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2014年初三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2014年4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本套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答在本试题卷或草稿纸上无效。考试完毕,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24分) 注意事项: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 2.填写时要注意字迹清晰,易于辨认。 、语文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嗔视(chen)恻隐(ze)愧怍(zuo)磐石(qing) B.颠沛(pei)狡黠(xia)譬喻(pi)归咎(ji) C.静谧(mi)鄙夷(bi)怅然( zhang)砭骨(bian) D.和煦(x)洗濯(zhuo)怂恿(cong)旁鹜(w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邃剽悍进退维谷认劳认怨 B.杀戮苍茫粗制烂造扑朔迷离 C.羁绊慰藉海枯石烂晃然大悟 D.籍贯虔信因地制宜 拍即合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 ②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能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 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③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 的 ④这种穿透心灵的 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A.纪念管束接见审视 B.纪念约東会见观察 C.留念约東会见观察 D.留念管束接见审视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扑朔迷离的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大多数国家也被搞得晕 头转向,救援上无人问津 B.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身外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了,那他就必然也是一个“视 而不见”的人。 C.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 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D.“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无数次的风餐露宿—一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 这个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两会”的筹备会上,有关部门交流了广泛意见
峨眉山市 2014 年初三 4 月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2014 年 4 月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本套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答在本试题卷或草稿纸上无效。考试完毕,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共 24 分)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 2.填写时要注意字迹清晰,易于辨认。 一、语文基础知识(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嗔.视(chēn) 恻.隐(zè) 愧怍.(zuò) 磐.石(qìnɡ) B.颠沛.(pèi) 狡黠.(xiá) 譬.喻(pì) 归咎.(jiù) C.静谧.(mì) 鄙.夷(bǐ) 怅.然(zhànɡ) 砭.骨(biān) D.和煦.(xù) 洗濯.(zhuó) 怂.恿(cǒnɡ) 旁骛.(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邃 剽悍 进退维谷 认劳认怨 B.杀戮 苍茫 粗制烂造 扑朔迷离 C.羁绊 慰藉 海枯石烂 晃然大悟 D.籍贯 虔信 因地制宜 一拍即合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 。 ②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能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 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 ③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 的 。 ④这种穿透心灵的 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A.纪念 管束 接见 审视 B.纪念 约束 会见 观察 C.留念 约束 会见 观察 D.留念 管束 接见 审视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扑朔迷离的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大多数国家也被搞得晕 头转向,救援上无人问津 ....。 B.想想看,如果一个 “充耳不闻”的人,对身外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 ....了,那他就必然也是一个“视 而不见”的人。 C.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 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 D.“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无数次的风餐露宿 ....——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 这个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两会”的筹备会上,有关部门交流了广泛意见
B.小男孩艰难第举起右手,向救援的解放军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城际高铁如期开通的条件之一。 、文言文阅读(9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 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 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 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 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 不为繁碎耳 注释:荻:属于芦苇一类的植物。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机阱在前 故余虽愚,然卒获有闻 以纵为宽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D.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矣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 遣:消遣。 B.遇事不敢忽也 忽:疏忽怠慢 C.凡历数郡,不见治迹 治迹:治理的事迹。 D.而民受其弊 弊:危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四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郑重其事地亲自教诲他学习。 B.欧阳修性格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因为得罪了当权者,接二连三地遭到贬谪,然而,其志向气节 如既往 C.欧阳修从过去审结的案件中看到小县城冤假错案竟然难以计数,就推想到天底下此类案件有多么严 重,自此以后,他不敢再办错案件了。 D.欧阳修淡薄名利,清静无为。对于政务,时宽时简,随心情而定,老百姓在他的纵容下得到了不少 的便利 第Ⅱ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题,共126分
B.小男孩艰难第举起右手,向救援的解放军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城际高铁如期开通的条件之一。 二、文言文阅读(9 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 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 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 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 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 不为繁碎耳。” 注释:荻:属于芦苇一类的植物。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机阱在前 故余虽.愚,然卒获有闻 B.以.纵为宽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D.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矣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 遣:消遣。 B.遇事不敢忽.也 忽:疏忽怠慢。 C.凡历数郡,不见治迹.. 治迹:治理的事迹。 D.而民受其弊. 弊:危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四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郑重其事地亲自教诲他学习。 B.欧阳修性格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因为得罪了当权者,接二连三地遭到贬谪,然而,其志向气节一 如既往。 C.欧阳修从过去审结的案件中看到小县城冤假错案竟然难以计数,就推想到天底下此类案件有多么严 重,自此以后,他不敢再办错案件了。 D.欧阳修淡薄名利,清静无为。对于政务,时宽时简,随心情而定,老百姓在他的纵容下得到了不少 的便利。 第Ⅱ卷 (共 126 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 0.5mm 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五个大题,有 15 个小题,共 126 分
三、翻译、鉴赏、默写(22分)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10.唐诗欣赏。(4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歌在叙事中运用了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 11.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4)写出一句含有“香”字的诗句(限写唐宋时代的作品)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6)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四、议论文阅读(12分)
三、翻译、鉴赏、默写(22 分) 9.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10.唐诗欣赏。(4 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歌在叙事中运用了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 11.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 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4) 写出一句含有“香”字的诗句(限写唐宋时代的作品) (5)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6)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四、议论文阅读(12 分)
做人要有立体感 (1)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 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 (2)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3)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 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4)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 的跨度。 (5)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伴随;有的人生怕暴 露出缺点,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 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 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 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 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⑦)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 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12.作者是针对生活中的什么表现发表议论的?作者分析了哪三条理由来否定这种表现?(5分)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第(1)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做人要有立体感 ⑴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 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 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 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 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伴随;有的人生怕暴 露出缺点,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 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 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 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 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 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12.作者是针对生活中的什么表现发表议论的?作者分析了哪三条理由来否定这种表现?(5 分)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14.第⑴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 分)
五、散文阅读(20分)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 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 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 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使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 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 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 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一一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 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秾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 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一一现在回想起来 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一一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 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 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①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 愁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五、散文阅读(20 分)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 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 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 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使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 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 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 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 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秾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 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 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 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 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⑪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 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