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201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点的通知》(地大学位字2013]7号),同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增设信息安全二级学科硕 士点,增设结果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31日,在迎宾楼3号会议室,唐辉明副校长代表学校同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 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签署了《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委托培养协议书》。约定为岩溶 所、水环所培养20名同等学力博士生。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校友与社会发展处处长兰廷泽、环境学 院党委书记刘先国、环境学院院长马腾、国土资源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陶应发、副院长刘雪梅参加了 会议。 31日,送试卷专车赴省考试院沙湖基地安装GPS监控设备。 31日,发布《2014年申请国家公派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候选人答辩通知》。 十月一十二月,我校协助举办在汉部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协作组招聘会三场。在武汉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以及我 校组成的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的指导下,我校借助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 就业网、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大力宣传,并与其他兄弟高些通力合作,成功协助举办了三场2014届高 校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截至十二月,在学院的积极配合支持之下,研工部通过集中培训、电话 通知、联系本人等方式,指导全校的125名研究生完成了新贷和235名学生续贷工作,为93名毕业 生办理了国家代偿手续,为近135名新生办理绿色通道手续。给研究生发放助研经费4226万元、助 管助教经费255万元。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经统计,2013年,我校共有49名研究生申请登记结婚,其中男生28 人,女生21人。晚婚比例为100%。开具婚姻情况说明3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晚育年龄。申请生 育指标的共计0人(开具准生证明),本年度没有出现任何违违规现象。 24
第二部分 201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24 点的通知》(地大学位字[2013] 7 号),同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增设信息安全二级学科硕 士点,增设结果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31 日,在迎宾楼 3 号会议室,唐辉明副校长代表学校同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 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签署了《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委托培养协议书》。约定为岩溶 所、水环所培养 20 名同等学力博士生。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校友与社会发展处处长兰廷泽、环境学 院党委书记刘先国、环境学院院长马腾、国土资源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陶应发、副院长刘雪梅参加了 会议。 31 日,送试卷专车赴省考试院沙湖基地安装 GPS 监控设备。 31 日,发布《2014 年申请国家公派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候选人答辩通知》。 十月—十二月,我校协助举办在汉部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协作组招聘会三场。在武汉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以及我 校组成的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的指导下,我校借助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 就业网、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大力宣传,并与其他兄弟高些通力合作,成功协助举办了三场 2014 届高 校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截至十二月,在学院的积极配合支持之下,研工部通过集中培训、电话 通知、联系本人等方式,指导全校的 125 名研究生完成了新贷和 235 名学生续贷工作,为 93 名毕业 生办理了国家代偿手续,为近 135 名新生办理绿色通道手续。给研究生发放助研经费 4226 万元、助 管助教经费 255 万元。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经统计,2013 年,我校共有 49 名研究生申请登记结婚,其中男生 28 人,女生 21 人。晚婚比例为 100%。开具婚姻情况说明 3 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晚育年龄。申请生 育指标的共计 0 人(开具准生证明),本年度没有出现任何违违规现象
第三部分 学院篇
第三部分 学院篇
第三部分学院篇 地球科学学院 201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2013年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工作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院研究生导师和研究 生的共同努力习下,招生、培养、学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高水平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上持续努 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学科建设 本年度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按照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体系进行了地质学、地理学学科自评 估,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新增五位博士生指导教师:续海金、赵来时、蒋宏忱、林杨挺(兼职)、姚华舟(兼职)。 二、研究生招生工作 制定了地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完成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阅卷、复试等各项工作。 本年度我院招收博士生49人,硕士生149人,预录取2014年推免生50人。 本年度我院23名2013级研究生获批硕博连读,6名2011级研究生获批提前攻博。 三、研究生学位工作 本年度修订了《地球科学学院关于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使之更加符合我院研究生 教育的目标和实际情况。 本年度共授予学位212人,其中博士学位38人(含2名留学生),硕士学位144人(含1名留 学生),工程硕士学位3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论文奖10项,校优秀硕士论文奖9项,获得湖北省优 秀博士论文奖5项(全校10项):宋海军(导师:童金南)、罗根明(导师:殷鸿福)、郭亮(导师: 张宏飞)、杨江海(导师:杜远生)、赵素涛(导师:金振民)。 本年度6名博士生(王浩、王朝文、何倩、杨欢、沈俊、熊庆)通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 基金项目年度考核,继续获得资助,1人(肖智勇)顺利结题。 四、研究生教学和培养 在学院领导下,组织各系和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了《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录与培养改革 方案》,此方案是试点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修订了地质学博士、硕士培养方案、地理学 硕士培养方案。 全年开设研究生课程22门,圆满完成研究生教学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研究生任课教师宣传学 校关于研究生教学的政策、规定,保持教学秩序良好。3位导师被评为“研究生良师益友”:张克 信、马昌前、郑建平。 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2名研究生(史骁、王丽娜)获得学校“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 作资助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资助,3名研究生(王军鹏、邓浩、黄俊)获得“研究生国 际交流与合作资助计划”国际会议资助,陈桂凡等1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 目资助。 25
第三部分 学院篇 25 地球科学学院 2013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2013 年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工作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院研究生导师和研究 生的共同努力习下,招生、培养、学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高水平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上持续努 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学科建设 本年度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按照教育部 2012 年学科评估体系进行了地质学、地理学学科自评 估,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新增五位博士生指导教师:续海金、赵来时、蒋宏忱、林杨挺(兼职)、姚华舟(兼职)。 二、研究生招生工作 制定了地学院 2014 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完成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阅卷、复试等各项工作。 本年度我院招收博士生 49 人,硕士生 149 人,预录取 2014 年推免生 50 人。 本年度我院 23 名 2013 级研究生获批硕博连读,6 名 2011 级研究生获批提前攻博。 三、研究生学位工作 本年度修订了《地球科学学院关于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使之更加符合我院研究生 教育的目标和实际情况。 本年度共授予学位 212 人,其中博士学位 38 人(含 2 名留学生),硕士学位 144 人(含 1 名留 学生),工程硕士学位 30 人。获得校优秀博士论文奖 10 项,校优秀硕士论文奖 9 项,获得湖北省优 秀博士论文奖 5 项(全校 10 项):宋海军(导师:童金南)、罗根明(导师:殷鸿福)、郭亮(导师: 张宏飞)、杨江海(导师:杜远生)、赵素涛(导师:金振民)。 本年度 6 名博士生(王浩、王朝文、何倩、杨欢、沈俊、熊庆)通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 基金项目年度考核,继续获得资助,1 人(肖智勇)顺利结题。 四、研究生教学和培养 在学院领导下,组织各系和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了《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录与培养改革 方案》,此方案是试点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修订了地质学博士、硕士培养方案、地理学 硕士培养方案。 全年开设研究生课程 22 门,圆满完成研究生教学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研究生任课教师宣传学 校关于研究生教学的政策、规定,保持教学秩序良好。3 位导师被评为“研究生良师益友”:张克 信、马昌前、郑建平。 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2 名研究生(史骁、王丽娜)获得学校“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 作资助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资助,3 名研究生(王军鹏、邓浩、黄俊)获得“研究生国 际交流与合作资助计划”国际会议资助,陈桂凡等 13 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 目资助
第三部分学院篇 五、学位教育与外部交流进一步发展 1、新增贵州地矿局1个工程硕士班,新增一个博士学位班:福建煤田地质局,19人。 2、组织工程硕士GCT考试,报考学员有180人,复试84人。 3、组织工程硕士班教学工作。安排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广东地勘局实验监测中心、海南地质 局、湖南省遥感中心、贵州地勘局113地质队和黑龙江地矿局授课。 4、组织完成贵州地勘局103队等的硕士论文答辩工作。2013年共计有30名工程硕士完成答辩, 并获得硕士学位。 5、2013年新增工程硕士学费收入234万元、新增博士学位学费收入30万元(收入中30%为学 校收管理费)。 26
第三部分 学院篇 26 五、学位教育与外部交流进一步发展 1、新增贵州地矿局 1 个工程硕士班,新增一个博士学位班:福建煤田地质局,19 人。 2、组织工程硕士 GCT 考试,报考学员有 180 人,复试 84 人。 3、组织工程硕士班教学工作。安排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广东地勘局实验监测中心、海南地质 局、湖南省遥感中心、贵州地勘局 113 地质队和黑龙江地矿局授课。 4、组织完成贵州地勘局 103 队等的硕士论文答辩工作。2013 年共计有 30 名工程硕士完成答辩, 并获得硕士学位。 5、2013 年新增工程硕士学费收入 234 万元、新增博士学位学费收入 30 万元(收入中 30%为学 校收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