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因的 图1-10WSP-1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外形图 2021/2/19
2021/2/19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2-1方法原理 原子光谱的产生 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 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寿 命小于108s),迅速回到基态时,就 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此能量以光 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射光谱 2021/2/19
2021/2/19 2-1 方法原理 一.原子光谱的产生 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 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寿 命小于10-8 s),迅速回到基态时,就 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此能量以光 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射光谱
表L1电磁波谱的有关参数 v/Hz 电磁波 跃迁类型 >2×105 >60×109 <0.005m 射线区 核能级 25×10-12×1046080-30×106005-0m X射线区 12×10~62 30×106~15×105 KL层电子能级 10~20m 真空紫外光区 62~31 1:5×105~7×10 200~40nm 近紫外光区 31675×1~38040-80m 外层电子能级 可见光区 1.6~0.50 3:8104~1.×20y4 08~25 近红外光区 05~25×1021.2×10-~60x12 分子振动能级 中红外光区 25×02~12×0360×10-30×0230-100m远红外光区 12103-04110630×10-10×1f 分子转动能级 1~300mm 微波区 <4l×10 <10X10 >300mm 无线电波区 电子和核的自旋 2021/2/19
2021/2/19
能量与光谱 △E=E。-E A=h c/E2-E1 =hc/入 U=C/M =hu J=1 =hoc 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 c为光速(2.997925×1010cm/s) 2021/2/19
2021/2/19 能量与光谱 ΔE=E2 - E1 λ= h c/E2 -E1 =h c/λ υ= c /λ =hυ σ= 1/λ =hσc • h 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 c 为光速(2.997925×1010cm/s)
激发电位: 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需要的能量. 共振线 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 原子线(I)离子线(Ⅱ,Ⅲ)相 似谱线 2021/2/19
2021/2/19 激发电位: 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需 要的能量. 共振线: 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 原子线(Ⅰ) 离子线(Ⅱ,Ⅲ) 相 似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