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崛起:从直觉,到炒作,到希望. 2016-09-24医生科研助手解螺旋 特别福利:关注"解螺旋"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9月"可索取2016年9 月资源包:PCR实验宝典。 作者:解螺旋.子非鱼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硏助手 导语 将肠道微生物从一个不可测的预感到对其医学作用的质疑再到可验证的 医学突破的崛起之路分享给大家。 近年来全球的科学家都将目光转移至肠道微生物上,这类微生物数量超过 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各方面如营养物质代谢、免 疫及疾病等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就将肠道微生物从一个不 可测的预感到对其医学作用的质疑再到可验证的医学突破的崛起之路分享 给大家 微生物与宿主
人们总认为自己是“自治”的,其实我们的身体早已是微生物的“殖民 地”。人体的肠道微生物种类高达400万亿,显然,这个隐藏世界的复杂 性是亳无疑问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组成,也包括真菌、病毒、原生生物 等,它们能力的发挥、生存往往依赖与其他生物体的代谢支持。反过来 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也与宿主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益生菌研究的先驱者 自微生物被发现后, Metchnikoff(1845-1916)首次提出了微生物可以 维护机体健康的理论。这位科学家曾因在体液和细胞免疫方向的重要贡献 而获得1908年的诺贝尔奖。晚年,他开始开展延缓衰老的相关硏究,并认 为衰老是由结肠的微生物将吞噬细胞的保护性功能转变为破坏性功能而造 成的。同时,他提出发酵乳中的乳酸菌能逆转这种作用并促进长寿,成为 第一个运用到实例中的益生菌
技术创新、资金支持 Metchnikoff的理论最初并不能被微生物学家证实,因为受限于当时研究 技术,研究者只能培养已在实验室里生长的微生物,自然而然排除了存在 于人类肠道的厌氧微生物。直到20世纪50年代,无菌小鼠的出现使得移植 人类肠道微生物成为了可能。在20世纪后期,DNA分析改变了一切,尤其 是16 S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 首次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此后,微生物硏究领域便获得了众多科研机构 的资金支持,如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NH的人类微生物组项目及欧盟 的 MetaHIT项目 首个微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 在该领域中,首个重要的研究是发现了微生物种类丰富。2005年通过基因 测序检测了健康受试者的粪便和结肠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发现大多数新 发现的微生物与由患者所得样本相比几乎没有重叠的。并进一步比较了消 瘦和肥胖者肠道微生物的组群差別以及通过低卡路里饮食改变微生物种 类,证明了对机体微生物进行干预可以解锁新的病理基础和研发新的治疗 手段。 微生物在各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在胃肠病的应用 因为微生物主要分布于机体的胃肠道,因而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最常被认 为与其相关联。其中,幽门螺杄菌和G疾病(如胃溃疡和胃癌)间的联系 是该领域里最早的重要发现。目前已有研究证明了人类肠道微生物不仅可 通过致癌病原体也可通过慢性炎症环境促进大肠癌的发展。因而,现在一 些的干预性研究也在寻找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来积极影响患者体内的 菌群分布,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粪便菌群移植 粪便菌群移植早期只是作为绝望患者一个特别的自行治疗手段,因而该方 法引起的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可能会掩盖它在改善生活的治疗现状。而现 在用粪便菌群移植已经使得感染难治性梭状芽孢杄菌患者的治愈率达到 90%,同时对粪便标本如何在患者间转移过程的细化也使得该疗法成为了 主流,但仍有硏究者担忧这种疗法会将不必要的免疫、行为和代谢表型传 递给接受者。 尽管有关该疗法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美国胃肠病协会在8月初宣布:在 N旧H的资金支持下,推出第一个国家注册表来追踪粪便菌群移植的结果, 并希望以此来澄清该疗法的短期和长期的治疗效果。 微生物与风湿免疫科 目前已有新的硏究方法证实微生物可以有效增强人类机体的粘膜免疫系统 和获得免疫系统,因而,一些非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肠道微生物会诱发 遗传因素,进而引发外周或中轴关节炎的作用。 微生物与母乳 给新生儿喂食母乳的免疫优势是众所周知的,因而母乳中组分的复杂性则 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母乳中 产生更多种类的寡糖复合物(目前经确定的已超过200种),这些糖类大 多不能被婴儿消化,相反却可以被婴儿体内的微生物吸收利用进而产生 些粘性蛋白和抗炎性蛋白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最新硏究发现,纯母乳喂 养的孩子的微生物多样性要远高于非母乳喂养的孩子。 微生物与糖尿病( Diabetes) 尽管微生物与糖尿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是目前已有研究者