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 1、温度:绝大多数微生物适于2540℃的 温度范围。 2、pH: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最适 宜的pH范围未6.5~7.5,放线菌7.5~8.0,真菌 3.06.0 3、氧气和h(氧化还原电位):好氧微生 物最适宜的Eh为:300~400mv,厌氧微生物 <100mv
四、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 1、温度:绝大多数微生物适于25~40℃的 温度范围。 2、pH: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最适 宜的pH范围未6.5~7.5,放线菌7.5~8.0,真菌 3.0~6.0 3、氧气和Eh(氧化还原电位):好氧微生 物最适宜的Eh为:300~400mv,厌氧微生物 <100mv
4、生物因素:有互生、共生、拮抗现象。 如:纤维分解菌为真菌提供能源,固氮菌为 纤维分解菌提供氮素营养。 5、土壤管理措施:如少耕和免耕可增强士 壤表层附近微生物活性。滥用杀虫剂和除草 剂会抑制一些微生物活性
4、生物因素:有互生、共生、拮抗现象。 如:纤维分解菌为真菌提供能源,固氮菌为 纤维分解菌提供氮素营养。 5、土壤管理措施:如少耕和免耕可增强土 壤表层附近微生物活性。滥用杀虫剂和除草 剂会抑制一些微生物活性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高等植物残体(地上部和地下部) 2、土壤中的动物残体及排泄物 3、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分泌物 4、施用的有机肥
一、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高等植物残体(地上部和地下部) 2、土壤中的动物残体及排泄物 3、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分泌物 4、施用的有机肥
第二节士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重点)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重点)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重点)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重点)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重点)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重点)
Accumulation of SOM an Soil formati Increase of SOM 动植物残体 死亡的微生物 Soil development
Soil development Increase of SOM 死亡的微生物 动植物残体 Accumulation of SOM and 凋落物 Soil 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