱( )的小巴掌 6、读一读,理解句子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 关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