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深度 布置1/3~12的勘探孔作为控制性孔,且对安全等级 为一级的建筑桩基场地至少应有3个控制性孔,安全等级 为二级的建筑桩基应不少于2个控制性孔。控制性孔应穿 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桩端平 面以下3m5m。 嵌岩桩钻孔应深入持力岩层不少于3~5倍桩径;当持 力层较薄时,应有部分钻孔钻穿持力岩层。岩溶地区应查 明溶洞、溶沟、溶槽、石笋等的分布情况。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地层,均应进行室内试验或 原位测试,以便提供设计所需参数
➢勘探深度 布置1/3~1/2的勘探孔作为控制性孔,且对安全等级 为一级的建筑桩基场地至少应有3个控制性孔,安全等级 为二级的建筑桩基应不少于2个控制性孔。控制性孔应穿 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桩端平 面以下3m~5m。 嵌岩桩钻孔应深入持力岩层不少于3~5倍桩径;当持 力层较薄时,应有部分钻孔钻穿持力岩层。岩溶地区应查 明溶洞、溶沟、溶槽、石笋等的分布情况。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地层,均应进行室内试验或 原位测试,以便提供设计所需参数
2.桩的类型、截面和桩长的选择 桩基设计首先就要根据结构类型及层数、荷载情况、地 层条件和施工能力。 确定预制桩或灌注桩的类别、桩的截面尺寸和长度、桩端 持力层、确定桩的类型。 楼层;荷载: 10层以下建筑物:桩基直径500mm左右的灌注桩和边长为400mm 预制桩; 10~20层:用直径800mm~1000mm灌注桩和边长为450mm~500mm 预制桩; 20~30层:用直径大于1200mm的钻(冲、挖)孔灌注桩和边长 大等于500mm~55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大直径钢管桩。 楼层更高的高层建筑采用的挖孔灌注桩
2. 桩的类型、截面和桩长的选择 桩基设计首先就要根据结构类型及层数、荷载情况、地 层条件和施工能力。 确定预制桩或灌注桩的类别、桩的截面尺寸和长度、桩端 持力层、确定桩的类型。 楼层;荷载: 10层以下建筑物:桩基直径500mm左右的灌注桩和边长为400mm 预制桩; 10~20层:用直径800mm~1000mm灌注桩和边长为450mm~500mm 预制桩; 20~30层:用直径大于1200mm的钻(冲、挖)孔灌注桩和边长 大等于500mm~55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大直径钢管桩。 楼层更高的高层建筑采用的挖孔灌注桩
当土中存在大孤石、废金属以及花岗残积层中 未风化的石英岩脉时,预制桩难以穿越;当土层分 布很不均匀时,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长度较难掌握; 在场地土层分布比较均匀的条件下,采用质量易于 保证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比较合理。 确定桩长的关键在于选择桩端持力层。坚实土 层最适宜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10层以下的房屋, 如在桩端可达的深度内无坚硬土层时,也可选择中 等强度的土层作为持力层
当土中存在大孤石、废金属以及花岗残积层中 未风化的石英岩脉时,预制桩难以穿越;当土层分 布很不均匀时,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长度较难掌握; 在场地土层分布比较均匀的条件下,采用质量易于 保证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比较合理。 确定桩长的关键在于选择桩端持力层。坚实土 层最适宜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10层以下的房屋, 如在桩端可达的深度内无坚硬土层时,也可选择中 等强度的土层作为持力层
3.桩的数量和布置 桩的根数 初步估算桩的根数时,先不考虑群桩效应,确定单桩承 载力设计值R后,可估算桩的数目。 桩基为轴心受压时,桩数应满足下式要求: F+G n≥ R F 作用在承台上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G 承台及其上方填土的重力; 单桩署向承载力设计值
3.桩的数量和布置 桩的根数 初步估算桩的根数时,先不考虑群桩效应,确定单桩承 载力设计值R 后,可估算桩的数目。 桩基为轴心受压时,桩数 n 应满足下式要求: R F G n + F——作用在承台上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G——承台及其上方填土的重力; R——单桩署向承载力设计值
偏心受压时,对于偏心距固定的桩基,如果桩 的布置使得群桩横截面的重心与荷载合力作用点重 合,则仍可按上式估算桩数,否则,桩的根数应按 上式确定的增加10%~20%。 对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基础,应按8.5式求得 桩基承载力设计值后重新估算桩数,如有必要,还 要通过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和桩基沉降验算才能 最终确定
偏心受压时,对于偏心距固定的桩基,如果桩 的布置使得群桩横截面的重心与荷载合力作用点重 合,则仍可按上式估算桩数,否则,桩的根数应按 上式确定的增加10%~20%。 对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基础,应按8.5式求得 桩基承载力设计值后重新估算桩数,如有必要,还 要通过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和桩基沉降验算才能 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