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徐 志 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 诗的基础。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 《猛虎集》等。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 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 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 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 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 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 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胡适连呼:“天 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 诗的基础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等。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 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 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 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 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 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 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胡适连呼: “天 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 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 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 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 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 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 《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 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前期理论:他们不满于"五四 ″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 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 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 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 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 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 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 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 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 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 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 月刊, "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 《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 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前期理论:他们不满于"五四 "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 制情感"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 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 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 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 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 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 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 “爱、自由、美”为核 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 想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 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 “爱、自由、美”为核 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 想” ;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结识了 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 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 林徽音。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制 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 命 徐志摩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结识了 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 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 —林徽音。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 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 命。 ”-―――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